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版张云雷歌曲戏曲合集(跟着张云雷听曲艺之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做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相声“说学逗唱”的功课之一,颇有贬斥者极言其浅陋,难登大雅之堂,却不能改变太平歌词今时今日仍有欣赏者的现实。我听太平歌词,是缘于“太平歌词老艺术家”张云雷,也由于他的介绍,去简单了解了一些老艺术家的演唱。
实事求是地说,太平歌词旋律简单,一个二六板来回重复;唱词比较通俗,常用白话不求雅致。与单弦、大鼓等旋律,唱词发展充分的曲艺形式相比,相对单薄,缺乏层次感。但是这种简单,并不能成为对其全然否定的理由。
既然太平歌词是一门功课,那就是练习基本功用的,必然是从简单练起,和练武先学扎马步是一个道理。练习太平歌词,就是要在简单的唱腔中逐步掌握演唱技巧,处理不同唱段的情绪、节奏、咬字,断句等等,磨练台上的尺寸和劲头。我的小爱豆张云雷以唱开蒙,是郭德纲老师一个字一个字教出来的,因为在基础上下过大功夫,他才能唱什么都唱得细腻,唱得讲究,唱出韵味。反观某些极其轻视太平歌词的演员,其“演唱”只不过是满足于稀松地出个声儿,同时,也并不曾听说他们掌握其它“高级”“复杂”的曲艺唱腔。
为什么如此简单的太平歌词,有的演员唱平平无奇,有的演员唱却引人入胜?除了嗓音天赋,大部分原因就在“味儿”上。戏曲曲艺里的韵味,是通过演员调动音色、音调、情绪等元素综合凝练出的观感。太平歌词因其形式简单,就更加考校表演者对细节的拿捏和火候的把控。比如太平歌词中鼻音的运用,气息和共鸣如果配合不当,音色会闷沉,直白呆板,反之音色则有厚度有动感,如云团翻卷,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根据对唱段的理解,演员还需要对唱腔进行情绪上的处理,通过吞吐虚实,抑扬顿挫,设计装饰音和变调来完成表演。可以听听张云雷演唱的太平歌词《白蛇传》 ,从“点点飘残桃杏雨,萧萧不断柳风扬”到“白娘子见佛钵得得得得颤,战惊惊玉体粉了面的焦黄”,对力度刚柔、节奏快慢、音量强弱、运腔连断的处理。“动听容易动人难”,入情入境入人物,需要借助娴熟的演唱技巧才能完满达成。太平歌词固然简单,但是拙中见巧,对腔韵的挖掘发展从来就不简单。
张云雷演唱任何曲艺形式,总是不忘介绍渊源流派,推荐名家名段,我也找到了一些老艺人的太平歌词音频视频。诚实地说,以我一个当代小白观众的审美浅见,我比较能欣赏的演唱还是旋律性较强,气息流畅,细节比较丰富的一类。比如汪兆麟,荷花女流传下来的唱片,时代虽然老,但是婉转悠扬之意和当代审美却更贴近一些。如果不执着于“老味儿”,德云鼓曲社近期由郭德纲,张云雷,陶阳三位唱将演出的《韩信算卦》可以算是太平歌词发扬于当代的典型作品。腔韵处理上的细致和层次感,伴奏的丰富,使这个短小的作品丝毫不显单调,三条好嗓子更是为作品增色不少。
易会难精,拙中见巧。愿太平歌词这古拙的老树上抽出新枝,开出新花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