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两考新方案(北京中考毕业会考两考合一什么意思)

据北京市教委消息,随着中考时间拉近,北京市教委日前制定了《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强调2021年北京市毕业会考和中考将首次两考合一,新方案从2018年入学初一新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二学生按计划将于本学期末参加地理、生物两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考两考新方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两考新方案(北京中考毕业会考两考合一什么意思)

中考两考新方案

据北京市教委消息,随着中考时间拉近,北京市教委日前制定了《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强调2021年北京市毕业会考和中考将首次两考合一,新方案从2018年入学初一新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二学生按计划将于本学期末参加地理、生物两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两考合一”“全科开考”,是2016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新中考改革意见”)的明确要求。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是对教育部新中考改革意见的具体落实。推进“两考合一”的目的,是通过实行“一考多用”,减轻考生的负担。而在笔者看来,要真正全面减轻学生的负担,还需对中考录取制度进行改革,结合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所谓“两考合一”,就是初中毕业考(也称“会考”)、高中招生考(即“中考”)合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地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确定“4(语数外体4门) X(在语数外体科目之外选择不少于4门学科,如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门学科考试成绩作为高中学校招生的依据。对于新中考的“两考合一”,曾有媒体错误地解读为取消中考,而其实,中考依旧存在。“两考合一”也并非全新的做法,多年前我国就有不少地区实行“两考合一”。

从以前已经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对于纳入中考录取的科目,学校和学生都很重视,而对于没有纳入中考录取的科目,虽有学业水平考试,但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这些科目的教学存在被边缘化的问题。因此,教育部要求在实行“两考合一”的同时,要“全科开考”,即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规定的科目,都需要进行考试。这曾被质疑为增加学生负担,实际上,“全科开考”的用意是以此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开齐开足所有义务教育课程,给学生完整的义务教育。

“两考合一”,从学生参加考试的“数量”上看,是减轻学生的负担的,但由于高中学校招生,依旧用纳入中考的科目总分排序进行录取,比如北京新中考是从12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中确定8门,将原始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为660分,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扭转学校和学生的应试倾向。在实行“两考合一”后,或还会存在“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纳入中考录取的科目受重视,不纳入中考录取的科目就被边缘”,以及学生的升学竞争压力或依旧沉重的问题。

为此,笔者认为,应在“两考合一”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高中招生改革。教育部发布的新中高考改革意见,明确提到要推进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把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中招生,同时,允许部分高中学校拿出部分名额进行自主招生改革。

推进初中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中自主招生改革,是打破唯分数论的积极探索。这一改革的关键在于,要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自主招生体系,让考生和家长相信初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客观、准确,能反映学生的真实综合素质的,而高中学校进行的自主招生评价,也不能受非教育因素的干扰。

来源:红星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