鮰鱼总死什么原因(鮰鱼没有怪病)
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地区养殖斑点叉尾鮰出现“怪病”引发暴亡难道真有“怪病”吗?让我们来听一听专业人员的说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鮰鱼总死什么原因?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鮰鱼总死什么原因
编者按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地区养殖斑点叉尾鮰出现“怪病”引发暴亡。难道真有“怪病”吗?让我们来听一听专业人员的说法。
本文最初发表于“中国水产”微信公众号(ID: fishery1958),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周勇、曾令兵,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国内某自媒体公众号一篇关于"苏北鮰鱼出现怪病引发暴亡,病因仍未明确”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怪病”“病因未明”等字眼引起鮰鱼养殖户不安。
自1984年我国首次引进原产于北美大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广泛养殖的温水性鱼类“斑点叉尾鮰”后,斑点叉尾鮰养殖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达到高峰。纵观美国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历史以及引进至我国后的繁育养殖过程,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所谓斑点叉尾鮰的“怪病”。
在病毒病方面,斑点叉尾鮰病毒病(又称“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主要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主要感染10厘米以下的斑点叉尾鮰鱼种。为研究此病,美国成长了一批鱼类病毒学的专家。在国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病害研究室历时十多年追踪,未在国内发现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而是首次发现了由呼肠孤病毒感染斑点叉尾鮰苗种(14厘米以下规格)引起“凸眼、大肚、体表出血”经典症状的斑点叉尾鮰病毒性出血病。
在细菌病方面,国外报道了感染斑点叉尾鮰引起严重死亡的“爱德华氏菌病”(又称“头穿孔病”)和“柱形黄杆菌病”(又称“烂鳃病”);在国内,除斑点叉尾鮰爱德华氏菌病、烂鳃病较为流行外,还发现了腐皮病、套肠症,其中套肠症发病原因复杂,危害严重。
在真菌病方面,除体表损伤后在合适温度条件下易发生的“水霉病”外,近年还发现了由丝囊霉菌感染斑点叉尾鮰后引起的“肌肉溃疡症”,与患病的乌鳢肌肉溃疡症、黄颡鱼肌肉溃疡症和加州鲈肌肉溃疡症类似。
在寄生虫病方面,都属于常见疾病,以苗期的杯体虫、车轮虫、小瓜虫以及各生长阶段的指环虫、斜管虫等感染为主。
通过向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的委员们了解情况,并没有发现养殖斑点叉尾鮰出现 “怪病”。通过电话采集信息以及本地鮰鱼养殖企业现场考察鮰鱼病发生情况,我们了解到:2022年3月初以来,我国部分区域斑点叉尾鮰养殖池塘发生暴发性死亡,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疫病情势呈现出:发病快、死亡率高、药物治疗无效、发病原因不明,发病对象以大规格成鱼、动过塘的鮰鱼为主。以下是我们通过调查、采访、意见综合后,分析的发病原因,同时提出了斑点叉尾鮰疾病的防控措施,希望对广大鮰鱼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养殖观念问题:产量就是效益?几乎所有的水产养殖从业者,无一例外地都会认为,水产养殖的产量就是养殖效益。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在农业科研工作者看来,不仅是水产品,包括农业产品,如果仅仅是追求产量,必定会给产品生产过程带来风险和困难,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产品的质量。即便是有技术支持,水产养殖要实现高产,也会是像走钢丝如刀尖上跳舞,危机四伏。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认为,主养斑点叉尾鮰以亩产3000斤~3500斤为宜,在每吨饲料7500元~8000元之间,每斤鱼养殖饲料成本6元~7元再加上电费与动保产品成本各1元的情况,市场价每斤鱼13元~14元,其盈利能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在这样的目标产量下,鱼能够安全养成上市,是不是还要追求5000斤、6000斤的亩产呢(目前比较普遍的亩产量)?池塘的水体就那么大,生产能力就那么多,过度追求产量会使养殖成功率极大的下降。
最近水产圈流行一句话,“问:养鱼人最悲催的是什么?答:最悲催的是,鱼价好的时候,鱼死完了”。很显然,养成才是赚钱硬道理,更别说,控制密度、确保产量,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有极大的益处。我们坚定地认为:水产养殖业的未来,一定是产品的质量决定价值,而并不是完全依靠产量来实现养殖效益。“优质优价”,一定会是未来水产品甚至是农产品实现经济效益的“铁律”。当然,这个“优质”不是自个儿说了算,而是由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记录可追溯不可更改的大数据说了算。“养殖一条健康的鱼,输出安全的产品,让每亩水面更赚钱”,大北农华有水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水产养殖理念很有代表性,值得赞赏。
二、种质质量与健康苗种鮰鱼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引进养殖品种。自1984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从美国引进之后,国家主管部门或个别头部企业又先后多次引进过鮰鱼亲本。即便如此,鮰鱼仍然是一个特别需要在种质质量上予以关注的品种。健康鱼苗依靠优良的种质质量,鮰鱼亲本的遗传距离(家系)、提纯复壮措施以及培育技术,极大的影响着苗种质量,也影响着鮰鱼养殖成功率。
三、饲料与科学投喂水产养殖业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水产饲料产业的贡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近年随着饲料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不断攀升,水产饲料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难,盈利效率低、产品质量诟病、赊销成风、竞争环境激烈。对于那些市场价格较低的养殖品种,其饲料价格与质量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养殖户不可能用自己承受不起成本的饲料产品来养鱼,饲料厂家也不可能生产销售一个自己亏损的产品。就目前的饲料配方技术与生产工艺而言,设计与生产优质饲料产品对于大多数饲料企业易如反掌,但投进去的每一分每一厘都是真金白银。我们认为:饲料质量,对于养殖动物健康和养殖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除选择优质饲料外,我们还建议养殖户,要特别注意养殖过程中饲料的科学投喂,特别是像斑点叉尾鮰这类摄食非常凶猛的养殖品种,即便是好饲料优质饲料,过度投喂也会养出病来。科学投喂,杜绝过度投喂,少量多次,减少投喂过程中的温度、溶氧应激,是充分发挥饲料功能的重要措施。国内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有一个在国外没有见过而在国内却频繁发生的疾病,就是斑点叉尾鮰套肠症。这个疾病通常能分离到病原,有些甚至是致病病原,能观察到肠道明显的套叠症状,死亡量极大。特别是越冬后的大规格鮰鱼易发病,笔者曾经见过一次死亡80吨的惨状。这个病主要是因为过度投喂引起的,尤其在肠道缺乏健康管理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发生,需要特别警惕。
四、越冬管理近期暴发的斑点叉尾鮰所谓“怪病”或多或少都与越冬管理有关。淡水鱼养殖越冬管理的内容众多,包括越冬前的健康管理与拉网并塘操作、越冬中的温度控制与投喂、越冬后的健康恢复鱼种投放等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如何实现鱼安全越冬,在开春之后稳定地进入新的生长周期。这次苏北地区斑点叉尾鮰的病情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动过网的池塘发病严重。那么问题来了,动过网就至于如此死鱼吗?其本质是,我们很多鱼已经养得经不起拉网,经不起运输,鳞片一碰就掉,一越冬体表就受伤……这些情况没有一样是与疾病有关联的,都是养殖过程出了问题,导致鱼体质下降,最后给温度上升过程中不断繁殖的病原提供了感染的机会,导致疾病的暴发。水产养殖动物的越冬管理十分重要,是近年我国水产养殖冬春季一些疾病普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疾病诊断与科学用药从媒体、电话采访以及本地现场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水产动物疫病发生后,要做到准确诊断、科学用药并达到迅速控制疾病的目标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即便是研究水产养殖病害几十年的专家,大家也不建议等鱼生病了再依靠药物治疗来解决鱼病问题。水产病害有其本身的发病规律和特点,预防疾病发生是最为重要的防治措施,因此,务必加强养殖过程管理与疾病预防,防患于未然。等到疾病发生了是不是就完全没有办法呢?当然也不是,但是会困难重重,比如要准确诊断疾病,要选对药物,要用好药物,要观察效果,及时善于调整方案等等。水产养殖特别忌讳盲目用药滥用药,这样不仅不会起到治病效果,有的甚至会加重死亡与损失。
斑点叉尾鮰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引进养殖品种,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欢迎,特别是斑点叉尾鮰的加工产品曾经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疾病问题不可能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单一的原因,通常都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因此,针对斑点叉尾鮰,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广大养殖户在思想上坚持健康养殖观念,在技术上立足科学养殖,做好养殖管理与疾病预防细节,一定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来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