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的真实现状(京城第一家24小时书店经历了什么)

京城第一家24小时书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的三联韬奋书店总店,在经历了698天漫长的暂停营业后,将于12月30日上午9点,以全新的面貌开业迎客。

今天下午,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赶到书店现场,看到书店已重新装修一新,局部仍在施工,书店员工们忙着将书从箱子里摆上书架,书店上上下下都在为书店重张做最后冲刺。

实体书店的真实现状(京城第一家24小时书店经历了什么)(1)

2014年4月8日,三联韬奋书店总店开启了24小时试运营,成为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引发了全民关注和京城24小时书店热潮。

李克强总理在给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的信中鼓励道:

“获知你们于近日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这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喻示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

2018年1月31日书店宣布暂停营业时,包括书店经理郝大超在内的许多人都没想到,再次见到书店营业需要等待近两年。

期间有读者催促:两年时间楼都能盖完了!“没想到让大家等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大家都希望能早一天开业就早一天。”郝大超感慨,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难度越来越大,面临各种管道的改造、切割和腾挪。记者此前曾了解到,书店边尝试、边施工、边修改,装修方案更是经历多次变动。

实体书店的真实现状(京城第一家24小时书店经历了什么)(2)

目前书店还不是24小时营业,书店方面透露,会在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重新开启24小时营业模式。“目前不实行24小时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些时间过渡和准备,不是因为经营压力,将来也不会因为收支问题而停止24小时模式。”郝大超在专访时告诉记者,24小时营业与普通营业模式相比,每年会多出180万元左右的支出,每天晚上需要卖出1.7万元的图书,才可以达到收支平衡。根据此前的营业状况,预计重新开业后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实体书店的真实现状(京城第一家24小时书店经历了什么)(3)

郝大超说,书店所在的这座“三联大楼”建于1996年。此前地下一层和一层是三联书店、三联图书馆,二层是雕刻时光咖啡厅,其他楼层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的编辑部门和其他部门。十几年后,大楼面临种种现实问题:取暖和制冷全靠地下二层的机房,机房的动力来自油罐,这是北京市明令禁止再使用的设备,故整个大楼需要暂停营业,改造装修,消除隐患。书店的装修改造是整个大楼改造的一部分。

三联书店美术馆店停业的两年中,另一家24小时书店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倒是风风火火开起来,并至今运营状况良好,平销比(每平米销售码洋比)在全国的书店中名列前茅。记者从书店处了解到,“三里屯店肯定盈利”,朝阳区也为书店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在租金等方面予以减免。三里屯店的成功也为此次总店改造提供了经验。

书店不一定需要咖啡厅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前书店二楼是咖啡厅,如今二楼全部改造成书店。

全新装修的书店并没有留出咖啡厅的位置,一层设置了16个靠窗座位,二层景观窗口沿线的木地板采用靠垫的方式供读者阅读和休息。地下有饮品自动售卖机,考虑到读者喝咖啡的需求,书店还摆设了一台自动售卖咖啡机,读者可自取咖啡。

“现在咖啡厅想盈利也很困难,不要以为书店里做咖啡厅,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挣钱。”郝大超说,三联书店早在1996年就开始尝试在书店里开咖啡厅了,不少文化名人都曾在那个咖啡厅里聊天、创作。

为什么这么多书店都开咖啡厅呢?一方面书店会给咖啡厅引流,另一方面不需要单独开辟出场地。三联书店的考虑是希望将更多品类的图书呈现出来:“许多六零后、七零后更怀念小时候那种书店,把书店当家的那种感觉。”

实体书店的真实现状(京城第一家24小时书店经历了什么)(4)

记者了解到,升级后的书店新增营业面积400余平方米,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陈列图书近10万种、逾30万册。

在动线设计上,黑色大理石通道形成的硬动线与书柜书台形成的软动线相结合,提升了读者的购书体验;

在书架设计与摆放上,高架、矮架、书台的组合安排紧凑,节省空间,满足了不同的陈列需求;

在图书分类陈列上,书店囊括了22个一级分类、200个二级分类以及若干个三级分类,陈列整齐、饱满、有序,分类衔接力求为读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板块布局与功能定位上,各楼层分区定位清晰、功能齐全,能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

此外,书店还专门开辟了两处用于举办文化活动的空间,设置了”数字阅读”专区、“创意产品“专区、三联书店“店史陈列馆”等。

开业之后将一如既往地举办阅读分享、讲座沙龙、学术交流和小型展览、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和文化交流场所。

三联书店致读者的公开信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三联韬奋书店总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择定2019年12月30日重张开业。

1996年11月5日,在韬奋先生诞辰纪念之际,三联书店秉承其“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店训,力求继承发扬三联传统,创办了“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致力打造“融汇多元文化的新型书店”:引入“图书卖场”概念,分类格局和读者导引路线都精心设计,并包含音像制品、咖啡厅、网吧、文化讲座与活动等等多样元素,获得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进入21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电商和电子书方兴未艾,三联书店以中国出版集团改制为契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三联韬奋图书中心重新注册定名为“三联韬奋书店”;在2014年“世界读书日”,创新求变,推动书店的转型升级,开启24小时“全天候”运营模式,在社会各界产生较大影响,更获得广大读者的欢迎。

2018年初,为满足读者对高品质文化环境和阅读品质的需求,三联书店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启动三联韬奋书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对于书店的改造提升,三联一直抱着求实严谨的态度。工程实施过程中,很多读者持续关注施工进展,并通过不同渠道提出了很多中肯建议。各方的关爱与帮助,我们在此深表谢意。

来源:北京日报公众号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梦溪文并摄


监制:王祎

编辑:姜晶晶

流程编辑:王宏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