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昆曲第一幕(牡丹亭昆曲十幕)
《牡丹亭》是明代(1368-1644)最伟大的诗人剧作家汤显祖的杰作。该剧以一种完全精致而完美的诗情画法,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年轻人对浪漫的向往和封建礼教对爱的折磨。它的中心主题宣称“爱”胜于“理性”,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大胆而前卫的主题可以看出这是对封建传统对人性压抑的强烈抗议,再加上动人的诗意语言,使人们对两位年轻主人公之间的爱情自由的认可成为我国文学和戏剧史上的持久力量。
南宋初期(1127-1279年),一位郡守的女儿杜丽娘长得十分的美丽而且接受了严格的良好的教育,在那时,女子未经父母允许是不得离开房间的。有一天,在她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杜丽娘与女仆一起走进花园。看着春天的缤纷,她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在昏昏欲睡的梦中,她梦到自己与一个年轻的学者在牡丹亭旁边的一棵柳树下秘密的相会。自从花园回来后,她一直被梦中情人的回忆困扰,在徒劳地寻求梦中情人之后,她病倒了,她心碎了。而死后的杜丽娘的魂魄也一直念念不忘的在寻找这位年轻的学者。最终在她的坚持不懈下,赢得了阎罗王的同意,并被允许以魂魄的状态留在人间。
三年后,一位名叫柳梦梅的年轻学者住在了杜丽娘所埋葬的地方。他在花园里徘徊,遇到了杜丽娘的画像。画像中的年轻女子看起来很眼熟,他忍不住的呼唤了她。为响应他的呼唤,这位杜丽娘从画中走了出来。即使他知道她是个鬼魂,但他还是爱上了她。第二天,柳梦梅掘开了杜丽娘的坟墓,并打开了棺材。就这样杜丽娘重生了并与柳梦梅结了婚。此后,夫妻俩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一幕:扫花园
杜丽娘告诉她的女仆,请园丁打扫花园小道上的花瓣。这样她就可以在那里散步了。
第二幕:游园
杜丽娘在女仆的陪伴下,首次进入花园。春天的花朵盛开。这位年轻的女子被大自然的美丽所震撼,突然感到生活中的欢乐和伤春痛苦。
第三幕:惊梦
杜丽娘厌倦了在花园里漫步的日子,于是在房间里睡着了,并梦见她回到花园,在柳树下遇到一个年轻人,与那个年轻人有一个亲密的时刻。她的母亲把她从梦中惊醒,杜丽娘觉得自己的真实生活是漫无目的而又局促的。
第四幕:再梦
杜丽娘重新造访了她梦里的花园,她梦里的甜蜜回忆,并渴望在现实生活中遇见那位迷人的年轻人。然而,由于意识到不可能再与他相遇,她陷入了绝望。离开花园时,杜丽娘预见到自己的悲惨结局,并因这种爱的痛苦而很快郁郁而终。
第五幕:离魂
杜丽娘因为爱而不得最终于那年秋天病逝。在临死前,杜丽娘让她的女仆将自的画像放在盒子里,然后把它藏在一块石头下面。她还要求母亲将她埋在花园里的柳树下。死后,杜丽娘的鬼魂继续她对爱情的追求。
第六幕:找画像
一年后的春天,一个敏感而失意的年轻学者柳梦梅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病倒,并在杏花道观养病休养。经过几天的卧床和药物治疗后,他感觉好些,但他的精神上却变得无精打采。为了振兴精神,他决定在这里的花园里散步。原来,这个花园曾经是一个大庄园的一部分,现在不过是长满杂草和野生灌木丛的荒园。破败的花园使他的莫名忧伤更加的伤感。身体摇摇晃晃并哀叹凄凉的景象,就在这时他遇到了漏出一半的隐藏在岩石下的画像。经过进一步的查看,他确定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画像。因为画像中那位女子的美丽是他以前从未见过或想象不到。于是柳梦梅就将画像带回到了住处,并希望画像中的那位女子——如果她确实是慈悲女神能够可以给他一些精神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安宁。他在花园离开之前,郑重地向肖像中的那位女子保证了爱与尊重。
第七幕:呼唤肖像
柳梦梅认为这幅画像是一位女子的旅行画像。因为画像上的诗提醒了他,去年春天他也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在一个大花园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孩站在柳树下。而女子正是画像中的女子。在题完诗后,柳梦梅把画像挂在墙上,然后呼唤她。
第八幕:再遇
柳梦梅将杜丽娘的画像挂在墙上,并打呼唤她。杜丽娘的魂魄在花园里徘徊,听见了他的声音。她来到他的房间,看到画像,决定见他。柳梦梅不知道自己见到的是鬼魂,对如此美丽的女子来访感到惊讶,并爱上了她。两人度过了一个非常难忘的夜晚。
第九幕:明世
杜丽娘每晚晚上都约见柳梦梅。直到柳梦梅求婚的那一刻,柳梦梅才意识到自己爱上了一个鬼魂。正是在那个时候杜丽娘说了实情。她还告诉柳梦梅,除非柳梦梅采取一些行动使她复活,否则他们将再也无法见面。
第十幕:魂归,回归生活
按照杜丽娘的指示,柳梦梅在花园里挖开了杜丽娘的坟墓。当柳梦梅打开棺材时,杜丽娘重生了。此后,夫妻俩过着幸福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