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兜村高甲戏发祥地(高甲戏窝又一春)
岑兜村高甲戏传承班的孩子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摄
东南网9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文/图)“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8月末的一个晚上,南安石井镇岑兜村,一出高甲戏《海上视师》在这里上演。如果不仔细辨认,你很难想象,近千人的围观喝彩是送给台上一群最大16岁、最小才8岁的孩子的。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娃娃戏团,他们用了三年时间,给这个被称为高甲戏窝的村子,重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几年前开办这个传承班时,我担心没人来,招不满。没想到,第一期就来了50多个孩子。”村支书洪安平回忆道,“从前的岑兜村有‘十家九戏’之说,到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高甲戏班还有近30个。这些戏班常年在外演出,远的到东南亚巡演,一出门就是一两年。”
岑兜村被称为戏窝,是高甲戏的发源地。当地敬重的“戏祖公”洪埔,在数百年前行走于闽南、赣州一带,因为学戏很苦,到过很多地方都没能找到愿意传承的后人,直到来到岑兜村。洪埔看到岑兜村人热爱戏曲,便留下来传道授业。他将毕生所学,结合闽南地区的语言和风俗特点,创造了高甲戏,并教导出了无数高甲名伶。
拜师仪式上,孩子们和老艺人们用沾酒仪式祈福,手指触碰喉代表喉清韵雅。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摄
“一听说要演戏,就提前三天去占位子。”村里的老人都记得当年的盛况,“有喜欢的角儿来唱戏,大家争着端上好吃的,更有甚者会在里头藏着金戒指金手镯送上。四五个小时的戏,没有一人中途走掉,全场喝彩连连。”
如今的岑兜,只剩下唯一的戏班,虽然一年还能演近200场戏,但观众大都是老人了。曾经名角一个跟头从后场翻上舞台,然后连续几个空翻开场的武戏,已经很少见到。年老演员唱的文戏,只有听着高甲戏长大的老一辈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
没有了传承的新鲜血液,戏窝将不复存在。2015年7月,岑兜村联合岑兜小学,办起一个高甲戏兴趣班,开班招收了50多名学生,希望以此让高甲戏向年轻一代传承。同时在岑兜小学,每个班级每周都安排一节高甲戏普及课。
三年时光飞逝,兴趣班的孩子经过细心培养,初步具备了唱念做打的表演基础。
“一鞠躬,感谢师父日后的辛勤教导;再鞠躬,勤奋努力,步步登高;三鞠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明天……”在《海上视师》汇演的当晚,这群小学员与教导他们的戏曲老师,依照340年前的仪式重现高甲戏拜师礼。
戏台上摆放着三牲、鲜果、清茶、生葱、芹菜、桂圆、碗糕、腊肉等供品,台上正中挂着一幅“戏祖公”洪埔大相片。敬师祖、签订契约、拜师行礼、戒尺训徒、敬茶、还礼……各步骤井然有序,整个过程庄重朴实、古韵十足。
“高甲戏的传承不仅仅是学戏唱戏,我们希望通过对戏曲历史的梳理和发掘,找到村子发展的文化根基。”村支书洪安平告诉记者,“村里已经开始组织编写《高甲戏史话》,并挨家挨户收集高甲戏演出用品,将来戏窝子将成为一座活的高甲戏博物馆。”
一位老艺人正在晾晒戏服,边上的孩子在高甲戏3D画前跑过,岑兜村里关于戏曲的元素越来越多了。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摄
村民珍藏的一本民国时期的高甲戏宣传招贴,让孩子们十分着迷。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摄
汇报演出时,孩子们一招一式赢得观众喝彩。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