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汽器胶球清洗规定(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及其运行中常见问题)

一,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

 胶球清洗装置是汽轮机发电机组在运行当中对凝汽器冷却钢管内污垢进行清洗的装置。在凝汽器长期运行中,携带有一定杂质的循环水系统经过凝汽器铜管或钢管的时,会导致凝汽器钢管或铜管管壁结垢,减少管子的通流面积,增大传热热阻,从而影响循环水与排汽的热量交换,使机组真空降低,冷源损失增大,热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定期对管壁的结垢进行冲洗。如果停机进行冲洗,不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且还会使机组设备的运行效率下降。因此,循环水系统都安装了胶球清洗装置。

凝汽器胶球清洗规定(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及其运行中常见问题)(1)

二,胶球清洗装置的构成及其作用。

1、胶球清洗装置由收球网、装球室、胶球泵、分汇器、阀门、管路和电器控制柜构成。

凝汽器胶球清洗规定(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及其运行中常见问题)(2)

另外,为了保证胶球清洗装置的可靠运行,防止循环水中带有的大量杂物堵住凝汽器换热管(铜管或不锈钢管),应在循环水入口管上装设二次滤网,它可以将循环水中大于7mm的杂物清除掉。

(1)、收球网

凝汽器胶球清洗规定(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及其运行中常见问题)(3)

  • 收球网是胶球清洗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的安装位置在于凝汽器出水管段上。
  • 收球网的主要作用是:当携带海绵胶球的循环水通过凝汽器管束时,海绵胶球受收球网网板阻挡,沿管道通过胶球泵被输送至装球室、分汇器等阀门管路,再经过循环水入口管再重新进入凝汽器进行循环使用。
  • 收球网的性能要求:既能把胶球从循环冷却水中分离出来,同时又能不漏球、不卡球。

(2)、胶球泵

  • 胶球泵是胶球清洗装置中使胶球不断循环的重要动力源之一,胶球泵为胶球的回收和进入循环提供动力。
  • 胶球泵的工作原理:胶球泵出口压力的设定一般略大于循环水进水母管压力,同时胶球泵进口压力比循环水出水母管压力更低,所以被收球网中截住的胶球会顺着压差被“吸”进通往胶球泵进口的管路,然后胶球泵将从循环出口“吸”进来的循环水提高压力后,连同将胶球一起送入循环水进水母管内。
  • 胶球泵的性能要求:不堵球、不切球、抗胶球磨损。
  • 胶球泵安装时需要注意:胶球泵的入口标高应尽量降低,最好是低于收球网的胶球引出口标高,避免发生气蚀的可能性。

(3)、装球室

  • 装球室是胶球清洗系统中用于加球、取球、存储球及观察球循环的装置。
  • 装球室由外壳、漏斗、电动切换阀等部件组成,并配有观察窗、排气阀和放水阀。
  • 控制装球室运行状态的电动切换阀置于“投球”位置时,球可以自由不断循环在系统中;当装球室电动切换阀置于“收球”位置时,球被阻挡在装球室内,循环水仍能通过,所以投入循环的球全部回收到装球室中。

(4)、控制柜

  • 系统运行采用PLC程控系统,实现胶球清洗和网板反洗的自动切换以及故障报警与自动保护。
  • 根据用户的要求还可以配置网板差压检测、胶球直径检测、胶球回收计数等传感器件,实现智能化监控。

(5)、胶球

凝汽器胶球清洗规定(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及其运行中常见问题)(4)

  • 胶球必须质地柔软富于弹性、气孔均匀贯通、硬度适中,湿态比重1.00~1.10。
  • 使用的胶球湿态直径须比冷却管最小内径大1.0~2.0mm,球径磨损到不再大于管内径时必须及时更换。
  • 胶球使用前须在水中充分浸泡24小时,凡浸泡后膨胀过多、球径超标的胶球必须剔除、不得使用。
  • 投入运行的胶球数量应取凝汽器单侧单流程冷却管根数的8%~12%。

三,胶球清洗装置的工作原理

选用合适的胶球,将胶球从装室手孔处投入装球室内,投球数量为凝汽器冷却水管数的10%左右。先打开收球网的球阀,然后启动胶球泵,再打开装球室上的放气阀,排完装球室内的空气,关闭排气阀,再打开送球管道中间的球阀,当水流正常运行时慢慢打开装球室的切换阀,不宜过猛的切换,胶球在循环水流的带动下进入凝汽器水室。胶球在循环水进出口压力差的作用下洗刷冷却管内泥沙污物,对冷却管内进行一次抹擦,使冷却管内壁泥沙污垢随着水流带出,胶球经循环水的带动下进入收球网,在收球网阻拦下,将胶球分离出来,由胶球泵吸出重打入装球室,按此规律往复循环对凝汽器冷却水管进行连续清洗。

四,胶球清洗装置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1、胶球收球率低或无法收回。

(1)、原因:

1.1、收球网未全关或未关全;收球室放球门未关。

1.2、收球网与循环水管道之间存在间隙;

1.3、胶球过大,卡在凝汽器钢管内;

1.4、胶球泵运行不正常,水压过低。

(2)、处理;

2.1、检查收球网关闭情况及收球室收球门关闭情况;

2.2、检查胶球泵运行情况及出口水压;

2.3、选用合适尺寸的胶球;

2.4、联系检修检查收球网。

2、清洗效果不好。

(1)、原因

2.1、清洗时间过短;

2.2、胶球尺寸过小;

2.3、投入顺序错误;

2.4、处理

1、延长清洗周期,保证冲洗时间充足;

2、选择合适的胶球;

3、检查系统压力及水流方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