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

昨儿个我们在喧“嫪窝”这个词的时候

引用了唐代韩愈所作

《荐士》诗中的两句

“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韩愈这首诗的全名是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这首诗中还有这样两句:

“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

啄菢【zhuó bào】

指“禽鸟幼雏破壳而出”

我们今儿个就来喧一下这个“菢”

老母鸡之所以嫪窝

就是因为它想菢小鸡

也叫菢窝或者菢蛋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1)

菢窝,新疆方言音读为【bāo wó】

就是指“禽类孵蛋”

菢,正音读为【bào】

《集韵》释为:“鸟伏卵也”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2)

扬雄所著《方言》:

“北燕、朝鲜、冽水之间谓伏鸡曰菢”

明代辞书《直音篇》释为:“覆也”

《韵会》:“菢或作勽,亦作抱”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3)

勽【bào】,《说文解字》 释为:“覆也”

《说文解字注》释为:“勽,覆也。

此当为抱子、抱孙之正字。

今俗作抱、乃或捊字也。”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4)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5)

所以说先有的“勽”

后来又造了更加形象的“菢”

这个“勽”最初是专指人“抱子、抱孙”

其后词义扩大泛指各种“抱”

与“抱”、“菢”相通

但“菢”专指鸟孵卵,是正字

所以“菢小鸡”“勽小鸡”“抱小鸡”都可

但“菢小鸡”最精准也最形象

人一看就懂,草字头表示鸟巢、鸟窝

抱字底表示鸟妈妈用自己的身体

把蛋覆(孵、抱)上

“菢”的异体字有“㲒”和下图这个字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6)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7)

一般母鸡长到一岁,就成了“嬎蛋鸡”

也就是下蛋鸡,“嬎”字我们前面有谝过

《说文解字》释为:“嬎,生子齐均也”

自然放养状态下,如果营养跟得上

一只会生蛋的母鸡

每年能下一百多个蛋

每次下完蛋后就会唱歌邀功

据说这叫“唱蛋”或者“夸蛋”

鸡下蛋后不停地唱

“咯嗒”或者“咯咯哒”

谐音就是“个大”或者“个个大”

唯恐谁不知道它下的蛋个子大

而且是每个都很大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8)

如果鸡群里的公鸡卖力尽心尽力

那母鸡下的蛋就是受精卵

是可以孵出小鸡的

没有受精的卵俗称“水蛋”

是由“毈”俗化而来,毈【duàn】

《说文解字》释为:“毈,卵不孚也”

《淮南子·原道》篇:

“兽胎不贕,鸟卵不毈,

胎不成兽曰贕,卵不成鸟曰毈,

言不者,明其成。”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9)

母鸡下蛋到了一定数量的时候

通常会在春天的某一个时刻

它就天性突然爆发想当妈了

于是就开始“菢小鸡”

也叫“菢窝”或者“菢蛋”

古人把这称为“春菢”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10)

我尕的时候,在阿奶家里

经常看到散养的母鸡菢窝天性爆发

会到之前定点下蛋的苞谷杆子堆

麦草堆或者苇子堆里

寻找最近下的蛋

但它常下蛋的所在早就被我们摸清

它又喜欢下完蛋到处

“咯哒、咯咯哒”的宣传

所以下一个我们就收一个

结果它想当妈的时候却寻蛋不着

于是就会卧在窝里空孵

假装身子底下有蛋

阿奶把这叫“嫪窝”

这时如果她想要添一窝小鸡

就会把蛋塞到母鸡肚子下

如果不想添

就会装出要打的架势把母鸡吓上几次

过上几天后

这母鸡爆发的天性就不见了

鸡妈妈和出壳小鸡(菢小鸡勽小鸡还是抱小鸡)(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