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霸王别姬电影的总结豆瓣(霸王别姬影评系列)

人物原型程蝶衣原型

程蝶衣的原型一般认为有两位,民国时期四大名旦中的:梅兰芳、程砚秋。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 ,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北京人,中国京剧男演员,工旦角 。1910年,从荣蝶仙学艺。1914年,,取艺名“艳秋”。1919年,由罗瘿公为其将旗姓“承”改为汉姓“程”,拜梅兰芳为师。

对霸王别姬电影的总结豆瓣(霸王别姬影评系列)(1)

四大名旦肖像

对霸王别姬电影的总结豆瓣(霸王别姬影评系列)(2)

四大名旦扮相

段小楼原型

杨小楼(1878年-1938年),名三元,京剧武生演员,杨派艺术的创始人。杨月楼之子,安徽怀宁人。在当时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成为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

对霸王别姬电影的总结豆瓣(霸王别姬影评系列)(3)

杨小楼肖像

对霸王别姬电影的总结豆瓣(霸王别姬影评系列)(4)

梅兰芳、杨小楼《霸王别姬》

袁四爷原型

袁克文(1889年-1931年),字豹岑,号寒云,河南项城人,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于朝鲜汉城,长兄袁克定。昆曲名家,民国四公子之一。

民国时期,北洋军阀虽已不在,但其军政要员和北洋军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袁克文在当时条件下依然过着阔绰的生活。死后上千妓女为其送行:历史奇观、世所罕见。

剧中两次体现袁四爷对昆曲的研究:

1、和蝶衣初次见面时提到《霸王别姬》是从昆曲《千金记》里脱胎而来;

2、法院审判时提到昆曲《牡丹亭·游园》一折乃国剧文化中之最精粹。

对霸王别姬电影的总结豆瓣(霸王别姬影评系列)(5)

袁克文肖像

小结

人物原型对于创作者而言只是灵感的起源,他们和剧中人物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如果硬要对号入座则显得牵强附会了。

男性为什么唱女性角色?

京剧角色分:生旦净末丑,旦即女性角色,那么为什么要让男性唱女性角色,而不让女性直接唱呢?

这个话题渊源已久,京剧起源于封建社会时期,当时对于女性有着诸多限制,例如:不能登台唱戏、不能和男性同台唱戏等。相反,男性则没有这么多限制,且更适合抛头露面、闯荡社会。人们将男性唱旦角称为:男旦

男旦优势

1、男旦的嗓音条件明显优于坤旦,男性由于生理原因,其假声结实,音色脆亮,中气足,有厚度,因而耐听。而女性的假嗓,往往尖细纤弱,缺乏厚重之感。

2、男旦的扮相,尤其是年轻时并不比坤旦差。男旦中年之后或许会更加丰满,坤旦中年之后则容易发胖。虽然不少坤旦比男旦扮相更漂亮。但是在讲究唱念做打的艺术表演中追求的并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塑造更为完美的角色。而男性因为不具备生理方面的优势,则更会注重通过细节来刻画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3、男旦的武功把子以至打出手的程度更是坤旦难以企及的,尤其饰演刀马旦、武旦,男旦的优势更为明显。相对来说,男旦的艺术生命要比坤旦长的多。

发展现状

京剧传统戏的女性角色是由男性孕育而生的, 它的一切构造是男性创造的。而今, “古典美”, 在向“时尚美”、甚至是“娱乐俗”谄媚, 长此以往, 我们也许还演着传统的戏, 唱着皮黄的腔。但是, 它的文化魂、精气神, 无疑会渐行渐远。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由女性演员扮演京剧旦行的戏剧人物,是被看成社会“进步”的标志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不仅男旦的培养基本绝迹,而且女性演员在演唱上也被要求尽可能发挥女演员的声音特点,因此男旦的演唱方法,几乎完全失传。由女性来扮演京剧里的女性戏剧人物,当然有其便利,然而正由于无须跨越性别鸿沟,表演上困难的程度降低了,人类超越自我的创造价值也就随之下降了;况且,不仅男旦曾经取得的成就有坤旦所不及之处,男旦唱腔特有的魅力,也并不是坤旦所能够完全替代。

专家看法

梅葆玖:京剧“四大名旦”无一不是男旦。京剧的旦角声腔流派也无一不是男演员创立的,直到目前,我们还在沿用这些流派唱腔。梅派青衣杜近芳曾说,她学戏时,“要把自己变成男的,再把男的变成女的”,道理就在于此。但培养男旦很难,男旦付出的艰辛,比女旦要多出10倍。培养男旦,一看他是否有条件,二看他是否愿意为之奉献终生。

蔡正仁: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应该给男旦正名了。评判男旦的优劣是艺术问题而非政治和道德问题。至今,男旦在观众中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必有其道理。现在,全国各戏校的京剧班可以一窝蜂地培养女花脸、女老生,男旦为什么就不能培养?男的唱旦角并非封建残余,不让男的唱旦角,这才是封建残余。

男旦本身便是:看男人如何演女人。

从这一点看,关师傅对小豆子的加入应该很高兴,当时科班里除了小豆子以外似乎再无其他男旦,男旦的稀缺性可见一斑,假设少了男旦,很多经典剧目则无法演绎,例如:《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京剧发展

剧中曾有一次众人一起讨论京剧的场景:

程蝶衣:大家让我说几句,那我就说几句,说不好。现代戏有意思,可现代戏的服装有点怪,不如行头好看。(小四低着头坐着)这布景也也太实了。京戏讲究的是个情境,唱,念,做,打,都在这个情境里面,(举着现代戏的照片)穿这一身往布景跟前一站,玩意再好也不对了。我就怕,这么一弄,就不是京戏了……京戏是什么?就是八个字,“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得好看,美!

小四: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古时候的英雄美人上了台,就是京戏,现在劳动人民上了台就不是京戏了?

段小楼:一提论理的事儿,我头就大,依我看,只要是唱这西皮二黄,它就是京戏。是不是?

那坤:自打把这戏院交给咱国家,咱就都是新人了,程同志,这不对,这现代戏它是个新事,咱们应当拥护,应当支持啊!

剧中四个人各自站在不同角度看同一个问题:蝶衣谈了自己对京戏的看法;小四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是瞎起哄;小楼可以理解为妥协,也可以理解为无所谓,因为京戏本身只是他谋生的工具;那坤,作为戏院老板对京戏本身并不关心,更多的关注点在于自身利益。

对霸王别姬电影的总结豆瓣(霸王别姬影评系列)(6)

郭宝昌老师在《京剧现代化,需要“革命派”》里提到:

“我认为在二百三十多年的京剧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个高峰:第一个是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同光十三绝”,第二个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五十位大师创造的流派鼎盛期,第三个是我要说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独霸艺坛的革命样板戏时期。”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梅兰芳在天津接受采访主张京剧改革要“移步不换形”。针对“移步不换形”,当时戏剧界有一场批判。为了这个观点就要批判梅兰芳,当然不对;但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梅兰芳的话也有片面性啊!移步当然可以换形,样板戏就换了形了。

关于:现代戏算不算京剧?该如何看待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由来已久,按照郭宝昌老师的理解:现代戏属于京剧,并且存在一些创新空间,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

改革开放后,港澳台明星随之进入大陆,对于京剧事业产生了强烈冲击,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享受不再拘泥于戏剧,而逐步转向于:电影、电视剧、歌曲……

京剧虽然在文艺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现在喜欢听戏的人越来少,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曾在纪录片《京剧·八答苍》中提到:“国内没有任何一个京剧团能自己养活自己”,大部分都是靠国家补贴存活。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国家对于京剧虽有一些扶持政策但却难挽京剧颓势,京剧自身也在改革道路上做出过一些探索,例如: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将京剧改编成京剧音乐。虽然刮起一阵旋风,但终究难以挽回颓势。

对霸王别姬电影的总结豆瓣(霸王别姬影评系列)(7)

李玉刚《新贵妃醉酒》

对霸王别姬电影的总结豆瓣(霸王别姬影评系列)(8)

程蝶衣《贵妃醉酒》

对霸王别姬电影的总结豆瓣(霸王别姬影评系列)(9)

梅兰芳《贵妃醉酒》

不论京剧未来何去何从,《霸王别姬》始终都是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巨作,同时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部获金棕榈大奖的电影。

电影涉及时代背景

北洋政府时代

国民政府时代

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败逃台湾

新中国成立

公私合营

文化大革命

小结:涉及时代背景之繁杂,完全可以称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剧中剧、戏中戏

《霸王别姬》、《贵妃醉酒》、《黛玉焚稿》、《晴雯撕扇》……

倘若想要真正看懂《霸王别姬》,必须要了解这些:剧中剧、戏中戏,将这些:剧中剧、戏中戏了解完之后再看《霸王别姬》影片,二者相互对应,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影片想要表达的含义。

注:《霸王别姬》影评系列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包括不限于百度百科、影片等,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将立即删除,谢谢!

相关链接: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1):爱逃跑的小癞子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2):真假霸王段小楼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3):蝶衣难懂之谜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4):蝶衣成长之谜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5):小四蜕变之谜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6):程蝶衣VS林黛玉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7):程蝶衣VS林黛玉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8):程蝶衣VS韦小宝

《霸王别姬》影评系列(9):程蝶衣VS梅兰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