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

一支隐秘在特区的神秘部队(选载) 作者:罗亚平

1981年,2万名基建工程兵响应号召, 奉命沿京广线南下鹏城,任正非和他的战友们成为第二批南下基建工程兵,也是深圳特区最早一批新移民和特区建设的生力军。

2012年2月, 美国华盛顿国会山国会大厅正进行着一场特别的听证会。一位戴偏光眼镜的美国议员突然向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发难,提出一连串刁钻的问题:

“请问,任正非是不是中共党员?”胡厚崑答:“是的,贵国的企业家不也有加入民主党和共和党党之别嘛?(台下一片唏嘘)......”

这位议员接下来又问:“请问任正非是不是贵国军队的高级军官?”

胡厚崑回答:“没错,美国的老板,年轻的时候不是个个也要服兵役嘛......”(迎来又一片哄笑声)议员耸耸肩,转过身表示没有什么问题了。一向低调,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三缄其口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基建工程兵身世被撩开了面纱。........

为避免触动境外敏感的神经,两个整编师分批次进入特区,一律轻装便服,不携带任何武器。

正是这支“纪律严明、听党指挥、作风优良、敢打硬仗”的铁军入驻,深圳经济特区基础设施建设面貌焕然一新,南海边防前哨“固若金汤”,遏制了建国以来屡治不止的“逃港潮”,恢复了边疆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第一批“拓荒牛”基建工程兵的牺牲奉献也是巨大的,一位老基建工程兵的回忆录,记载下来了当时那种痛苦和悲凉。

31支队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31支队(师),即00319部队(原建字870部队),组建于1975年10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国发(1975)198号文件决定,由空军和二炮抽调两个团改编基建工程兵。31支队除301团在南京就地转业,改编为江苏省第二建筑公司。31支队在支队长王进禄率领下,全部南下深圳。遗憾的是31支队长王进禄因部队8000多名军人复员安置问题沥尽心血,没日没夜, 抵达特区后,一病不起,生命永远留在了深圳。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1)

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任正非的战友

2018年5月20日,基建工程兵驻深圳31支队长王进禄同志雕像在广东惠州博罗县罗浮山基建工程兵纪念园揭幕,据悉:这也是国内深圳基建工程兵个人第一尊雕像,永远耸立在东江之滨。

参加特区经济建设的基建工程兵当年因决策失误,任正非负责的南油电子公司被坑骗了200万元,当时200万元,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据同在南油集团市政公司的战友回忆:亏空还不止这么多。南海集团领导面对巨大的亏损,果断处置,然后将他开除。祸不单行,南油总裁办任职的妻子在任正非被骗风波之后,果断跟丈夫划清了界限,离了婚。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被事业与婚姻“双重放逐”的任正非只好痛苦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年,任正非44岁,一个人带着爸爸妈妈弟弟妹妹9个,住在基建工程兵临时搭建的棚屋里面,上有老下有小,其艰难程度可以想象。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2)

南油集团大楼已不复存在,这里留下了任正非青春的记忆

人到中年不如狗,幼年的困难生活场景在任正非面前一幕幕呈现。“活下去!必须活下去“。

任正非说:“因家里姊妹多,父母薪水微薄,他长到19岁,还不曾穿过一次新衣服,每到新学期,母亲就会为学费发愁,要经常靠向人借钱维持,有时外出好多天还借不到,因为别人也一样困难。”

“一直到14、5岁,我们家都是实行严格的分餐制,控制所有人的食量,保证人人有饭,都能活下去。我的母亲那么辛苦,四处奔波,却从来不多吃一口饭,如果不这样,当年就会有一个弟妹活不到今天。”

深圳复员转业,连遭挫折,生活困顿,人生路窄,面临生死存亡,吃饭都成问题的地步,他别无选择地拿出了自己仅有的3000元转业安置费,集资21000元资金在1987年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这还得益于特区的一个红头文件。背水一战,断臂求生存。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3)

是特区这方沃土,给我杨名立万,重新站立起来的机会!没有深圳,就没有华为!

1995年,全国政协代表团去华为考察调研,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陪同安子文、王相同、王珏等政协领导一起去的,任正非亲自汇报,汇报过程中,任正非谈到:“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至今已经8年了。今年公司销售额40亿人民币......。”

一个政协委员当即发问:“国家给华为投了多少钱?”

任正非回答说“没有。”

政协委员紧跟着又问:“那么省里和市里呢?”

回答仍然是:“没有。”

任正非的回答越发使人觉到好奇,其他的政协委员七嘴八舌,一起问道:”那你们的发展怎么这么快呢?“

任正非坚定地回答说:“就凭的一个红头文件。”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4)

昔日的文件被新规替代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5)

当年的这根“救命稻草”,成为华为集团的起点!

这个红头文件就是1987年2月份深圳经济特区出台的全国第一个《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

文件规定:高科技人员可以以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入股,创办民间科技企业。任正非正是根据这个红头文件的规定,注册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个中年男人开始“逆袭”,倒霉的复员军转人员的辉煌事业从南山重新开启。跟任正非同一个时间段,由基建工程兵00812部队802团转业到南油集团市政公司战友见证了这一切。

曙光乍现的这份红头文件出台一年时间,深圳经济特区共批准兴办民营企业104家,其中正式注册83家,而全国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比深圳出台的这份红头文件,晚了整整16个月。是“逆境”加“磨难”成就了任正非,并成就了世界级通信企业华为集团,如果没有当年自主跨入深圳经济特区的第一步,就不会跨出难以想象的“艰难岁月”的第二步;也更加不可能有愈挫愈勇,不屈不挠战胜“逆境”的第三步,伟大的城市孕育并成长出来伟大的企业。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6)

卖掉裤子,也要把深圳大学建起来,当年的领导闯劲可嘉

2008年的春天,有人在深圳吉田公墓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座雕像,仔细辨认后,被确认是时任深圳特区第二任市委书记梁湘同志的雕像,谁也不知道这尊雕像的作者是谁?什么时候雕刻出来的?雕像归属权属于谁 ?而且谁也不知道梁湘这尊雕像在风风雨雨中站立了多久?三十年时间如白马过隙,弹指一挥间,岁月如烟。

梁湘同志以及他的这门“招亲”故事,会随着公墓角落这尊雕像一样被无情的岁月边缘化,遗忘甚至被彻底遗弃。

但任正非这个基建工程兵群体并没有遗忘,他们也永远不会遗忘!

特区建设的前世今日留下了他们深深的烙印。没有梁湘,怎么可能有来特区的基建工程兵,没有基建工程兵,怎么会有“夸父追日”的“一夜城”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宪拍出了纪录片《梁湘回家》,梁湘的秘书周旭东用当年的50本日记,书写着梁湘的《血路》一书。奋勇向前,我们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智利大诗人聂鲁达写过这样一段诗句:“如果我必须生一千次,我愿意生在这个地方;如果必须死一千次,我也愿意死在这个地方。”

1986年5月底,梁湘离开深圳,告别的演讲真挚而感人,他说:“市长同志请给我一个深圳户口吧,死后,我的骨灰就要安放在梧桐山上,我要面向世界,看到中国的未来……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7)

没有基建工程兵这所大熔炉的培养,也没有华为,这是任正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8)

无怨无悔的青春选择深圳拓荒牛精神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9)

1980年后,图片中的这支基建工程兵队伍悉数开拔深圳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10)

大军南下(油画)

  1. 上文转载自清华大学出版社版《深圳样本》
  2. 微信公众号“极边无人机”

任正非为什么选择东莞(任正非选择了深圳)(11)

今日深圳湾,华为当年起步的地方……

任正非身上的传奇故事有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深圳样本》《华为崛起》一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