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有人品的句子(什么叫做无欲则刚)
我国儒释道三家,都提倡"无欲",这是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有意思的是,虽然出发点相同,终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有人品的句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有人品的句子
我国儒释道三家,都提倡"无欲",这是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有意思的是,虽然出发点相同,终点
却有区别:儒家的无欲导向刚之德,道家的无欲导向柔之德,佛家的无欲则导向空性的智慧。对于
佛家而言,彻悟了空性的智慧,就可以说是得道了。
虽然佛家最主张无欲",但佛经上并没有"无欲则刚"的说法,因为"刚“不是佛家的价值观。
"无欲则刚"可以认为出自《论语·公冶(yě)长(cháng)》: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chéng)。“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释译: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chéng)。“孔子说:"申枨啊,他欲望太多,哪里能够刚毅不屈?"
孔子的意思,多欲则不能刚,言下之意,无欲则刚。像林则徐所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
立干仞,无欲则刚",就是一种典型的儒者阳刚气质。
无欲则刚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不妨看一下《孟子·公孙丑上》的一段文字: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qiè)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释译: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就难以讲明白了。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少了它,就没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软弱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记住它,但也不能违背规律帮助它生长。......"
这段话告诉我们,刚强之德是依靠日积月累的培养而形成的。一个人内心刚强,必然是有道义在。不要指望一个平时没有原则和是非现念的人,忽然变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林则徐敢于虎门销烟、奋力抗英,是因为他内心本来就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志向,而不可能是出于一时的义愤。
孟子的文章里没有提到欲望,但他说要培养刚强之气,必须有"义与道"相配合,这里的"义与道",根据儒家的理论,都是欲望的反面。
如《礼记·乐记第十九》: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如《大戴礼记.武王践(jiàn)阼(zuò)》 践阼:即位;登基。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
敬者万世。
这样我们知道,儒家的无欲则刚,其实是逻辑的必然。道理很简单:一个无欲无求的人,是没有缺
点的人;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你也许可以消灭他,但不能战胜他。
现在有一个问题:既然无欲则刚是逻辑的必然,道家也提倡无欲,为什么却走向尚柔的道路呢?像
《道德经》开篇第一章就说:"常无欲,以观其妙。“这该怎么理解?
原因是这样的:道家的最高追求是"道",是理解宇宙万物背后的奥秘,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见天道",因此要虚极静笃,无欲的目的是为了''静"(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而''静"的外在表现则是''柔";儒家的最高追求是"仁",是修齐治平,要有一种置生死于度外的情怀,因此也要无欲,无欲的目的是为了"刚"
也就是说,无欲的效应是多方面的。一个人若能做到无欲,不但能够静心生智,对人柔和,更能收
获一种精神上的刚强。道家无欲而致柔,儒家无欲而致刚,二者并不矛盾。
我们还可以知道,道家所谓的柔弱是对外的,是他的处世方式,而他的内心其实跟儒家一样刚强(《道德经》:"自胜者强。"),这就叫做"唯坚强者能温柔"
最后必须指出,无欲不是绝欲,而是不被欲望所支配,当欲则欲,当不欲则不欲,行止由心,无所挂碍。
若您从文中受益,请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因你受益,福寿无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