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十六 冉求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论语别裁十六 冉求比及三年可使足民(1)

冉求,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新言“先进”之二十七,萝卜/摄影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求,冉求,孔子弟子。

在一次,孔子与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座谈”中,孔子鼓励他们要表明自己的志向与能力。子路就先说了,说他自己有能力管理好“千乘之国”,按照有些历史资料的分析,一乘车是需要八百户人家来养的国家战车或“公车”,那千乘之国,至少是,一千乘以八百,那就是这个国家至少有八十万户人,如果每户按照四口人算,就是三百二十万人。在两千多年前,一个国家有三百多万人,那肯定在当时也属于“泱泱大国”了。

子路说自己能管理大国,而冉求就谦虚谨慎很多……

孔子问冉求,冉求你的志向和能力又如何呢?

冉求说,我管理不了那么大的国家,如果有个方圆六七十里的地域,或者更小点,有五六十里的就行,我估计我能管理。如果通过我三年的经营,可以使当地人民丰衣足食。但是如果要能使当地老百姓懂礼乐,识礼仪懂规矩——冉求谦虚地说,那估计是君子才能完成,而他还不能。

其实,也许并不完全是冉求谦虚,因为君子之道的水准很高,达到很难。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曾经评价郑国的大夫公孙侨就有君子之道的四种作为——“子谓子产(公孙侨)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自己行事能够严谨谦虚、实事求是,对待领导能够尊重其事,管理老百姓,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并能够引导老百姓互相帮助,利益众生。

笔者按,孔子的两个弟子,冉求之谦逊,与子路之锋芒毕露,在本章句以及描述子路的上一章句里对比起来鲜明成趣,也看出来冉求与子路两人的个性大不同!

萝卜/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