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作品适不适合三年级孩子看 沈石溪作品剽牛

引言

沈石溪是我国著名作家,曾以许多动物小说获得多项儿童文学奖,笔下描写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与人之间的羁绊和纠葛,唐代刘禹锡在《唐故相国李公集记》写道:“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在沈石溪笔下的故事,也常常令人读后觉得感人至深。

沈石溪是上海人,出生于1952年10月,在他初中毕业时,正好遇上了上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当时他们那一批知青有多个地点可以选择,由于对动物的喜爱,所以沈石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云南。沈石溪插队到了西双版纳时,住在当地一户傣族的猎人家中。

沈石溪作品适不适合三年级孩子看 沈石溪作品剽牛(1)

▲沈石溪照片

01

当地民风淳朴,待人宽厚热情,沈石溪跟着老猎人,在西双版纳原始的野生世界中探索着各种关于动物的故事。西双版纳有着美丽的热带雨林,在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沈石溪从老猎人一家以及村民身上学到了许多关于丛林和动物的知识,这片热土和生长于这里的无数生灵,在沈石溪心中留下了美丽又深刻的印记。

在当知青的时候,沈石溪学会了捉鱼、犁田、插秧,1972年,他在当地当上了小学老师,后来先后从事过宣传和文学工作。沈石溪在西双版纳生活了18年,对于当地乃至于整个云南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以及动植物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沈石溪创作了许多与动物相关的小说,其中有一篇便是以佤族人“剽牛”的祭祀仪式为背景。

沈石溪作品适不适合三年级孩子看 沈石溪作品剽牛(2)

▲佤族人

佤族是生活在云南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祭祀仪式,在解放前,由于当地人民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常常为了求得鬼神的保佑,频繁地举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每年整个寨子都会有一次盛大的祭祀来祈祷风调雨顺,整个祭祀中会有拉木鼓、砍牛尾巴、剽牛等等一系列活动。

02

其中有一项活动被称之为"怒哇德噜拉姆",意思就是所有氏族成员一同参加剽牛舞。关于剽牛舞,在云南一些地方有一个传说:曾经在独龙江流域发生过一起大瘟疫,人们纷纷死去。巫师告诉人们,大家在安居乐业后忘记了向天神献祭,所以天神便大为恼怒,降下瘟疫来惩罚人们。于是村民们急忙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并且以几头牛“剽牛祭天”。伴随着祭祀仪式,所有的人向天神跳起虔诚的舞蹈,以示敬意和歉意。在几天几夜的狂舞之后,天神终于息怒收回了瘟疫。此后这个习俗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沈石溪作品适不适合三年级孩子看 沈石溪作品剽牛(3)

▲剽牛仪式

在这一项祭祀仪式中,剽牛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剽牛”,就是用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将牛杀死,然后把牛头献祭给上天。被选中作为祭品的牛要先被牵着绕主人的房行走几圈,一般来说牛的主人都会非常舍不得这头牛,他们会哭泣着对牛表示告别和感激。

随后牛会被牵到剽牛场拴在柱子上,由实行剽牛的祭司先砍掉牛尾巴,再用标枪扎进它的心脏,将牛杀死。与此同时,村民们围成一个大圈,在周围起舞。最后这头牛会被全村人分食,牛头用来祭祀上天。不过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佤族类似这种古老的祭祀仪式已经越来越稀少。

沈石溪作品适不适合三年级孩子看 沈石溪作品剽牛(4)

▲祭祀上天的牛头

03

而在云南生活多年的沈石溪,曾经以剽牛为背景,创作过一篇同名小说《剽牛》。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十五岁的佤族少年,为了给母亲治病,少年答应一位到村子里来拍摄纪录片的导演实施一场剽牛。这头牛是自少年出生起便一直陪伴他长大的老牛番迪。少年对番迪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为了得到给母亲治病的金钱,他不得不选择亲手杀掉番迪。

导演要求一场真正的剽牛,少年就必须先砍掉番迪的尾巴,番迪并没有反抗少年抓住它的尾巴,但是当少年挥刀砍去尾巴之后,番迪吃痛狂怒。在此后的搏斗中,少年失手砍断了拴牛的绳子,番迪扬着巨大的牛角,向少年冲来。但是就当少年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番迪却停下了脚步:“面对一刀一刀剐割它的仇敌,它宽恕了,它克制了,它沉默了。”

沈石溪作品适不适合三年级孩子看 沈石溪作品剽牛(5)

▲少年与牛

随后又是一轮惨不忍睹的搏斗,少年使出吃奶的力气,也不能将牛杀死,绝望与疲惫拖垮了他,他瘫软在地上无法抑制的嚎啕大哭。少年为了自己的母亲而哭泣,为了番迪而哭泣,为了自己的软弱而哭泣。老牛番迪走到少年面前跪下,主动将自己致命的软肋暴露……或者说,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少年。

结语

《剽牛》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少年最终杀死了番迪,在沈石溪的许多小说中都以生动的笔触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这些故事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动物习性都有详细描写,有着很高的故事性和阅读性,不过如果作为儿童读物,可能有一些家长难以接受。

参考资料:

《唐故相国李公集记》

《剽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