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捞金离场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

近日,一份有关海底捞(06862.HK)于6月15日举行的交流会纪要在网上流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捞金离场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捞金离场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捞金离场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

近日,一份有关海底捞(06862.HK)于6月15日举行的交流会纪要在网上流传。

该份会议纪要显示,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答复十分“耿直”,称对于未来海底捞未来增长“不抱希望”,并劝投资者要谨慎。这份交流纪要暂未得到海底捞方面证实。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火锅茅”确实不香了。

今年以来,海底捞股价“跌跌不休”,截至6月24日,累计跌幅超38%,市值跌破2000亿港元,甚至有声音称,海底捞“跌入海底”。

海底捞自上市以来就话题不断,仅就今年,从“牛肉粒没了”到“包厢摄像头”,海底捞多次登上新闻热搜。

在经营层面,2020年疫情爆发对餐饮业造成冲击,海底捞也未能幸免。2016年-2019年,海底捞连续两位数及以上高速增长,正是在2020年,海底捞营收放缓,净利润出现下降。

海底捞此前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实现收入286.14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为3.1亿元,同比下降86.8%。海底捞将原因归结于新冠疫情的暴发对人们消费活动的限制、以及美元兑人民币出现的汇兑损失。

此前高速发展的海底捞,似乎进入停滞期。

在前述交流会上,在被问及海底捞未来是否会维持业绩的持续增长时,张勇回答:“我作为海底捞最大的股东,我是不抱有希望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业绩增长在放缓,但海底捞没有放慢开店的步伐。

截至2020年底,海底捞门店已经达到了1298家,2017年-2020年,海底捞每年新增门店分别为99、193、302、530家,以60%-70%左右的增速扩张。

海底捞承认,餐厅网络拓展是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海底捞在接受投资机调研的时候也坦言,整体门店速度扩张过快,导致加密型门店翻台率下降以及新店爬坡期拉长。

这让市场产生了海底捞是否“增收不增利”的疑问。

对此,张勇进一步表示,“大家神话海底捞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你们要理性,投资要谨慎。我常常讲,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实,看看海底捞就知道了。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困难,我们同样面临;所有餐饮企业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依然没有解决。盲目扩张的事情肯定会发生,一旦我整合好现在的门店,我还会扩张,因为这是我的使命。稳定了我就冲锋,不稳定了我就稳定,稳定下来就再冲锋,直到海底捞倒下来为止。”

从行业其他品牌的发展来看,一旦主品牌发展出现停滞,会就向新品牌作出探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就在《21深度丨呷哺呷哺两大核心高层出走折射经营困局,押宝凑凑火锅能否力挽狂澜?》一文指出,老牌火锅企业呷哺呷哺在主品牌不振的情况,就在押宝凑凑火锅等新品牌。与此同时,报道指出了火锅行业不断扩张所带来的风险。

张勇表示,除了火锅之外,对新业态也有有计划,“但计划和能不能实施是两回事。”

火锅行业被普遍认为是餐饮的最优赛道,其供应链标准化程度在餐饮赛道中最高,且在人员成本上还存在一定优化空间。不过,火锅品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质化严重,各种火锅品牌层出不穷,明星投身餐饮也首选火锅,使得火锅品牌持续生存、做大有难度。

由于品牌红利和创新红利会在市场竞争中被稀释,影响到单店的业绩指标,唯有通过开店来保持持续增长。不难发现,各大品牌在加速扩张中,凑凑火锅,九毛九的开店数量都在增长。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咨询负责人文志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火锅品牌增长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门店翻台率、业绩下降,其实是对比过去的高速增长,但这其实是创新红利带来的,是一种超额收益,现在(下降)只是逐步回归正常。如果保持合理、稳定的单店业绩,以此作为基础去复制,是连锁企业发展正常的路径。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扩张带来的风险,“(扩张)需要看企业的综合实力,如果整体运营不行,单靠扩张所带来的运营风险和运营成本是很高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