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囊看春运回家的路越来越轻快(巅峰时刻见证春运之变)
1月23日,旅客准备从北京南站乘车。春节临近,北京南站也进入了春运出行高峰,日均发送旅客超过14万人次。北京南站采取了增加候车厅休息面积、增开售票口、增设咨询服务点、特殊旅客服务区等一系列措施,保障旅客顺利出行。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记者齐中熙、赵文君)1月23日,全国春运迎来节前客流最高峰。交通运输部预测,23日预计日发送旅客将突破8300万人次,26个重点客运枢纽客流量比春运首日(1月13日)增长约32%。
据初步统计,春运前11天(1月13日-23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8.4亿人次,同比增长2.9%。其中,铁路约9800万人次,增长18.3%;公路约7.16亿人次,增长0.73%;水路990余万人次,增长7.3%;民航约1600万人次,增长16.4%。
2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20万人次。为应对客流高峰,铁路部门继续加大运力投放,增开旅客列车,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全国铁路预计增开旅客列车756列。
春运期间,各地铁路部门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措施。沈阳铁路局在各大车站设立医疗服务点,安排专业医护人员常驻候车室;呼和浩特铁路局“蒙京快线”微信公众号在部分列车推出就医旅客预约服务;济南铁路局在青岛北站增设“爱心妈妈”小屋,为孕妇和儿童旅客提供一条龙温馨服务;南昌铁路局在车站增设站内便捷换乘通道,为重点旅客提供“绿色通道”快捷引导服务。
从北京、广州、阜阳等12个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络城市监测情况看,1月23日,北京六里桥客运站、阜阳市汽车东站客流量比春运首日增长近1.2倍,成都机场客运站、重庆机场换乘中心增长50%以上,郑州汽车中心站、北京八王坟客运站增长40%以上。
携程、百度等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杭州、苏州、东莞等城市排在旅客出发城市前列;济南、阜阳、赣州、周口、合肥、昆明、南宁、上饶等城市排在客流迁入城市前列。
全 文
“巅峰时刻”见证春运之变
拼版照片:上图为2004年1月29日,1700余名外出务工者在成都火车站登上驶往广州、深圳的“打工专列”(新华社记者刘前刚摄);下图为2016年2月1日,搭乘广铁集团务工人员返乡高铁专列的乘客在广州南站站台上车(新华社记者梁旭摄)。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现在的电力机车和动车组列车,伴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春运旅客出行变得越来越高效便捷。年年春运路,岁岁有不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春运的面貌不断发生着新变化,人们春节返乡的脚步正变得更加从容。年年春运路,岁岁亦相同。数以亿计的人口大迁徙背后不变的是中国人永恒的回家情结,是为了他人团圆而默默工作的奉献精神。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新华社记者)1月23日,全国春运迎来“巅峰时刻”:8300万人次匆匆行走在春运旅途上。
记者在北京、福建、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实地采访发现,与往年春运人潮汹涌、拥挤喧嚣的“人在囧途”春运相比,今年的春运亮点频现,正在向快捷、方便、舒适演变。
高铁更快捷 衔接更顺畅
“今年春运客流比去年同期和我们早前的预测相比都有大幅增长,这得益于高铁网络进一步扩大,运力资源进一步释放。”上海铁路局客运处处长朱文忠说。
自2008年我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不少地区实现了高铁“公交化”运营。截至目前,高铁加其他城际快速铁路已构成了4万多公里的铁路快速客运网。
在高铁最密集的长三角地区,京沪、沪宁、沪杭、合蚌、合宁等线路运输十分繁忙,最短4分钟就开出一列动车。
“过去是有票就行,现在旅客宁愿多花一点钱,也要乘速度快、舒适度高的动车或高铁。”福州火车站副站长李友铭说。
随着郑徐高铁、沪昆高铁通车运营,“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有效缓解了春运压力。福建在今年春运首次开行去往西安、昆明的高铁动车。
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巡视员王水平介绍,公路投入营运客车84万辆,日发班次近250万班;水路投入船舶约2万余艘100余万客位;民航日均安排航班1万多班次,全力保障广大旅客出行需求。
一方面加大运力供给调配,另一方面加强运输服务衔接。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密切与民航和铁路部门的工作联动,加强道路运输、城市客运与铁路、民航的运力衔接,畅通旅客春运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1月17日,旅客在北京西站“刷脸进站”。 2016年12月,北京西站在部分通道正式启用自助验证验票系统,旅客持车票和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认之后,可以进站候车。这个系统提高了验证验票效率,助力2017年春运。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科技更方便 服务更贴心
科技正在改变春运。在北京西站北广场,六条自助检票进站口一字排开。记者看到,大量持有蓝色磁介质车票和二代身份证的乘客从这里自助检票,依靠“刷脸”进站,整个过程只需3至5秒。
据了解,北京、上海、广州、郑州、南昌等地部分火车站使用上了“刷脸”进站,既解放了铁路员工,也方便了回家旅客。
广州南站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小璐”服务旅客。“不但可以语音回答旅客有关列车时刻、购票信息、地点指引等问询,而且还可即兴表演机器人歌舞,很受欢迎。”广州南站副站长刘慧说。
“无纸化”出行成为今年春运的新趋势。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不仅实现了线上购票,而且做到扫码进站。“过去旅客大多到站内排队购票,有时甚至要排一个多小时。现在连票也不用取了,只要扫码就能够进站,旅客排队等候的时间压缩到了最少。”该站新闻发言人胡海松说。
目前,全国主要省区市超过2000个汽车客运站支持支付宝买票,而像上海这样的电子票扫码进站服务正在推广中。
“互联网+出行”让旅途变得更加温馨。南昌铁路局福州客运段在部分高铁动车上,推出扫二维码点餐服务,旅客将注明日期、车次、车厢号、座位号和所订快餐品名发送后,餐车服务人员会将所订快餐送到座位。漳州、泉州火车站等候车室首次开通免费WIFI供旅客使用。
交通运输部门的服务还体现在许多细节上:
作为京沪、宁杭和沪汉蓉三大高铁干线的交会点,南京南站是许多旅客的中转换乘站。以往中转旅客下车后要先出站再进站,极不方便。而今,南京南站专门在候车室增设了10余台反向自动验票机,在站台设置中转换乘“绿色通道”,旅客用不了2分钟就可以从站台直接进入候车室……
“巅峰时刻”新观察:东南沿海“逆春运”显现
1月12日,李秀萍一家在北京站广场上合影。今年34岁的李秀萍是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孙咀村的一名留守妇女,丈夫郭胜代常年在北京打工,李秀萍除了照顾年幼的女儿和儿子外,还要负责家里的农活。每年春节,从事餐饮厨师工作的郭胜代都要在北京值班,为了一家人能够在春节期间团圆,李秀萍便带着两个儿女,从村里乘汽车到无为县城,再乘坐火车,辗转1200多公里,最终一家人在北京团聚。李秀萍说:“孩子们已经大半年没见到爸爸了,不管在哪里过年,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就好。”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新华社广州1月23日电(新华社记者吴涛、张展鹏、沈汝发)昔日,一到春运,在东南沿海打工的人们纷纷涌向各大车站码头,列车“人山人海”满载离去;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不远千里来到东南沿海地区,与在这里的亲人团圆欢度春节,出现了明显的“逆春运”现象。
在华南地区最大的高铁枢纽大站——广州南站,依旧人潮汹涌。广州南站副站长刘慧说,2014年,广州南站春运节前发送旅客139万人次,抵达旅客9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数量比抵达旅客数量多50%;今年,高峰期日均发送旅客23万人次,到达旅客20万人次,发送旅客数量比到达旅客数量仅多15%。
在广州一家国企工作的曹文以前都是回家过春节,今年把在北方的父母接到广州来过年。他说:“父母可以看看广州的花市,体会不一样的春节,我也不用抢票抢得那么辛苦。”
“广东是春运潮汐最明显的地方,以前都是‘超员北上,空车南回’,今年趋势变了。”刘慧说。
在南京,春节前到达的旅客除了在外上学的高校学生和一些短途、商务旅客,还有不少来自云贵等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长途探亲旅客,而且这些旅客大都是老人和孩童。
这几年,南京铁路春运节前到达客流量和出发客流量逐年接近持平状态,与早些年明显不同。南京站数据显示,2010年春运节前到达客流量与出发客流量比约为四比六,更早前的2005年这一比例约为三比七。
46岁的福建闽清人黄齐发带着老婆孩子在南京做水产生意多年,他说:“年前生意忙,已经四五年没回老家过年了,都是把父母、姐姐全家接到南京,就在大城市过年。”
在福州火车站,到达客流量正呈现出“迎头赶上”的趋势。福州火车站统计数据显示,从1月13日春运开始到1月20日,累计到达福州的客流量达65.1万多人次,同比增长23.26%。而同期从福州出发的客流量为86.3万人次,同比增长18.15%。
“而且越到后期越明显。福州站1月22日发送旅客11.25万人次,同比增加约7%;到站人数8.6万人次,同比增加超过40%,到达客流正迎头赶上。”福州火车站副站长李友铭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