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说出关羽放走曹操真相(孟达害关羽之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军从荆州出发讨伐曹魏,围攻襄阳和樊城。在这一战中,关羽借着天时的优势,连战连捷,俘虏于禁等魏国重将,重创了曹魏。然而孙吴偷袭荆州让关羽的形势急转直下,在两方夹击之下,关羽败下阵来,逃往麦城,最终死于孙权之手。
关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他兵力不足,荆州守卫空虚,又为魏吴两国夹击。也因此,关羽背上了贪功冒进、骄傲自大的骂名。关羽性格有缺陷不假,但樊城、襄阳之战中,关羽并非没有看出自己兵力不足的问题。关羽素有武神的名号,行军打仗无人出其右,对于兵力布置怎会如此疏忽?
其实早在战事刚启的时候,关羽就给位于上庸的刘封写信,要求他立刻发兵,自行援助,这个时候如果刘封马上出兵,或加强荆州的防务,或前往樊城、襄阳支援关羽,关羽都不至于后来败走麦城。刘封收到命令后是想出兵支援关羽的,可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劝说却让他改变了想法,拒绝了关羽的请求,同时也断送了关羽的性命和蜀国的荆州。
这个人就是孟达。
孟达是法正的同乡,亦是法正的同党兄弟,两人关系十分亲密。当董卓与韩遂等人交战时,法正和孟达看出天下大乱,长安也不安定,于是他们举家西迁益州,投奔到刘璋手下。可惜刘璋是一位昏庸无能的君主,法正和孟达在他这里都没有得到重用。所以当法正和孟达受命出使刘备时,他们一合计,就都投靠了刘备。自此,孟达成为刘备阵营中的一员。
当关羽北伐的时候,孟达正与刘封一起驻守在上庸。关羽要求刘封和孟达出兵援助,孟达却觉得关羽战事顺利,形势一片大好,不需要他的支援,反而是上庸这个地方,刚刚依附于自己,人心不稳,所以他拒绝出兵。
等到关羽战败,再次向刘封、孟达求援,孟达又因为担心自己进到战局里面也出不来,再次按兵不动。没有支援,关羽又被腹背夹击,最终只能败走麦城。一代武神惨死于宵小之辈,孟达在其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关羽死后,孟达自知逃不开干系,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带着全家和部下投降了曹魏。曹丕一听说孟达来降,大喜过望,立刻封给孟达官职,还让他跟随夏侯尚和徐晃攻打蜀国的东三郡。
孟达给刘封写信,让刘封跟着自己一起投降曹魏,却遭到刘封的拒绝。可没曾想,刘封回到成都后,刘备和诸葛亮一方面是发泄关羽战死、荆州丢失的怨气,另一方面是担心刘封尾大不掉,于是就把刘封处死了。刘封临死前叹息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三国志·刘封传》)
其实,刘封倒也不用叹息,因为孟达很快就步他的后尘了。
在曹魏孟达得到重用,曹丕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并任孟达为新城太守。这期间,孟达被委以重任,在西南他手握三郡大权,在朝堂上他与夏侯尚亲善,背靠大树好乘凉。
可是随着夏侯尚的去世,孟达在朝堂上越来越尴尬,为他说话的人死得都差不多了,而身为蜀国叛将,他又被委以直接面对蜀国的艰险重任。不论是曹魏决定攻打蜀国还是蜀国决定北伐,孟达都是首当其冲。时间渐长以后,孟达越来越不安。
诸葛亮得知此事,便心生一计,他给孟达写信,劝降孟达。孟达回信愿意回归蜀汉。费诗听闻此事后不乐意了,他向诸葛丞相痛斥孟达说:“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与书邪!”诸葛亮只是笑而不语,他劝降孟达当然有自己的深思熟虑。孟达如果真的投靠自己,那么新城三郡将重新回到蜀国的手中,如果孟达打算反复无常,反正他的回信也在自己手上,到时候把这封信给司马懿一发,自己看着他们俩两败俱伤就可以了。
可惜,诸葛亮没想到孟达内部出了差错。
孟达打算归附诸葛亮的计划保密工作没有做好,却被魏兴太守申仪得知。申仪素来与孟达不合,于是他就将此事泄露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得知后立刻给孟达写了一封信:“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晋书》)
孟达一看,又开始犹豫起来,但他不知道的是,司马懿已经在暗中调兵遣将讨伐他。孟达愚蠢地认为司马懿的大军即便过来也需要三十日,结果只八日司马懿就杀了过来。孟达慌乱之间组织不起来抵抗,十六天后上庸城破,孟达被司马懿斩首。
关于孟达的死还有一个阴谋论,那就是诸葛亮想借刀杀人。孟达在攻打房陵的时候,杀死了诸葛亮的姐夫蒯祺,所以诸葛亮故意将事情泄露给司马懿,让司马懿杀了孟达。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诸葛亮的性格。诸葛亮胸怀宽广,孟达攻打房陵时又是为刘备做事,因此事记恨孟达以至于借刀杀人,并不是诸葛亮的作风。更何况,孟达关乎北伐成功与否,让他归附蜀国,比死在司马懿的手上对蜀国有利得多。所以,诸葛亮应当不会故意将孟达归附自己的事情泄露给司马懿。
孟达的死,虽是由诸葛亮和司马懿直接造成,但归根结底还是他自己的反复无常导致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各为其主,择良木而栖无可厚非,但孟达在樊城之战中对关羽见死不救,后又在魏蜀之间来回反复,搅动三国的风云,这就是他自己取死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
《晋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