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一路向北吗(一路向北是长城)

城里的行道树用积攒了一冬的勇气,用潮涌一样的繁花争先恐后与春天相约。空气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新叶泛起的清香,地面上隐约可见的草色,与几天前满目还是一片萧瑟的枯色,对比那么突兀。

你知道什么是一路向北吗(一路向北是长城)(1)

华池县元城镇刘堡子民居正门。

突然就让人起了不可抵制的想念,想念那春雪依附的新胜寨、绥远寨,那雄伟英姿已化为岁月记忆的古长城,那依然逆风挺立的节义烽,那大顺城墙急促的夯筑声。还有那清冽甘醇的家乡白酒,长城脚下那浊香温润的羔羊美酒。是啊,所有的记忆都随着向北的脚步,在一点点的深入,一点点的清晰。向北,向北,那里有保卫故园的抗争故事,那里有阻挡入侵者脚步的长城,那里有心头凛凛的边关烽火,那里有将军白发在朔风中飞扬。

你知道什么是一路向北吗(一路向北是长城)(2)

华池县元城镇刘堡子民居门前的拴马桩。

华池人热情好客爱喝酒,有朋友曾说过,只要进了华池县的南大门悦乐镇,他就开始醉了。当然,华池人爱喝酒也就爱酿酒。从悦乔公路向北,离悦乐镇十公里左右一个叫前园子的地方,路边的酒旗迎风飞扬,一股酒香扑鼻而入,循着香味走进,熊熊燃烧的炉火上,粮食在大锅里翻腾幻化,清冽的白酒一滴滴流出来,完成了粮食从固体到液体的升华过程。热情的主人邀请品尝美酒,大有不喝一口不让走的架势。我们一行围桌而坐,说古今酒事,聊前尘过往,听主人的奋斗经历。

临走,主人又热情地以酒相赠,在酒香的伴随下,我们一路向北,向元城镇刘堡子民居进发。

你知道什么是一路向北吗(一路向北是长城)(3)

华池县元城镇刘堡子民居内院。

刘堡子的名字早已熟知,看到它的真面目还是第一次。站在河对岸遥望,一座石头夯成的堡城坐落在山脚下,内敛而又沉稳。听同行老师说,这座堡子原来叫兴盛寨,现在称新胜寨。寨,突然让人想了好多,这原来是一座兵寨吗?里面住着一位威武勇猛的寨主吗?在这一路上,为啥唯独这个堡子是石砌的?

带着许多疑问,攀上高高的石阶。一面高大雄伟的石墙赫然出现在眼前,高达十多米的墙壁由一方方巨大的石条错落砌筑,隐隐透出一股无声的威严!堡子正门,墙上的对联依然红得鲜艳,宽大的木门与暗青色的石墙,见证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攻守场面!当年,这座坚固的城堡曾抵御了多少入侵者,给予多少人活下去的希望!

据《华池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记载:“石堡子仅存元城乡高沟门村刘堡子一处,当地富户刘占文(有误,实为刘生廉)建于民国三至五年(1914—1916)。堡高10至12米,周长220米,全部用石块砌成。”

你知道什么是一路向北吗(一路向北是长城)(4)

华池县元城镇刘堡子民居一角。

走进院子,正午的阳光洒满了院落,柔和温暖,东、北、西三面的14孔石箍窑静立其中。据墙上的铭牌记载,这座石堡的建造者叫刘生廉,他是清末守将董福祥的部下,平乱后退役回乡,带回一匹战马,一把老式毛瑟枪,一把长矛,一把大刀。回乡后的刘生廉和七个儿子辗转庆阳、陕北一带,苦心经营,奠定了刘氏家族兴旺的基业。

当时的陇东地区,匪乱频仍,打家劫舍时常有,刘生廉家境殷实,是土匪们的主要目标。为了保护家园,刘生廉花费银元4000多块,使用工匠二三十人,依山傍河,建起了这座地势险要、气势雄伟、易守难攻的石头堡子。堡子呈长方形,南北开两个门洞和一过道,是寨中唯一外出通道,四角建有瞭望角楼,用来观察敌情和御敌之用。堡子南门门头雕刻“新胜寨”三个大字。

你知道什么是一路向北吗(一路向北是长城)(5)

华池县元城镇刘堡子民居西北角。

据说,堡子建成后,土匪曾多次进攻未遂,显示了主人造堡的匠心独运和坚固的防御功能,也是堡主刘生廉追随董福祥久经战争、经验丰富的体现。战乱期间,刘生廉出资60块大洋聘请先生在堡内兴办私塾,教育子弟,还捐粮赈灾,乡人称之为“刘善人”。抗日战争时期,刘堡子的人民积极参与支援红色政权,刘志丹曾在这里居住过,堡内窑洞用于驻军储粮。2012年,庆阳市政府公布刘堡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刘氏族人全部搬离了这座曾经护佑全族安危的石堡,还自筹数万元整修堡寨,安排族人轮流看护。

手抚墙上的石头,冰冷坚硬,却给了人们最安全的所在,禁不住想深深地拥抱它们,为故人、为我们。

离开刘堡子民居继续向北,行至元城镇文化站,民歌艺人们早早在这里等我们。两年前,是她们那纯真无暇、天籁般的声音深深撞击了我的心灵,让我沉迷于生动悠扬、含蓄又直白的华池民歌艺术中,加入到痴迷者和传唱者之一。坐在群众文化广场上,我们唱民歌、弹口雀,用最纯朴的声音表达对家园最真挚的情感。

在乔川乡,我们相约去看古长城。来到山脚下,一家乔川黄酒厂挡住了我们的脚步,更为惊喜的是这里有以魏晋之古法酿得的羔羊美酒,酒质之冽一时无双,温润浊香堪称佳品。长城脚下,酒香穿肠,两千年前筑长城之时,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位酿酒人,担着羔羊美酒,慰劳筑城苦力们。

你知道什么是一路向北吗(一路向北是长城)(6)

位于华池县乔川乡的古长城。

翻过几道山梁,一道土线撞入眼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秦长城遗址,熔金的落日洒在山巅的长城墩台上,也洒在站在长城脚下的我们身上,这一刻,胸中升起苍凉。现在的古长城,虽只剩了一条漫漶不清的土线,但天地知道、岁月知道、躺在乱草丛中的秦瓦汉砖知道,这里,就是撑起了无数场中原王朝繁华的脊梁!庆阳,是大长安的钢铁屏障,是关中门户!

柔远寨、节义烽、大顺城、绥远寨(亦称骆驼城) 看着这一个个名字,是边关烽线。是多少北地男儿的热血,撑起了这一个个充满铁骨柔情、祈愿和平的名字。但历史也明证了,和平是祈愿不来的,否则,也不会有武穆王拍栏长吟“踏破贺兰山阙……”,陆放翁抱憾而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华池县城朋友的电话催促下,走下长城时天色已暮,到了县城更是早已灯火通明,这座建在大宋柔远寨下小县城里的人,一如当年守城将士般的豪侠仗义,酒足饭饱,夜宿柔远河畔宾馆,伴涛声入眠,一夜无话。

第二日晨,办完事已是中午,草草饭后,车行东南,翻老爷岭往大顺城方向行进,老爷岭上的节义烽是一定得去的。节义烽是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烽火台,矗立在一块平整的土地上。残雪未尽,衰草遍地,节义烽至今还占据最高点,周边山岭尽收眼底,山势地形一览无余。朔风猎猎,群山莽莽,北宋时候,不知是谁家儿郞镇守在这里,时刻警惕着周边的风吹草动。

你知道什么是一路向北吗(一路向北是长城)(7)

位于华池县老爷岭上的节义烽。

节义烽的出名,与北宋时期一次战争相关,也与北宋词人苏舜钦所作的《庆州败》不无关系。公元1034年秋,西夏元昊进犯庆州,宋将齐宗矩出兵抵抗,在节义烽惨败。到底有多惨?苏舜钦在诗中描述,“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战败的根源是“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剑何所施。连颠自欲堕深谷,虏骑笑指声嘻嘻。”溃败的卒兵为求一命,“逡巡下令艺者全,争献小技歌且吹。其余劓馘放之去,东走矢液皆淋漓。”……

《庆州败》是在北宋诗坛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篇议论杰作,全诗情感激昂、气势奔放。但是,当真正身临其境,站在节义烽上居高望远,联想《庆州败》中的场景,已经忽略了诗作的文学成就,只感到心底恸了又恸:谁家儿郞不是娘的骨肉?谁的家园不是用生命维系?惟愿和平安定永伴天下百姓!

节义烽的视线下,大顺城清晰可见。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载:“庆之西北马铺砦,当后桥川口,在贼腹中。仲淹欲城之,度贼必争,密遣子纯祐与蕃将赵明先据基地,引后随之。诸将不知所向,行至柔地,始号令之,版筑皆具,旬日而城成,即大顺城。”仅仅半个月,大顺城顺利筑成,坚不可破,为保护北宋边疆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你知道什么是一路向北吗(一路向北是长城)(8)

民歌采风。

大顺城筑好后,范仲淹在巡防后作《城大顺回道中作》诗,以较为轻松的笔调记叙自己当时的心情。诗曰:“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可以想见,在兵力不足、战况复杂的戍边生活中,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白发老人,怀揣着一颗多么悲悯的心!

(作者:孙玉珍 编辑:李婕 责编:李博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