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报告建议骨转移检查(硬核)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病人到了晚期,会出现全身各部位的多发转移,其中骨骼也是常见的转移部位。
尤其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病人,约70%~80%都会出现骨转移,并且有近半数患者伴有剧烈的骨痛。
通常我们会应用外照射来治疗(放疗),但当全身发生多处骨转移时,这种方法就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而通过核医学技术来进行诊断治疗,则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延长生命。
核医学技术
核医学技术从影像的角度来讲,目前一个叫ECT(单光子的计算机断层显像),还有一个是PET- CT,这两个都是运用核技术、示踪技术来进行的,还有PET-MR,发展非常迅速。
现在大部分的肿瘤病人可能都要用到这些核技术来进行诊断评估。
那么,这些影像跟传统的CT、X线等有什么不一样呢?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个过程的,比如先是从基因开始突变,进展到代谢的改变,然后再到解剖结构等临床症状的出现,通过核技术的功能分子影像可以在非常早的时期比如代谢改变的时候,就能够检测出来。
做全身骨显像的时候,是要打示踪剂进去的,示踪剂就像导弹一样起到定位的作用。
当示踪剂打进去,根据骨盐代谢比如与羟基磷灰石进行结合以后,放射性的核素发射出射线,就可以通过仪器来进行探测,而“导弹的弹头”选用不同的示踪剂,比如说用二磷酸盐,把它标记上放射性核素,就能够显示出整体的骨骼形状。
大家看到的全身骨显像,通过药物在体外进行标记,比如放一个示踪剂,再一个放射性核素标记好,标记好以后就注射到人体内,然后会靶向性地结合到骨头上去,待稳定之后,通过ECT或PET-CT把影像显示出来。
所以,只要代谢发生了改变,或有些功能发生了改变,又或者血流发生改变,就可以把它探测出来。
理论上来讲,比如通过全身骨显像发现骨转移的肿瘤,比起原来的CT等传统检测手段要早起码三到六个月以上,所以能做到更早发现,更早治疗,并且还是全身性的检查。
怎么来读懂这样的显像图呢?
一般来讲,给到患者的就是这么四幅图像,这四幅图像一个是前位像,还有一个是后位像,比如说第一幅图,就是正常的骨显像,它是对称的。而第二幅图,就有很多黑黑的浓聚点,就是一个多发性的转移灶。
核素的神奇之处在于打到身体内后,只会跟骨骼进行结合,这就是靶向的示踪剂,像导弹一样,非常有针对性,不会依附在血液或肌肉上,这样就能诊断是否发生了骨转移。
放射性药物、核素、示踪剂这些名词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核素和示踪剂统称为放射性药物。
有些就是纯粹的一个核素,不用标记,比如说碘131,而有些则可以标记上示踪剂。
那么,何时做这样的诊断比较适合呢?临床上是根据癌症分期还是根据症状来判断是否应该去做这样一个诊断呢?
实际上,现在的临床讲究的是精准医学、个体化医学,临床医生(包括外科医生)在治疗的时候都是非常规范的,病情到哪一步该怎么处理,治疗方案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绝大部分的癌症病人入院后基本都需要做一个,比如说全身的骨显像,根据病人是否已经有骨转移决定是不是一定要给他开刀,或者其他的处理方案。
很多的临床疾病治疗指南、专家共识等都推荐要做这样的核医学的检查手段。
#骨转移# #核医学# #癌症# #健康科普# #日常医学科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