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轼有关的简短小故事(苏轼入选课本的趣文)

在朝堂上,苏轼是半生被贬的倒霉臣子;在文坛,苏轼是风靡两宋的大文豪;但在民间,苏轼是一位有名的段子手。民间有许多关于苏轼的文段子,和好友佛印日常互怼系列,和秦观黄庭坚比对联系列,层出不穷。后来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索性将这些事编录成一本《苏长公外纪》,把这些趣事都记录了下来,据传这本书在当时是供不应求,可见民间对段子手苏大学士的认可。

与苏轼有关的简短小故事(苏轼入选课本的趣文)(1)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苏轼的一篇趣文,名字叫《书戴嵩画牛》。这是近年才入选小学课本的一篇文章,在文中苏轼用诙谐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书呆子和牧童的趣事,虽是小故事却藏着大智慧,发人深省。让我们来品一品: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与苏轼有关的简短小故事(苏轼入选课本的趣文)(2)

文章用的是白描叙事的方式来写就,不过百字却说清楚了道理,大意是:蜀中有个姓杜的书生,喜书画,收藏颇多。他最喜欢的是其中一幅戴嵩的《斗牛图》,将它用锦囊裱装,连画轴都是玉器制成,常随身携带。一天,他把这幅画拿出来晒,路过的牧童看了拍手大笑起来说道:“这画得哪里是斗牛!牛争斗时力量在角上,尾巴夹入两股中,你看看你这画上牛尾巴却是摆在一旁的,荒谬!” 杜处士尴尬地笑了,不得不承认牧童说得是有道理的。古语说:“耕种之事当问农人,编织之事当问织女。” 果然如此!

与苏轼有关的简短小故事(苏轼入选课本的趣文)(3)

文中的这位戴嵩是唐代有名的画家,以画牛出名,而他这幅《斗牛图》更是被誉为传世名作,目前被珍藏在博物馆中。但很显然本身也擅画的苏轼却对此名画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幅画并没有从客观事实出发,而是凭空想象地画牛。这样画出的牛就算在世人眼中有“野性筋骨之妙“,但在他苏轼眼中却不过是贻笑大方之作,而这篇文章就是为讽刺这种作画的风气而写。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做事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凭空臆想。

与苏轼有关的简短小故事(苏轼入选课本的趣文)(4)

文章从语言上来看是生动而有趣的。为了形容杜处士爱画,苏轼用了“锦囊玉轴”作为细节描写;为了形容牧童对画的鄙夷,则用了“拊掌大笑”的动作描写;而杜处士听完牧童的话后的神情,则是“笑而然之”。同时牧童形容牛争斗时的样子,也是惟妙惟肖,极具画面感。

与苏轼有关的简短小故事(苏轼入选课本的趣文)(5)

再从结构上来看,这编小故事也是有头有尾。将这则趣事得到结论放在文章末尾,有了前文的铺垫则极有说服力。一首被珍藏在博物馆中的传世名画,世人都说好,就这样被苏轼用一篇趣文挑出了个大毛病,还入选了小学课本,不得不说苏轼对艺术创作确实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东坡不简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