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会出现哪方面的问题(财务人热议的业财融合)
写在开头,文末有福利哦~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砥砺前行。在变革时代里,企业需要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响应客户需求,挖掘潜在需要,这对传统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时代下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更多接触业务层面,深入了解并支持业务过程和决策,并对业务的绩效评估提供依据,让财务在资源、信息和管控三方面的效用最大化,迫切需要实现“业财融合”。
什么是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是财务与业务的双向融合。有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以为业财融合就是财务要靠近业务,要单方面主动与业务融合,这实际上是对财务的苛求。业财融合不是单向的,它是双向的融合,财务要靠近业务,业务也要靠近财务。
业务负责人应是半个财务专家。一是在财务知识掌握上,不求精细,泛泛理解即可;二是侧重于理解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无需纠结于具体会计处理;三是对会计知识懂得解码,无需会编码。
财务也必须懂业务。
第一,财务如果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服务。财务人员需要转型,实现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第二,财务必须要有渴望进步,渴望成长的自我动力。财务工作时刻处在变化中,这需要财务人员不断学习、适应和调整。
第三,没有项目经营管理经验的财务人员就不可能成长为CFO。项目周期体现了公司业务运作的全过程。参加项目管理,能培养财务人员的全局视野。
第四,称职的CFO应该随时可以接替CEO,即CFO应该具备CEO的素质。
为什么要业财融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和风险。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外部的不确定性,需要公司作出更为敏捷和快速的应对,传统的事后核算型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求,需要将财务管理向业务前端前移,在业务决策时提供财务分析和风险提示,做好财务规划,降低风险。
价值创造即企业的业务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通常以货币的形式表现为利润的增加。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既要考虑业务活动能取得的收益,还要考虑相关的成本和可能的风险损失。通过业财融合提前介入和充分沟通,用数据的形式体现整个价值创造过程和结果,有助于决策的科学性,也为后期的业务开展提供控制依据和标准。
如何实现业财融合
1、财务人员价值提升
会计核算是财务人员创造价值的基础,确保会计信息的高质量是财务人员的首要目标。决策支持使得财务人员起到了一个企业参谋长的作用。然而财务人员不能闭门造车,在诸如会计准则、国家税务政策里面困住,而应该将专业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
如果财务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华为财务人员的谆谆告诫一样,财务人员一定要快速地融入业务,才能更大地提升财务人员的价值。
2、财务组织结构优化
企业规模越大,分工越细,财务会计人员往往只能专注一小段工作,很难窥探会计工作全貌。不仅对财务人员自身职业发展不利,而且对企业的发展不利。
财务组织内部可以制定岗位轮换相关制度,发挥不同财务人员的优势,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再进行变动,合适的财务人员可能会在另一些方面发现新的优势。
与此同时,也可以从业务部门抽调业务人员担任会计岗位,可以是基层财务人员,也可以是财务管理人员,相对变换财务管理人员而言,对企业的挑战更大。
用任正非的话说,在财经组织里加入一些沙子,是为了形成混凝土,而非是要取代财务人员,当然换岗的业务干部要先通过会计考试
3、财务人员参与预算预测
企业发展初期,全面预算实行起来会有较大困难,预算工作基本由财务人员自行完成,成本费用支出由财务人员根据以往数据测算,销售业绩也根据业务老总拍脑袋决定。
企业发展成熟以后,财务人员参与预算预测是将业务人员汇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但对于业务数据来源的合理性缺乏一定的鉴别分析能力,财务人员与市场环境较为脱节。
因此财务人员参与预算预测,不仅要汇总整理,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审核数据的合理性,从表面看到本质,积累业务知识,等到启动预算工作时,便可游刃有余。
4、财务人员要注重沟通
企业中,财务人员面临不同的沟通对象,要根据这些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比如遇到懂财务的老板,因为精通,会有很多共鸣,沟通起来效率很高。
但是遇到不懂财务的上级或者老板,沟通时需要注意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从业务的角度去解释问题,而不是一味说一些专业术语让人云里雾里,不仅沟通效率低下,对业务进展没有帮助。财务人员真正做到与业务融合,降低沟通成本是重要的一环。
业财融合对财务人员有什么要求?
要做好业财融合,需要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深度沟通,也需要业务部门的各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同和支持。
对财务人员来说,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从事务性和审批性的工作中抽身出来,熟悉业务、深入业务、抓住关键控制点。其次,风险控制的思维从合规向价值创造转移,不能简单地向业务部门说“不”,而是要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灵活应对,给出解决方案。第三,用数据说话,建立和运用量化的指标体系。最后,要学会熟悉和运用公司的平台系统,用系统实现风险控制。
福利时刻:
安越独家“企业经营分析手册”,免费领取!
关注安越头条号,私信“手册”,即可领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