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以上原生家庭的罪状(豆瓣8.7热锅上的家庭)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头有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们都说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可实际上一个健康的家庭确实是最温暖的地方,但是假如一个家庭生了病,那也有可能变成一个伤害家庭成员的地方,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千万家庭血的教训!
读完这本《热锅上的家庭》,我沉思良久,这里面的很多场景大多数的家庭都经历过,只不过各家的情况不同,程度不同而已!
这本书的作者是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两位都是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师,卡尔.惠特克更是家庭治疗理论的创立者与持续实践者,并被称为“疯狂”的心理治疗师;纳皮尔是惠特克的学生,跟随着老师做家庭治疗实践,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家庭治疗师。
这本书出版于40年前,今天读来仍然非常有价值,因为国内的心理治疗行业的发展非常缓慢,而家庭治疗的理念就更加没有普及!
这本书没有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而是采用了诙谐的语言介绍了一个家庭的治疗过程,读者跟随着作者的讲述一起经历了这个家庭从争吵、和解到最后走向幸福的过程!
本书开始是因为16岁的女儿克劳迪娅,经常离家出走,夜不归宿,甚至企图自杀。开始,克劳迪娅在儿童精神医师那里接受治疗,但没有收效甚微,后来经引荐,找到了卡尔.惠特克。
卡尔.惠特克从家庭结构入手,针对每个成员进行分析,发现最重要的问题发生在夫妻两人身上,孩子成了夫妻关系的替罪羊!
让我来带领大家看看两位经验丰富的家庭治疗师是怎么样引领这个家庭走上幸福之路的!
一、叛逆的女儿16岁的克劳迪娅,经常与母亲发生冲突,冲突完之后经常离家出走,夜不归宿,甚至有自杀的倾向。表面上是女儿的青春期叛逆,因此为了请了儿童精神医师,但是儿童精神医师的治疗反而给了克劳迪娅更多的压力,是因为普通的心理治疗是针对个体的,而个体是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的,因此,两位经验丰富的家庭治疗师被引进到这个家庭之中!
女儿说,妈妈对她百般挑剔。她的房间、她的朋友、她的作业……卡罗琳(母亲)都要管。她受不了,只能离开家。妈妈则认为,女儿不听话、不尊重她,总是违背她。
在前几次的治疗中,母女俩就这些问题,相互控诉。直到有一次,她们在家里发生剧烈冲突。
一天,卡罗琳在准备晚餐,因为被繁冗的家务劳累了一天,而家里的其他成员,却能做自己爱做的事。她大声喊人来帮忙摆餐具。其他人都没听到,只有克劳迪娅来了。
当克劳迪娅摆完餐具要走开时,卡罗琳生气地问她,是否只打算做这些。克劳迪娅愤怒地回她:“去你妈的,要做你自己做!”
气急之下,卡罗琳打了克劳迪娅一巴掌。接着两人大打出手。
在治疗中,她们叙述了这一冲突的整个过程。母女俩依然针锋相对,互不退让。卡罗琳坚定地要求克劳迪娅改变态度。克劳迪娅迫于母亲不同往常的坚持,终于放弃抗争。准备再度离家出走,当她走到门边,打算开门走掉。可是门事先被奥古斯都锁上了。这一无意之举,换来了母女关系软化的转机。
这次冲突,是母女俩不满积累的总爆发。在治疗师的引导下,一方面,卡罗琳意识到摆餐具这件事,是她把自己对大家的不满全都转嫁给了克劳迪娅。
另一方面,卡罗琳意识到爱控制、爱挑剔的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在母女关系上,她开始明确自己的位置。她的身份是妈妈,和女儿的沟通,不该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接着卡罗琳开口向女儿道歉说,不应该发那么大的脾气。紧张的气氛渐渐缓和。自此,表面上母亲和女儿的关系变得好转,家庭关系表面上也逐渐好转!
二、尴尬的三角关系但事实上克劳迪娅与卡罗琳的冲突的根本在于,大卫、卡罗琳和女儿克劳迪娅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大卫和卡罗琳的关系日渐疏远,而大卫与克劳迪娅就显得很亲密,然后因为大卫的过度冷静理性,导致有时候又会站到卡罗琳身边,克劳迪娅就与母亲爆发冲突,最终导致了家庭功能的严重失调!
所以表面上的母女关系好转,只是短暂的,夫妻关系根本问题不解决,迟早还会爆发冲突!
三、桀骜不驯的儿子果然,好景不长,家庭又爆发了一次冲突,这一次是11岁的儿子丹和跟爸爸大卫又冲突起来了,丹变得非常自大,感觉可以挑战父亲大卫的权威了,但是大卫并没有做出反应!这个时候卡尔.惠特克表演了一把“疯狂”治疗师的角色,他跟丹扭打在了一起,将丹压在地上,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在大卫没有实施父亲的威严时,他充当了丹父亲这一角色,让丹意识自己还远远地没有达到能与父亲抗衡的程度,必须好好扮演儿子这一角色!
经此一役,丹与父亲的关系亲密起来,丹也从父母关系的替罪羊中走出。
四、终级问题出现——夫妻关系其实家庭关系恶化的终极问题是夫妻关系,大卫是个律师,工作很忙,而且性格很冷静,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不关于表达爱。而卡罗琳是个全职主妇,由于其从小受其母亲的影响较大,只知道服从母亲,从来不会反抗母亲的安排,而且由于卡罗琳的父母关系非常不好,也导致了她无意识地受其影响!
治疗师从卡罗琳自身出发,告诉她其实她并不孤单,至少她还有她自己!鼓励她找回失去的自己,将重心从大卫身上转移到外界,追求自己的爱好,积极与外界联系!而大卫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不再封闭自己内心的情绪感受,学会表达爱,开始享受感性的乐趣。
当夫妻关系变得亲密,家庭中的三角关系也就不再存在,父亲像父亲,母亲像母亲,儿子像儿子,女儿像女儿,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因为大多数人,包括心理治疗师在内,都是抱着一个美式的婚姻梦想而结的婚,以为婚姻能使我们得到呵护、照顾、关爱和理解,甚至得到一些在原生家庭里都没有获得的甜蜜和希望。因为婚姻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自尊,使生活更容易、更安全。在婚姻刚开始时的确如此,夫妻可以形成一个关系紧密、互相依赖的统一体,以各种方式互相扶持,例如劝告、同情、抚慰、教导等,好像彼此都有很多可以给予对方。 但好景不长,从这些心理治疗案例中看,最初的热烈需要会被错综复杂的因素所冷却……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夫妻双方在这种依赖的关系中,会为逐渐失去自我认同而感到恐惧,一如他们像以前一样在原生家庭的成长中失去的一样。婚姻开始变成陷阱——一个原生家庭的复制品。于是夫妻开始互相疏远,不再信任对方。他们的不信任是对的。谁能放心信任那个与你挣扎在双方支配权边缘的另一半呢? 此时如果夫妻双方都能保留一些自己的空间,并且忍受短时间的孤独,问题也许就能解决了,他们可以克服依赖感,对婚姻也不会造成多大威胁。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常会寻找一个替代品来取代依赖感。
这段话就道出了夫妻相处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出轨、孩子叛逆、争吵、离婚等!
书中的情节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我们大多数的家庭可能并没有到书中这个家庭遇到的问题这么复杂,但是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相似的问题,记住以下原则
一:要明白夫妻双方先是独立的个体,在组成家庭之后,仍然是独立的,千万不要过度地依赖对方!
二、当感觉到夫妻之间出了问题之后,先从夫妻之间找问题,不要向外寻求,因为替代品不会长久,最终解决还是需要夫妻共同努力
三、千万不要把孩子作为替罪羊,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复杂的,如果再作为夫妻关系的替罪羊,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只有自己亲自阅读,然后思考才能明白自己家庭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通往幸福生活的路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