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

历史上的10月9日

主要事件:

1:1874年10月9日——万国邮政联盟成立

2:1985年10月9日——河西走廊出土两万多枚汉简

3:1986年10月9日——前苏联科学家揭开龙卷风的奥秘

4:1993年10月9日——火焰山腹地发现千年干尸

5:2002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出版发行

1874年10月9日——万国邮政联盟成立

万国邮政联盟简称“万国邮联”。1874年10月9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行第一次国际邮政代表大会,会上签订了一项邮政公约即《伯尔尼公约》,并决定成立邮政总联盟。1878年5月,邮政总联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对《伯尔尼公约》进行了修改,修改后改名为《万国邮政公约》,并将组织名称定为“万国邮政联盟”。1948年7月,万国邮联正式成为联合国关于国际邮政事务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的伯尔尼。

万国邮联的宗旨是: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促进发展国际邮政业务合作,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各种邮政技术援助活动。

万国邮联的主要机构有:代表大会、执行理事会、咨询理事会和国际局。代表大会是邮联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每5年举行一次全会。主要任务是修订邮联各项法规,审批工作计划和预算,选举执行理事会和邮政研究咨询理事会的理事国,选举国际局正、副局长等。执行理事会是大会休会期间的常设机构,每年举行一次年会,以便协调并监督邮联的全部活动,邮政研究咨询理事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有关邮政技术、经营管理、经济和技术合作方面的课题。国际局是邮联的办事机构,由总局领导并接受瑞士政府的监督。

1972年4月13日,万国邮联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万国邮联中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5月8日,我国政府通知万国邮联,决定参加万国邮联的一切活动。从80年代初起,我国成为万国邮联执行理事会和邮政研究咨询理事会的理事国。

为了更广泛地宣传邮政在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各国人民友好联系中的纽带作用,介绍万国邮联的发展史和成就,1969年万国邮联第16届代表大会一致决定把万国邮联成立的日子10月9日定为世界邮政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70年起,在每年的世界邮政日组织各种纪念、宣传活动。

世界邮政日确定以后,每年都有一个世界性的宣传主题,进入80年代后的主题有:“邮政没有边界”、“合作与发展促进万国邮联的工作”、“邮政——世界上最广泛的通信网”、“什么也代替不了邮政”、“邮政把世界的信息送到你门前”、“邮政是和平的使者”、“邮政向距离挑战”、“邮政永远存在,遍布各地”、“邮政,你的全球性合作伙伴”、“邮政,你的最佳选择”等。

世界邮政日——1969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6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上,议决把每年的10月9日定为万国邮政联盟日,以纪念万国邮政联盟(UPU, Universal Postal Union)的创立。1984年,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19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通过决议,将万国邮政联盟日更名为世界邮政日。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1)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2)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3)

1985年10月9日——河西走廊出土两万多枚汉简

1985年10月9日,河西走廊出土两万多枚汉简。

我国河西走廊一带新出土汉简两万三千余枚,约有四十五万多字。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目前初步结束了对这批汉简的清理工作。

河西走廊一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西汉时期,这里的军事、政治活动很多,留有大量汉简。东汉后期,这里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停止,大量汉简被埋没在茫茫的大漠之中。三十年代初,这里首批出土汉简一万余枚,轰动世界。尔后,国内外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简学。

近年来,从河西走廊西端、额济纳河流域(古称居延)、敦煌西部马圈湾、敦煌酥油土、玉门花海等地出土了大批汉简。这里干燥少雨,人烟稀少,所以两千多年前遗留的汉简至今依然完好,字迹清晰。这批汉简真实地记录了从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的军事、政治、经济、民族及社会生活状况。

这批汉简的形状有简(札)、两行、牍、检、符、觚、签、册等,经初步清理,较完整的簿册有七十余卷,有原始纪年的简达一千三百多枚。其中《甘露二年御史书》、《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责寇恩事簿册》、《塞上蓬(烽)火品约》和《王杖诏令册》等保存完好。

这批汉简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起到了“以简证史”的作用,并补充了史书记载之不足。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4)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5)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6)

1986年10月9日——前苏联科学家揭开龙卷风的奥秘

1986年10月9日,前苏联科学家揭开龙卷风的奥秘。

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成功地揭示了龙卷风的秘密,龙卷风的破坏规模可与核爆炸相比。他们提出的关于龙卷风内引力——热过程的理论不仅揭示了这一大气特殊现象的性质,还可成为解决动力问题的关键。

新理论的作者、技术学博士维克托·库申查明,龙卷风不是如以前人们认为那样的“尘埃魔王”,它的漏斗状漩涡是呈螺旋状的雨。漩涡内部的旋转达到超声速。据科学家计算,当漩涡直径为两百米时,龙卷风中漩流功率达到三万兆瓦,这相当于十座巨大电站的功率。

出现龙卷风之前先形成气旋,气旋是冷的和热的大气锋相撞时产生的。如果气旋在途中遇到积有许多雨的雷电云、河流和湖泊时,水即被气旋收走,变成神速的漩流。根据物理学定律可知,这样形成的龙卷风漏斗形漩涡会上升到寒冷的大气上层。水在这里很快结冰,从而释放出能量。苏联科学家的新观点促使人们考虑获得崭新的动力的可能性。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7)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8)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9)

1993年10月9日——火焰山腹地发现千年干尸

1993年10月9日,在新疆著名的火焰山腹地,考古工作者发掘出10余具2000多年前的古干尸,他们全都身着毛皮衣服、鞋子和新奇的毛毡高帽。这批墓葬文物丰富而珍贵,出土了一批在新疆尚属首次发现的珍贵文物。最早的竖琴、完整葡萄藤、泥制吹风管和刻有各类动物图案的木筒成为最大的亮点

在位于乌鲁木齐东约300公里的鄯善县,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不久前又对吐峪沟两侧战国时期的26座墓葬作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木、铜、石器随葬品,这批墓葬是已发掘的苏贝希古墓群中保存最好的,出土文物丰富而珍贵。

主持这次发掘的考古专家认为,这些墓所葬的人是西汉以前居住于吐鲁番盆地的古代车师国人,车师是秦汉时期西域16国之一。这批墓葬是已发掘的苏贝希古墓群中保存最好的,出土文物丰富而珍贵,对研究车师历史文化和西域当时的服饰、医药、农牧生产等,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10)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11)

2002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出版发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司法部2002年10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首发式。李鹏出席并讲话指出,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事、刑事、经济、行政和诉讼等方面的基本法律为核心,以各种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规章为内容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李鹏首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的正式出版发行表示祝贺。他说,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以及广大法律工作者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

李鹏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已经载入宪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截至2002年8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通过法律301件,法律解释7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22件,共430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纂、司法部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是一部编纂规模大、法律规范文件形式完整、汇集内容全面、编辑方式科学新颖的大型法律法规汇编。法典囊括了我国全部现有的法律规范的文件形式,即法律(含法律解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涵盖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方面;同时也收录了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这部法典按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分卷汇编,已编纂120卷,现已出版83卷。法典采取可追加增补的活页式,新制定、修改的法律规范文件可以及时不断地增补进去。编辑和出版单位将每年追加服务一次,长期延续编纂下去。

这部法典的编纂、出版,是向党的十六大献上的一份厚礼,反映了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整内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也体现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法律法规公开化的承诺。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9日)(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