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成功背后的故事(一个被父亲差点)

郎朗是家喻户晓的世界级钢琴大师,在人民大会堂、白宫和维也纳音乐厅均举行过个人专场独奏会。个人声誉也斐然出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从联合国秘书长的手中接受过“联合国和平使者”的荣誉。前不久,个人感情也修得正果,“宣布婚讯”还成了网络热议的焦点。人们对于他的另一半更是好奇有加,纷纷惦记着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会成为他的妻子?

郎朗成功背后的故事(一个被父亲差点)(1)

当新娘Gina Alice的资料公布之后,众人留下的唯有满脸的惊羡。这个年轻的德韩混血美女,今年24岁,毕业于德国百年音乐名校——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她从4岁就开始学习钢琴,8岁就已经可以在公共场合进行钢琴独奏,11岁参加“慕尼黑钢琴比赛”并获奖,12岁登台表演……看着她的履历,无疑是一位“颜值与才能”并重的女神级人物。

郎朗成功背后的故事(一个被父亲差点)(2)

当我们羡慕37岁的郎朗事业有成,称赞其爱情美满时,莫要忘记古语有云“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他曾经差点成为一个被父亲“逼疯”的天才。

他的父亲从小就有一个音乐梦,但是一直没有实现。后来,有了儿子郎朗之后,像很多家长一样,自己曾经未能完成的心愿,如今全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为此,在音乐上,父亲从来都是专制和残酷的。

郎朗成功背后的故事(一个被父亲差点)(3)

郎朗10岁,父亲为了让他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条件,干脆辞掉工作,带着他一起到北京求学,全家经济来源只能靠母亲微薄的工资支撑。背水一战让他在北京练琴的日子格外艰苦,这可以从父亲当时向他提出的要求便能窥见一斑:要练就要像活不到明天那样去练!

然而,世事无常,即便拼尽全力,第一次还是铩羽而归。为此,父亲对于练琴的要求又上了一个台阶,严格控制着他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但凡稍晚回来,就会被骂的狗血淋头,父子关系矛盾最紧张的时候,父亲甚至逼着他在“跳楼和吃毒药”之间做抉择。(毒药其实是父亲为了恐吓儿子用普通医用抗生素假扮的。)

郎朗成功背后的故事(一个被父亲差点)(4)

正是在父亲这种高压逼迫之下,郎朗成功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当他回望过去这段成长经历,对于父亲,更多的竟然是感谢。天赋并不意味可以不用努力,兴趣也是苦练才能培养出来。直到今日,郎朗还是会说:“爸爸,谢谢你,逼我练琴!”

与他有相同经历的还有“音乐天才”周杰伦,小时候,别的小伙伴在外边玩,他每天都在母亲严苛的逼迫下,雷打不动的天天练琴,母亲甚至会拿着藤条站在背后。然而,后来每逢参加节目,提到母亲时,周杰伦都会感谢她,正是那根藤条赋予了他如今的成功。

郎朗成功背后的故事(一个被父亲差点)(5)

更意外的是,当被问及培养孩子的问题时,他表示“也会像当年妈妈‘逼’自己一样,严格要求孩子。”这一切其实只是为了防止一种情况的发生:杨颖曾经在一个综艺节目,看到刘宪华也能把小提琴拉的悠扬动听,说了一句话:“为什么当初没有人逼我!”

郎朗成功背后的故事(一个被父亲差点)(6)

被家长逼过的孩子都在感谢,被放过的孩子都在可惜。没错,世界上确实有天才,但是,从来没有不勤奋不努力的天才,即便是杨振宁、莫言这样的人物,在央视节目《开讲了》中也说出“一个人想要成功,光有天赋远远不够,还要有持久的努力、自律的精神和踏实的勤奋。”

对于家长而言,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影子,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身上。家长深切的知道“世界上最难走的路,就是改变命远的路”,因此,孩子成长的历程中,身为家长有时确实应该“逼一逼”,但是,更要相信孩子,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