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字一年级(全包围国字教学案例)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中国书法独特的精神气韵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基因笔者以全包围“国”字的教学为题,从弘扬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出发,让书法教学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半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字一年级?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半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字一年级(全包围国字教学案例)

半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字一年级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中国书法独特的精神气韵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基因。笔者以全包围“国”字的教学为题,从弘扬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出发,让书法教学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

教材分析

全包围是人美版《书法练习指导(实验)》六年级下册第六课的内容,选用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全包围的“固”“国”为例字。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本着“一课一字,一字讲透”的原则,选择“国”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化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通过教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将其学透学深,达到书法教育的目标。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三年的书法学习基础,知道毛笔的执笔要领和正确的书写姿势,学过楷书基本笔画及独体字的写法,相对熟练地掌握了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基本掌握了临摹的基本技能,能利用米字格把握字的笔画特征和间架结构,也能初步领略欧体书法的艺术美感,具有一定的书写基础和审美意识,但是在结字布势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分析“国”字的结构特点及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堂收获。

设计思路

本课按照“五环导学”模式进行设计。第一环节是“国”之源,了解“国”字框及“国”的字源文化和演变过程,渗透书法文化。第二环节是“国”之学,学生通过学习单和制作摹字卡等自主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从字形、结构、笔画三个方面分析书写要点,培养学生先观察后思考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教学流程图

第三环节是“国”之练,教师借助微课,利用“点线辅助法”和数字坐标引导分析“国”字的结构特点,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明确“国”字平行等距、左低右高、布白均匀的结构规律,懂得字的结构中蕴含国家井然有序、和谐美好的寓意,让学生使用“观察法”“比较法”总结得失,突破重点、难点,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本笔画在欧体楷书中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

第四环节是“国”之创,教师在红色五角星上示范“国”字,引导学生创作“国”字作品,表达自己的中国心,积蓄爱国情感。第五环节是“国”之展,让学生把写好的“国”字作品粘贴到中国的版图中,表达浓浓的爱国之情,将立德树人落到了实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掌握全包围结构中“国”字左低右高、布白均匀、平行等距的结构特征。难点是掌握全包围结构字中包围与被包围部分之间的笔画布白和位置关系,并能创作作品。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激趣质疑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提出“中国地图和我们今天的书法课有什么联系呢”这一问题,并在课后揭晓答案,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

2 导入课题,展示目标

通过让学生观看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视频介绍,把学习重点引导在“国”字上,以《九成宫醴泉铭》里的“国”字为例学习全包围结构。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说文解字》中的内容介绍“国”字的特点,指出囗字的字形发展由圆到方,但都还保持回环一周的特点,以及囗字框为什么也叫“国”字框等内容。从“国”字的字体演变图中,帮助学生理解“国”字从金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

“国”字的字体演变图

3 新知学习,精讲示范

唐代孙过庭在其所撰《书谱》中写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学习书法,首先要认真读帖,才能临写得精准。对此,教师可以制作学习单,方便学生临摹。

“国”字学习单

4 指导实践,交流点评

通过读帖,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字的结构特点。接着让学生用双钩法来练习写“国”字,并借助摹字卡比对试写的“国”字。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坐姿。

学生临写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找找自己写的“国”字还存在哪些不足,并把不足的地方用红笔做好标记。

5 精准示范,指导创作

教师可以将“国”字写在准备好的红色五角星上以表达中国心,然后将这颗中国心贴在中国地图的首都北京的位置。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相应的创作。

6 展评作品,课堂总结

当同学们将写在五角星上的“国”字贴在一起的时候,教师可以呼应在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写着“国”字的五角星承载着的大家的爱国情怀,实现课堂技法教学与思想道德教学的互通互融。

本文节选自《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第4期

《全包围“国”字教学案例》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第4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