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你看透人生(成功的人闻起来更)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嗅觉是人类进化史上非常古老的一个进化功能,除了生活中那些对气味非常敏感的人,我们普通人对于嗅觉的关注是远远少于其他感官直觉的。
但是嗅觉在我们的情绪判断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引导角色。
人类有体味吗?在人类是否具有体味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生活中只有少部分人拥有体味。比如,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香妃拥有体香、生活中少部分人拥有体臭。
有人认为人类不具有体味,是洗衣液或者其他的外部环境在我们的体表产生的味道。
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拥有体味,并且每一个人的体味都是不相同的,目前通过训练警犬对于犯罪分子的体味的追踪就是以这一理论为前提。
那么体味是怎么产生的呢?
研究发现动物的体味是由它们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所以它们的体味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人类的体味也是由自身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我们在生活中闻到的别人身上的味道往往是他们皮肤表层的气味,人类的皮肤表层主要分布了三种腺体,分别是汗腺、皮脂腺和顶浆分泌腺,这些腺体会产生分泌物。
但是这些分泌物本身是没有味道的,这些腺体所处的身体部位拥有稳定的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当没有味道的腺体分泌物和稳定的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体味。
查尔斯大学的人类学家扬.哈弗利切克博士对于人类的体味的研究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并且得出了两个主要的结果:
第一个结果是,胜利者分泌的味道比失败者分泌的味道更加受人喜欢。
他们选择了捷克共和国的格斗体育馆的40位运动员作为实验的被试,然后要求他们穿着干净的T恤去参加比赛,在比赛结束之后要求他们换上另外一件干净的T恤,然后通过冷藏保持T恤的味道。
再要求学生志愿者对这些T恤进行打分,实验结果显示了失败者的T恤相比胜利者的T恤得分更低,这可能是因为失败者的情绪失落导致分泌了相应的化学激素影响了志愿者对于他们的评分。
第二个结果是女性的体味会随着生理期改变,也会影响人们对于她们的体味评分的高低。
著名的关于体味的研究还有1995年瑞士洛桑大学的心理学家做出的“汗味T恤实验”,该实验让44个女性去闻不同的男性T恤的汗味,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评分。
实验结果发现,女性选择的几乎都是和自己的HLA基因差异更大的男性,这一点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了这样能够大概率地避免子代产生遗传病。
气味会影响人们对于情绪的判断吗?
耶鲁大学心理研究中心表明,不同的气味能够引起人们脑电波的变化,甚至仅仅只是想象一下某种物体的气味都能够让人产生脑电波的反应。
虽然气味确实会影响人类的脑电波,然后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但是气味对于人的影响是具有欺骗性的。
在名人效应(Celebrity Effect)中,一瓶由名人讲解的普通的无味的蒸馏水,然后让实验对象来说明他自己闻出的味道,结果一瓶无味的蒸馏水瞬间拥有了不同的味道。
英国科学家发现在模拟海滨实验室的病房里加入海洋特有的气味,会让人产生放松的感受。
无独有偶,日本的研究香味装置的工程师发现,在室内加入具有茉莉和柠檬香味的气体,工作人员的计算出错率减少了30%-50%。
气味无疑是会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在心理学家研究气味对于人们情绪的影响中,选择了柠檬作为愉悦气味,含有戊酸成分的汗液作为不愉悦气味,以及含有苯甲醚成分的物质作为中性的气味。
需要说明的是,人们在实验中对于汗液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和上文女性对于不同男性的汗液评分是不矛盾的,一般来说女性只会不排斥她钦慕的男性的汗液。
实验结果显示了环境中或者对方的身上拥有不愉快气味,那么会影响我们对于对方的评价高低和我们自身的愉快程度。
除此之外,气味会影响我们的梦境,闻到臭鸡蛋的人会做噩梦,闻到玫瑰的人更容易做美梦。
我们对于气味的认知并不是完全客观的,一个人关于气味的记忆几乎全部来自童年早期,童年关于气味的记忆往往决定了我们日后对于不同气味的偏好。
如果矿泉水叫做汗水,我们就不会想要喝它们了,名字也会影响我们对于食物气味的认知。
如何巧妙运用气味?既然气味会影响我们的情绪,那么只要我们学会善用气味,我们就能改善我们的心情。
首先,如果我们想要对一样事物产生美好的印象,那么在给它们取名的时候就要偏向那些愉悦的气味的名称。
然后,我们可以善用动植物的气味来使自身的气味变得更有吸引力或者达到改善我们情绪的目的。
芝加哥的“嗅觉与味觉治疗研究基金会”对肥胖者减肥做出过实验,结果显示,如果减肥的人闻香蕉和苹果,他们的食欲就会下降,美国的威灵大学的研究显示了闻薄荷也能达到相应的减肥效果。
薄荷还具有降低焦虑、缓解情绪的作用,薰衣草也具有这一功能。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了柠檬水能够让人们体内的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达到提神的效果。
如果我们想要别人对我们产生好的印象,那么增加我们身上能够闻起来令人愉悦的气味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