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旅行中我比较喜欢南京、合肥等中转地,在距离合肥几十公里外,有座千年古镇——三河镇,我们去逛逛。

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1)

在安徽中部,烟波浩渺的巢湖西岸,有一座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因丰乐河、小南河和杭埠河交汇,而得名“三河镇”。古镇原是巢湖中的一处沙洲高地,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古镇逐渐与陆地连为一体,由于曾是百鸟栖息的地方,古镇也因此有过,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鹊渚”,如今,三河镇的古街、古桥、古民居,还依然保留着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是皖中地区最具徽派特色的水乡古镇。

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2)

一座有着千年繁荣商业史的重镇,虽然历经战火,却常盛不衰,穿越历史的时空走到今天,依然充满活力,这其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镇上的老字号,去寻找答案。

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3)

“中和祥”,是三河古镇上有名的老字号,这家创办于清光绪年间的糕点铺,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岁月。 “中和祥”传人施茂斌介绍说,“老人当时在做‘中和祥’的时候,他就讲我们作为中国人,要‘中’,要‘中心’,‘和’,叫和气生财。所以你做食品的时候,你必须要做良心,就是讲做食品要把心放在正中间,再来和气,就是要和气生财,属于这种情况。所以最后就是吉祥、安康。”

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4)

今年已经60多岁的施老板,是“中和祥”的第三代传人。清光绪二十四年,他的祖父施道生,从舒城来到三河,为了谋生,当时只有16岁的施道生,和两个朋友一起,开了一间小小的糕点铺,做一些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等点心贩卖。由于他勤劳能干,做得点心货真价实,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为了扩大生产,施道生建起了自己的加工作坊,并在作坊的楼上,建了一座小小的“仙姑庙”。

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5)

中国人常讲“头顶三尺有神明”,施道生在自家楼上建庙,既希望神明庇护家人平安,也把自己置于神明的监督之下,要求自己和工人们,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做出有违良心的事情,同时,他把“兴德作求”四个大字,做成砖雕,镶嵌在门楣之上,时刻提醒自己。

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6)

“中和祥”生意越做越大,施家成为了当地的大户,每到大年三十,“中和祥”的老掌柜,都会挨家挨户去帮助那些生活贫困的人,没钱过年的人家。老掌柜就到大年三十的晚上,背一个马甲,钱袋子一样,他就到我们周边去转,乡邻去转,到每年的大年三十,看人家烟筒冒烟不冒烟。如果冒烟了,就证明这家还能过日子,如果不冒烟的话,这一家生活很窘迫了,就是无米之炊。

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7)

所以那时候,老掌柜就从马甲里面掏了两个银圆,塞到别人的门缝里面,这两个银圆就能保证人家能够过年,他这个年可以过掉了。门下偷偷塞进去的两块银圆,曾经帮助过许多人家渡过难关,施恩不求报的善举,让“中和祥”的生意日益兴旺,这种仁爱的做法,被施家写进了族谱,世代流传。

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8)

遵循着传统的家族理念,如今,施家的兄弟姐妹,一直和睦地生活在一起,没有分家,共同守护着这份祖业。原汁原味的“中和祥”糕点,成为了三河人难以割舍的家乡味道,位列“十大舍不得”的第三位,“中和祥”的“金字招牌”,也走出了三河,成为了合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号越来越响亮。直到今天,“中和祥”糕点选用的每一份原料,都有着严格的标准。

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9)

比如核桃的话,“中和祥”用的是河北的和山西的,它的皮很薄,里面的仁很丰富。黑芝麻用的都要颗粒饱满的。还有一种金橘饼,要用江西的和河南的,它这个地方出的金橘饼质量是很好的。这个就叫良心,做良心食品。

合肥三河古镇有哪些特色(合肥三河古镇的百年老字号)(10)

在施家人看来,百年老店的兴旺,都是得益于前人的经营智慧,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变化,有一些原则必须坚守,不能改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