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后为何难攻(关羽失荆州岂是大意)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三国转折,七月刘备夺取汉中称帝,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十月吕蒙袭荆州杀关羽,魏蜀吴在荆州厮杀鏖战,世人称“关羽大意失荆州”,但刘备对丢失荆州没有责任吗?本文从蜀汉战略与人员布局,剖析刘备在襄樊战役之过失。(创作者多臻贵,为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支持原创请勿搬运!)

关羽失荆州后为何难攻(关羽失荆州岂是大意)(1)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失荆州

刘备未能察觉荆州战略恶化!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初定益州,孙权索要荆州遭刘备婉拒,孙权悉知刘备荆州精锐随诸葛亮驰援益州,遂遣吕蒙夺取长沙、零陵与桂阳三郡,更有夺取江陵鲸吞全荆州之势。

刘备闻讯率5万精锐回师荆州,恰逢张鲁向曹操投降益州动荡,孙权与刘备全面开战亦无胜券,在诸葛亮与鲁肃共同斡旋之下,“湘水划界”江夏、长沙与桂阳三郡归孙权却埋下隐患。

早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交州士燮家族便归附孙权,吕蒙夺取桂阳以军事协助,“湘水划界”孙权所得荆州不及刘备富庶,但由交州供应物资迅速稳定,从南部对蜀汉零陵造成压制。

孙权迁都建康,坐拥长江天堑兼得民心,曹操在淮南军事威胁较弱,孙权可将军事力量拱卫荆州,吕蒙驻守南郡便有2万余精锐,陆逊驻守陆口亦有数千兵力,蜀汉江陵承受孙权的威胁。

关羽失荆州后为何难攻(关羽失荆州岂是大意)(2)

刘备(影视剧照)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仅剩南阳郡、半个南郡与部分江夏郡,但曹操军事征服长江以北区域,击败西凉马超并迫降汉中张鲁,综合实力超过刘备与孙权之和。

许昌与宛城屯田20余年粮饷充裕,游牧民族提供优质战马骑兵悍勇,募兵制与征兵制预备役达数十万,曹仁驻襄樊看似仅有两万军队,背后却象征着曹操十余万精锐,关羽对北部曹操威胁格外谨慎。

关羽驻守荆州唯有南郡可通益州,但南郡是曹操、刘备与孙权三方交界区域,避免被偷袭关羽将粮草屯聚江陵,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且忧心家眷,是江陵失守后荆州兵溃败的主因。

刘备若在关羽战事失利僵持阶段,命悍将率数千部众前往夷陵驻扎,能震慑吕蒙偷袭荆州的军事计划,能抚慰荆州兵有序撤离重整旗鼓,亦能避免关羽兵败麦城被俘身死的结局。

关羽失荆州后为何难攻(关羽失荆州岂是大意)(3)

襄樊之战示意图

登基称帝刘备成为天下公敌!

董卓之乱曹操以家财招募部众,曹氏与夏侯氏十余名将领追随,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削平割据,北击乌桓降服匈奴并恢复西域,屯田垦荒鼓励商贸使境内繁荣,曹操开府邺城曹氏与天子同尊。

孙坚领长沙太守以军功封列侯,孙策百战定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孙权与江东世家豪族争夺权势,赤壁之战拓展疆域并树立威信,与山越部落融合促进江南开发,孙权始终巩固孙氏家族影响力。

刘备乃没落皇族织席贩履谋生,曾拜卢植为师结交辽西公孙瓒,关羽和张飞因刘备血统而倾慕,袁绍与曹操因刘备血统而结交,诸葛亮立志匡扶社稷追随刘备,汉室正统是刘备优势与政治标签。

刘备艰难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麾下形成拥汉室与称皇帝两派,包括诸葛亮与赵云等倾向汉室,或者说期望刘备高筑墙缓称王,马超与蜀地将领希望刘备称帝,加官进爵维持投降体面与正确。

关羽失荆州后为何难攻(关羽失荆州岂是大意)(4)

关羽

刘备称帝后各方反应,汉献帝冷笑不止且愤恨,曾寄望刘备能匡扶社稷,比曹操更贪婪更有野心;曹操身为汉朝丞相痛斥,朝臣纷纷指责刘备谋逆,撤销封赏爵位昭告天下;孙权对刘备称帝亦不满,刘备荆州威胁东吴稳定,爵位凌驾孙权失去平等;

关羽在荆州未参与此事,刘备册封诏书拒绝接受,理由是“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为伍”,刘备征战半生算得上老兵,由兵到将是质的改变,宗室到皇室更不可逾越,关羽嘲讽刘备忘却匡扶社稷的初衷,关羽北伐襄樊以“汉寿亭侯”自居而非蜀汉前将军。

关羽水淹七军擒获庞德,庞德是马超旧部且族兄庞柔在蜀汉为官,劝降时庞德骂道“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数月间刘备从世人敬重的“皇叔”,沦为篡权夺位的“逆臣贼子”,关羽怕扰乱军心匆忙斩杀庞德,却难以扭转刘备在荆州兵形象。

刘表汉室宗亲得荆州世族支持“单骑定荆州”,刘备繁重赋税民众隐忍心中期待“匡扶社稷”,荆州将士理想破灭沦为逆臣贼子帮凶,蜀汉却未减免荆州赋税或犒赏爵位等,反观吕蒙袭取荆州立刻减免苛捐杂税,运输财物赈济老弱犒赏荆州将士家眷。

《三国志·吴书》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荆州遂定。

关羽失荆州后为何难攻(关羽失荆州岂是大意)(5)

吕蒙

未缓解关羽和荆州将领矛盾!

刘备以“知人善任”著称,但襄樊之战期间,刘封、傅士仁与麋芳均未发挥作用。

刘备养子刘封勇武善战,与孟达合兵迫降上庸城,上庸系汉中东部门户,战略意义自然极为重要,但襄樊是进取中原的钥匙,能巩固蜀汉荆州地区稳定,纵然牺牲上庸也绝对值得,但刘封与孟达回复关羽“山郡初附,未可动摇”。

上庸驻守精兵约2万,刘封入蜀时长途奔袭屡立奇功,公元219年宛城因起义被曹仁所屠,南乡至新野盗贼皆响应北伐,曹仁据守樊城已粮饷短缺,若刘封以精兵钳制曹操援军,或合兵攻城皆能重创曹军助关羽掌握战场主动权。

传闻刘备立嗣征询关羽的意见,关羽对刘封嗤之以鼻由此结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固然蜀汉疲敝亦应整军备战,但刘备既未向上庸征调粮草,更未下令刘封策应救援关羽,关羽败亡刘备难辞其咎刘封仅替罪羊。

关羽失荆州后为何难攻(关羽失荆州岂是大意)(6)

刘封

傅士仁籍贯幽州广阳郡(今北京市)人,仅两个时间段能够投效刘备麾下,即公元194年主政徐州从公孙瓒处所借,与公元200年依附袁绍命赵云招募兵将,刘备投刘表驻新野再未返回河北,襄樊之战时傅士仁投效近20年,受重用屯驻荆州战略要地公安。

但刘备集团益州世族最强,荆州势力次之,徐州势力再次之,河北兵将算作其他,刘备称帝犒赏功勋将领,刘璋旧部张裔能力与傅士仁相仿,忠诚有待验证授予要职巴郡太守,傅士仁驻守边疆却未得官职爵位,身经百战难与家族共享天伦之乐的悲哀!

世人揣测刘备表达对关羽信任,准许荆州自行封赏财物与官职,关羽希望北伐胜利后加倍封赏,造成傅士仁等将领内心的煎熬,刘备若战前封赏激励荆州将士,傅士仁归降其部将也未必跟从,刘备陷入纵容关羽亦防备关羽,坐拥荆州难以制衡的矛盾。

《三国志·吴书》劝降傅士仁: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

关羽失荆州后为何难攻(关羽失荆州岂是大意)(7)

荆州疆域图

《三国志·吴书》劝降傅士仁: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

麋氏兄弟是徐州富商,吕布趁刘备与袁术交战时夺取徐州,麋竺便倾尽家财帮助刘备重振威势,麋芳回绝曹操彭城相官职追随刘备,麋竺随刘备入蜀筹措钱粮支援战事,麋芳留守荆州维持军需消耗与财政,刘备尊敬麋氏兄弟理政之才而非外戚的身份。

公元211年刘备受邀入蜀,公元213年张飞等率军驰援,公元215年湘水划界分荆州,到公元218年汉中抵御曹操,连年征战早已掏空荆州财政,造成北伐襄樊后粮饷短缺,关羽严令麋芳供应粮饷,麋芳只能从内部搜刮民财,同时开放港口与东吴贸易。

但搜刮民财导致民怨沸腾,贸易为偷袭荆州提供便利,抽调兵力使港口防御缺失,傅士仁投降吕蒙兵临城下,缺兵少粮麋芳不擅长军事,麋芳对刘备集团彻底绝望,刘备对荆州战事置之不理,夺取襄樊势必难安抚重建,关羽倨傲刘备却不知协调矛盾。

关羽失荆州后为何难攻(关羽失荆州岂是大意)(8)

麋芳

综述:刘备未增援关羽,是关羽兵败身死的关键!

战略,蜀汉荆州被曹操与孙权三面合围,刘备坐视江陵兵力空虚退路被切断;政治,刘备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起兵,称帝使35年仁德之名尽毁天下唾弃;人事,关羽因战事与蜀汉诸将矛盾激化,刘备置若罔闻使荆州将领不战而降;

关羽称刘封“假子”干预立嗣,轻视糜芳“外戚”插手财政,贬低傅士仁“无功”恫吓惩处,是客观存在的隐患却非决定因素,刘备未命上庸刘封备战伺机策应,亦未调拨粮饷与战将赴荆州增援,更未设想过关羽战败撤离等事宜,蜀汉消极是关羽兵败身死的关键。

文献参考:《后汉书》、《三国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绝对是赤壁之战完美的落幕!

如果关羽阐释的是“义”,威震逍遥津的张辽,阐释的便是“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