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是一株一枝花吗 唯一以四川命名的蜀葵
省社科院书记李后强认为,蜀葵最能代表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精神,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蜀葵是一株一枝花吗 唯一以四川命名的蜀葵?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蜀葵是一株一枝花吗 唯一以四川命名的蜀葵
省社科院书记李后强认为,蜀葵最能代表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精神
绿衣宛地红倡倡,熏风似舞诸女郎。”“晨妆与午醉,其态含阴阳。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冉冉众芳歇,亭亭虚室前。”这些诗句,都在描写一种花——蜀葵。或许一些人对于蜀葵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但如果说鸡冠花、一丈红、大麦熟,大多数四川人就会反应过来,“原来是它!”
不仅古人爱它,在有华西都市报联合四川省林学会等六大协会发起的“省花”“省树”推荐行动中,建议将蜀葵作为四川省省花的呼声也很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就是蜀葵的拥护者之一,他认为,这种唯一以“蜀”命名并红遍全世界的“川籍”花卉,最能代表四川人海纳百川、顽强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操守。
一份骄傲
来自四川分布广泛
最能代表川人精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表示,如果四川要选省花,“非蜀葵莫属”。“地域代表性是选择评定省花的先决条件。”李后强说,原产地为古代蜀地的蜀葵,是土生土长的四川花卉,是四川人的“故乡花”。
有着纯正川籍血统的蜀葵,在随后的2000多年里,不仅在国内遍地开花,还走出国门,成为最早被引种到欧洲的中国花卉之一,“比中国的菊花、牡丹、茶花等传入欧洲的时间早近两三个世纪。”
多年前,李后强到意大利、荷兰出差,街道上、庄园里,甚至一些人家的花园里,都可以看到这种有半人高的植物,“别致的房子前,红色的、黄色的花朵,映着绿色的叶子,像一幅油画一样特别美。”
外国朋友告诉他,其实,这种花来自中国。努力搜索大脑里的记忆,李后强想起,小时候家乡的山上好像确实有很多这样的花。“以前见太多,反而忽略了它是那么美。”
在李后强看来,蜀葵栽培容易、分布广泛,正代表了四川人海纳百川、顽强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操守。
一丝遗憾
唯一以“蜀”命名
却渐被川人遗忘
对于大多数90后,甚至80后来说,蜀葵有些陌生,不过,在一些“老四川”看来,这一簇簇在枝头灿烂盛放的花,曾经在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随处可见。
自从20多年前,从老家汶川来到成都工作,郑女士坦言,见到蜀葵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们把蜀葵叫做鸡冠花,以前,家家户户最爱养这种花了,因为好看,最重要的,是好养,不用怎么管都能长得好。”
在她的记忆中,夏天,因为蜀葵而多了一抹亮色。“一到蜀葵开花,旁边医院的护士们都爱来拍照。”小时候,她和小伙伴爱“搞破坏”,摘下花就往嘴里送,“它的嫩叶及花是可以吃的,口感粘绵,有一丝丝清香,带着一丝丝甜味。”
然而,如今走在四川各个城市的街头,这些曾经十分熟悉的“花影”不见了,反而出现了不少郁金香、彩虹菊等“外籍”花卉。李后强说,“蜀葵是唯一一个以‘蜀’命名的花,与生俱来川籍血统,不过,现在它却在被自己的故乡遗忘,确实有些可惜。”
一个愿望
用最具“川味”的蜀葵
打造四川绿色“名片”
李后强说选“省花”,首先,它得是这个省所独有或者原生的,另外还得有内涵,不光是文化内涵,最好还有较大的经济实用性。“能符合这三点的,非蜀葵莫属。”
“省花和省树,不仅仅是一个头衔,而是一个省的绿色名片,它代表着这个省份地域风貌的重要表征,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精华,它可以充分展示省域形象和人文精神,可以鼓舞人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可以引导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李后强希望,将最具“川味”和“国际范儿”的蜀葵,作为一张绿色名片,为生态文明美丽四川代言。
网友热议/
数万网友集体贡献脑细胞多人推荐油菜花
最能代表四川的花是什么?最能体现四川精气神的树是什么?要从这么多花和树中,选出最有四川特色的来,这是要让大家都患上“选择困难综合征”吗?这几天,数万四川网友们绞尽脑汁,为了省花和省树的评选,慷慨地贡献出自己的“脑细胞”。
市民吴女士是黄桷兰的疯狂粉丝,一到夏天,路上遇到卖黄桷兰,一定会买上几串,“这是专属四川夏天的味道。省花得投黄桷兰一票,这个‘桷’字,只有四川话念出来才有味道。”
市民马女士认为选一个省树、一个省花太麻烦,“我推荐珙桐,它最早在四川被发现,每年四五月间还会开花,花朵像鸽子,很特别。所以,珙桐既可是省树,又能当省花,一举两得。”
“还是油菜花好,不仅一片一片的很好看,而且观赏完后还可用来榨油,很实在,我投它一票。”市民李先生说。罗先生也支持油菜花,至于省树,他则推荐香樟树,“它是珍稀树木,可以杀虫、净化环境,还可以用来做家具,用处很多。”
本组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吴冰清
实习生张艳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