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皇帝刘宏简介(东汉灵帝刘宏的昏庸皇帝人生)
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省深州市)。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2月17日-189年5月13日在位),汉章帝刘炟的玄孙。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中国东汉时期汉灵帝刘宏的昏庸皇帝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汉灵帝刘宏爱钱到了什么程度?卖官可以按揭分期,还认宦官为亲生父母?
提起两汉时期最昏庸无道的皇帝,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想到东汉晚期的桓、灵二帝,其中又以灵帝为甚。按照《谥法》的解释,“乱而不损曰灵”,也就是说,汉灵帝作为国君,是要承担使国家陷入动乱的罪责的。至于汉灵帝有多么昏庸,从他种种敛财手段就能瞥见一二,甚至可以说,汉灵帝刘宏的贪污直接为汉朝灭亡埋下伏笔。
永康元年(167年),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与其父窦武执掌朝政。由于桓帝无子,于是二人决定迎立年仅10岁的解渎亭侯刘宏继位,是为汉灵帝。由于封地民生凋敝,刘宏自幼过着苦日子,登基后对金钱的喜爱可谓狂热。为获得更多金钱,灵帝建立西园,通过卖官鬻爵的方式获取钱财以用于享乐。比如品秩二千石的官职,售价2000万钱,品秩四百石的也要400万钱。对此,汉灵帝很人性化地规定,“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品行和口碑比较好的人来买官,可以享受折扣优惠。如果一时间拿不出这么多钱,也可先首付一部分,甚至可以先上任再缴费,只不过价钱得翻一番。对于竞争激烈的“肥缺”,汉灵帝甚至还想出了拍卖的办法,让宦官们在西园公开叫价,出价高者得之。
有段时间,灵帝见国库收益不丰,终日很是忧愁。为增加收入,他竟然采用宦官张让、赵忠所出的馊主意,在全国范围内增收地亩税,农户每亩地得收益抽出十钱以充盈国库,号称“修宫钱”,这种损害百姓利益的方法很快令灵帝的库房堆积如山。灵帝经常在高兴之时,就对身边人说:“张让、赵忠二人真是朕的再生父母。”在灵帝刘宏眼中,谁能给他带来金钱,谁就是他亲爹亲娘,堂堂大汉皇帝竟说出如此粗鄙话,实在令人震惊。纵观历代,估计也找不到第二人。
严格说来,汉灵帝的贪污性质与寻常官吏不同。官员贪的乃是国家或集体财产,但从法理上说,灵帝贪污的其实就是自己的财产,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朕即天下”的时代,天下所有财富都属于皇帝一人,所以灵帝的行为其实就是瞎折腾,不过是从左手换到右手里。当然,唯一的区别就是,灵帝通过这种方式,将理论上属于他的财富,大量转化为现实中的真金白银。为“合法地”获得更多金银,他在缺乏交易市场和交易条件的后宫,主持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杂货市场,市场里有着经营各个品种的商店,宫女和內侍们经常前去购物。表面上看,这些商店的生意非常兴隆,实际上,店铺出售的所有商品皆源于各地进献,店家也都是灵帝身边的侍者充任。最讽刺的是,这些商品很多都是真假各半,谁也没想到,灵帝为了金钱,连服侍他的宫人都不放过。
热衷金钱的汉灵帝为获得更多财富,甚至不惜放下身段,与洛阳城中游手好闲的世族子弟一起玩斗狗游戏。为了刺激众人的斗狗热情,他干脆下达御令,承诺给获胜的犬只加官封爵,并命人专门制作狗戴的官帽,还让公子哥给它们披上绶带,在街上游荡。当然,这一切都是要向灵帝缴纳费用的。对于汉灵帝的贪污行径,朝中群臣敢怒不敢言,唯有中常侍吕强斗胆谏言,但灵帝刘宏丝毫不予理会,继续我行我素地敛财享乐。
最终,汉朝百姓无法忍受这位昏庸的皇帝,在太平道教主张角等人的煽动下,大批百姓于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灵帝派出一部分将领平叛后,自认高枕无忧,于是故态萌发,甚至还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自封“无上将军”,亲自骑马持剑,在雒阳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最终动摇了东汉政权的根基,荒淫无度的灵帝也在一片民怨声中重病不起。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驾崩,终年三十四岁,结束了昏庸荒唐的一生。
相关话题:汉灵帝刘宏废史立牧究竟有何利弊?
与其说废史立牧是东汉王朝灭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诱因,倒不如说失去民心是东汉政权颠覆的一个极其根本的原因。
汉灵帝刘宏改刺史为州牧,造成州牧权力瞬间膨胀,促使地方割据势力坐大,引发东汉末年军阀混乱,铸成东汉政权被颠覆。更为可怕是州牧制度改变东汉王朝是正统的观念,失去汉室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确定汉失其鹿的思想。封建社会里,历代帝王一直鼓吹“君权神授”,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东汉王朝亦是如此。当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后,一改之前天下人依旧认为东汉王朝是正统,是天意的选择。毕竟汉室四百年的权威早已深入人心。即便有些地方豪强蠢蠢欲动,也不敢公开挑战东汉王朝的权威。
随着东汉末年州牧制度深入推广后,让各州里效忠对象由皇帝变为州牧,使州牧成为合法合理的地方“皇帝”,造成东汉政府的皇权受到挑战。特别是人心思动及人性欲望沟壑难填的情况下,个别野心勃勃的州牧产生取“汉”而代之的想法,从而出现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称帝现象。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袁术称帝于寿春,就是东汉未年州牧制度出台之后最典型的事件,对东汉政权造成最直接的危害。
汉灵帝重置州牧,不仅未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汉室天下千秋万代;还放任地方州牧坐大坐强,铸成刘氏王朝毁于一旦。总而言之,汉灵帝重置州牧,其设想是很理想,其过程是有章程,其结果却是大恶果。实施州牧制度的过程中,特别在选拔各州牧时,汉灵帝是颇有章程。
具体如下。
其一,人员的选用。
汉灵帝重置州牧起至汉灵帝驾崩止,即188年三月至189年四月,前后十四个月,史书中有明确记载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有且只有三个:太常刘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及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刘焉,汉室宗亲,官居太常,掌宗庙和礼仪,曾因德才兼备而被推举为贤良方正;黄琬,名臣之后,官居太仆,掌舆马和马政,曾因公平选举而遭禁锢二十余年;刘虞,汉室宗亲,官居宗正,掌皇族名籍簿,曾因为政宽仁而深得北方各族的人心。选用州牧时,不管是黄琬,还是刘虞,甚至是刘焉,都是有清美声誉且官居九卿的重臣,均是对汉灵帝及东汉王朝忠心耿耿的忠臣。为此,汉灵帝在选用大臣来担任州牧时颇费心思,综合考衡,择优录用,选用的州牧人选全都符合“清名重臣”的要求。
其二,地方的选择。
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时,首批选择益州、豫州、幽州三个州。从东汉的地形图来看:益州,与司隶州接壤,位于西南;豫州,与司隶州接壤,在东偏南;幽州,与司隶州隔并、冀州,在东北。益州、荆州、幽州三州,在战略学里有“金角银边草中间” 的说法。换句话说,在东汉的版图里,益州和荆州是金角,幽州是银边,而司隶就是草中间。所以,益州、荆州和幽州都是四塞要地,易守难攻:和平时,大可发展生产,屯积粮草,壮大力量;战争时,尤可躲避战乱,招贤纳士,争夺中原。四百年前,刘邦以益州为基地,厉兵秣马,剑指关中,问鼎中原。所以,汉灵帝在选择地方来试点州牧时很有见地,全面衡量,因地制宜,选择的三州之地全是适宜“战略要地”的条件。
汉灵帝重新实施州牧制度,在选用州牧人选及选择试行地点等方面来看,可圈可点,无一丁半点的马虎之象,反有破而后立的君主魄力。
笔者按:决断,指有魄力。汉灵帝在实施“废史立牧”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第一批州牧的人员选用及实施地方选择之中都是无可挑剔,与历史上只会耽于享乐且卖官鬻爵的汉灵帝有天壤之别。
揭秘:汉灵帝刘宏不是皇子,只是一介亭侯,为何却能成为东汉皇帝?
汉灵帝刘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在位时期荒淫无道、卖官鬻爵,搞得朝政混乱不堪,引发了黄巾起义,将东汉王朝推入覆灭的边缘。连董卓都看不起汉灵帝,“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其实汉灵帝根本不是皇子,他在即位前不过是个亭侯而已,爵位也很低。那么,刘宏为何能够一介亭侯,成为东汉皇帝呢?
1、解渎亭侯
汉灵帝刘宏虽然出身宗室,但他的父亲、祖父,甚至连曾祖都不是皇帝!汉灵帝刘宏的高祖是汉章帝,而汉章帝是东汉的第三位皇帝,即光武帝刘秀的孙子。汉章帝有七个儿子,其中第六子名叫刘开,被封为河间王,封地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刘开有十六个儿子,第四子名叫刘淑,被封为解渎亭侯。
在刘淑死后,他的爵位由其子刘苌继承。157年,刘苌的夫人董氏生下一子,取名刘宏,即后来的汉灵帝。数年后,刘苌病死,尚在童年的刘宏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第三代解渎亭侯。按照汉代的爵位制度,列侯之中“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也就是说,县侯食邑多、地位高,而亭侯食邑少、地位低。
2、天降皇位
在正常的情况下,按照刘宏的爵位以及他与皇室的血缘来看,别说做皇帝,就连当王爷的机会甚至都没有!可是天上居然掉下了皇冠,而且直接砸到了刘宏的头上!168年正月的一天,解渎亭侯刘宏来到了京城洛阳,被大将军窦武迎入皇宫,然后登基即位,成为东汉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那一年刘宏年仅十二岁!
汉灵帝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直接原因是汉桓帝早亡无子!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病死在德阳前殿,终年三十六岁。汉桓帝在位二十多年,可是却只有三个女儿,没有留下一个皇子,随着他的死亡,东汉皇位空虚。国不可一日无君,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决定了皇位的归属,他们分别是汉桓帝的皇后窦氏以及窦皇后的父亲窦武!
3、禁中定策
在汉桓帝死后,窦皇后升格为皇太后,成为朝政的主宰,而窦皇后的父亲窦武更是直接决定了新皇帝的人选。新皇帝必须符合三项条件:第一,必须来自河间国。原来从汉桓帝开始,皇位就已经转入河间王刘开这一脉,按照血缘关系,新皇帝必须从河间国选择。第二,必须是汉桓帝的子侄辈。这个很好理解,因为皇室统系的关系。
第三,必须年纪不大。这个也不难理解,如果新皇帝年纪太大,窦武就不好掌控,更无法执掌朝政了。在这种情况下,窦武找到了来自河间的侍御史刘鯈,向他询问“其国中王子侯之贤者”,刘鯈推荐了年仅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窦武对此非常满意,“入白太后,遂征立之,是为灵帝”。然而,事实证明汉灵帝根本不是什么贤明之人!
东汉灵帝刘宏的爷爷是谁?
刘淑,男,汉族,东汉宗室,汉章帝之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子。封解渎亭侯,妻子夏氏。
生平简介: 刘淑,东汉宗室,汉章帝之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子。他的哥哥刘政袭封河间王,刘翼为平原王(后被废为蠡吾侯,汉桓帝之父),刘德为安平王。刘淑封解渎亭侯,妻子夏氏。
刘淑去世后,其子刘苌、孙刘宏先后袭爵。汉桓帝驾崩后,大将军窦武拥立刘宏继皇位,是为汉灵帝。汉灵帝追尊祖父刘淑为孝元皇,祖母夏夫人为孝元后,并立庙纪念。
东汉灵帝刘宏的奶奶是谁?
孝元皇后夏氏,汉灵帝刘宏的祖母。她活着的时候只是一位藩王的妻子,死后数年,其孙刘宏当了皇帝,她才被追封为孝元皇后。
人物简介: 夏氏的丈夫刘淑,乃汉章帝之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子,封“解渎亭侯”,夏氏活着时候是“解渎亭侯夫人”。汉桓帝驾崩后,大将军窦武拥立刘宏即位,是为汉灵帝。汉灵帝随即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母亲董氏为慎园贵人(董太后、孝仁皇后);祖父刘淑为孝元皇(仅为“皇”,而非“皇帝”),祖母夏氏为孝元皇后。
东汉灵帝刘宏的父亲是谁?
刘苌,男,汉族,东汉宗室,汉灵帝刘宏生父,汉章帝之重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解渎亭侯刘淑的儿子,其妻为董太后。汉灵帝即位后,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
人物生平: 汉桓帝驾崩后,刘苌十三岁的儿子刘宏,出人意料的被中央政府窦家看中,迎接到首都洛阳,大将军窦武拥立刘宏继皇位,继承大统,是为汉灵帝。可惜这时候刘苌已经入土为安,不能享受儿子带来的无上尊荣。
汉灵帝即位后,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母亲董氏,为孝仁后,并立庙纪念。
东汉灵帝刘宏的母亲是谁?
孝仁皇后(?―189年7月7日),董氏,河间(今属河北)人,解渎亭侯刘苌的妻子,汉灵帝刘宏的生母。
永康元年(167年),汉桓帝去世无子,其皇后窦妙被尊为皇太后,与其父窦武立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汉灵帝继位后,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尊母亲董氏为慎园贵人。建宁二年(169年),尊董氏为孝仁皇后。因居于永乐宫,故通称“永乐太后”。
熹平元年(172年),太后窦妙死后,董氏成为太后,开始干预朝政。卖官求货,收纳金钱,扰乱朝政。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其子刘辩继位,刘辩母亲皇后何氏为太后。
同年(189年),董氏在与何皇后的斗争中失败,终因忧惧成疾而死,附葬慎陵。
东汉灵帝刘宏的皇后有哪些?
1、宋氏(?―178年),扶风平陵人,汉章帝刘炟妃子宋贵人堂曾孙女,执金吾宋酆之女,汉灵帝刘宏的第一任皇后。建宁三年(170年),入选掖庭,封为贵人。建宁四年(171年),汉灵帝立宋氏为皇后。光和元年(178年),宋氏因遭中常侍王甫等人诬陷,被废黜皇后之位,打入冷宫,不久忧郁而死。
①选入掖庭:建宁三年(170年),宋氏选入掖庭,成为汉灵帝刘宏的嫔妃,受封为贵人。建宁四年(171年)七月,汉灵帝立宋氏为皇后。
②废黜后位:宋皇后不受汉灵帝的宠爱,却位居皇后正位,后宫中受宠爱的嫔妃很多,共同联合来诬陷和诋毁宋皇后。起初,中常侍王甫枉杀勃海王刘悝及其王妃宋氏,宋氏是宋皇后的姑母,王甫因此恐惧宋皇后会怨恨他,便与太中大夫程阿一起编造谎言陷害宋皇后,说宋皇后用巫蛊的办法诅咒别人,汉灵帝便相信了。
光和元年(178年)十月,汉灵帝下诏收回宋皇后的玺绶,废黜其皇后之位,并将她打入冷宫。
③忧郁而死:宋皇后被打入冷宫不久,便因忧郁而死,共在皇后位八年。宋皇后的父亲宋酆和兄弟都受到牵连,下狱被诛杀。那些在宫内供职的常侍、小黄门,都怜悯宋皇后无辜受冤,一起凑钱物,收殓埋葬宋皇后及其宋酆父子,归葬在旧茔地皋门亭。
2、灵思皇后何氏(?~189年9月30日),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汉灵帝刘宏第二任皇后,汉少帝刘辩生母,追封舞阳侯何真之女,大将军何进和车骑将军何苗之妹。
何氏出身于屠户家庭,后选入掖庭,得到汉灵帝临幸,生下皇子刘辩,并受封贵人。
可能是因为从小就接触屠户这一行业,再加上父亲早逝,哥哥何进又格外纵容她,何氏的脾气刁蛮霸道,进宫以后,这些不好的脾气便藏不住了。
汉灵帝少子,准确的说是他儿子很多,但是很少有存活下来的,所以汉灵帝一直怀疑有人在加害他的子女们。何氏怀孕以后,汉灵帝十分高兴,当即就晋封何氏为贵人。等到何氏生下皇子刘辩,汉灵帝更是做了全面的保护措施,为了让刘辩躲避某些人的暗害,他特意把刘辩寄养在一个道士的家里,改称为史侯。汉灵帝如此宝贝刘辩,一方面是他的确很喜欢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就是何氏很得他的欢心。
可是,何氏仗着汉灵帝宠爱她,渐渐得意忘形,本来就性格倔强好强的她,根本忍受不了汉灵帝和别的妃子在一起。
汉灵帝的第一任皇后宋皇后是被灵帝亲手废掉的,当时中常侍王甫和太中大夫程阿诬陷宋皇后,刚好宋皇后失宠,灵帝一怒之下就废了宋皇后,把她关进暴室,不久以后宋皇后便去世了。中宫之位空悬,灵帝便立了他最喜欢的何氏为皇后。
灵帝以为何氏是朵解语花,谁知道她其实是个朝天椒。灵帝并没有为她守身如玉,一转身他就迷恋上了后宫美人王荣,王荣还怀上了孩子。但是,面对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王荣竟然想把他打掉!这是因为,自打何氏进宫以后,后宫的人想要对付何氏的都死了,而剩下的都是惧怕何氏的,王荣就是其中一个。
王荣喝了打胎的药,奇怪的是什么反应也没有,孩子依然在她的肚子里茁壮成长。更神奇的是,王荣时常做梦梦见自己背着一个太阳。种种迹象都表明了,王荣肚子里的这个孩子的不凡,一来二去的,王荣就放弃了打掉孩子的念头,最后她生了一个健康的小皇子,取名刘协,即将来的汉献帝。
何皇后为什么没有对王荣下手呢?那是因为她知道汉灵帝对孩子的渴望,不敢动灵帝心尖尖上的王荣,等王荣生下了皇子,何皇后马上一杯毒酒送了过去,王荣被何皇后毒死。
灵帝闻之大怒,直骂何皇后善妒,要废了何皇后,可宦官们都拦着他,何皇后这才保住了位置。灵帝担心刘协和他的母亲王荣一样被何皇后谋杀,只好把刘协交给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董太后抚养,称董侯。
等到皇子们都长大了些,群臣请立太子,因刘辩的母亲为皇后,所以呼声最高。对此,灵帝并不是很乐意见到,因为他心目中理想的太子人选还没有定好,他觉得刘辩还差点火候,并不适合当储君。可是,他对何皇后又极其宠爱,不忍心不立刘辩。就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灵帝迟迟不立太子,直到他病逝,这人选也没定下来。
灵帝死后,何皇后掌控了大局,她迅速立自己的儿子刘辩为皇帝,自己当上了太后。可是灵帝的生母董太后并不同意刘辩继位,她希望刘协登基,和何氏斗了很多年,最终何氏占据了上风。董太后害怕被何氏所害,忧虑而死,民间皆称是何氏杀了董太后。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进京,废黜刘辩,不久毒杀刘辩及何氏。
3、汉灵怀皇后王荣(?~181年),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人。五官中郎将王苞孙女,汉灵帝刘宏妃子,汉献帝刘协生母。
初以良家子选入掖庭,封为美人,服侍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生下陈留王刘协,惨遭灵思皇后毒杀。王荣死后,汉灵帝曾作《追德赋》、《令仪颂》。
永汉元年(189年),其子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追谥灵怀皇后,葬于文昭陵。
东汉灵帝刘宏的儿女有哪些?
1、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中国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
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帝,不单独为他撰写专属于帝王的传记(即本纪),不过现代史学界也有观点承认他是汉朝皇帝。
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
2、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即汉献帝,东汉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幼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为渤海王。经历宦官之乱,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在司空董卓拥立下,即位为帝。董卓伏诛后,受到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在杨奉和董承护送下,逃出长安,辗转东行。
建安元年(196年),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结果没有成功。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丞相曹操去世后,十月乙卯(220年11月25日),在魏王曹丕逼迫下,退位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以二女嫁于曹丕。
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居住在山阳城(今焦作山阳区山阳故城)。对于已经40岁左右的刘协,终于大彻大悟。也即刘协放下了皇帝的架子,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在成为山阳公之后,刘协原本可以继续养尊处优,毕竟曹丕已经明确给他天子的待遇了。但是,刘协却涉足农桑,访贫问苦。因此,山阳公刘协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由此流传下了很多传奇故事。对于山阳公刘协来说,其封地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一带。而这,正好和曹魏都城洛阳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换而言之,这也让山阳公刘协可以远离权力的漩涡了。
青龙二年(234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女儿:万年公主刘氏(生卒年不详),河南郡雒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汉灵帝刘宏之女,汉少帝刘辩与汉献帝刘协的姐妹,封万年公主。
人物生平: 她是《后汉书》中记录的刘宏唯一的女儿。光和三年(180年),父亲刘宏册封她为万年公主。《后汉书》中亦没有记载她的生母和丈夫。
扩展资料:中国历史朝代之东汉的介绍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两汉,又称后汉。东汉与西汉之间为新朝,后为东汉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东方的雒阳,故而得名。东汉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而前期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国史上的盛世。
东汉又称为后汉,乃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又取汉朝中兴之意,称为中汉。东汉时人称首都雒阳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到了东汉中后期,这时的帝王普遍寿命不长,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导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宦官轮流执政,成为固定的恶性循环,两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糜烂不堪。
尤其是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将军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杀,后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阳,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却引起了各地诸侯群雄割据的局面,汉廷不再握有实权,汉帝从此成为傀儡。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虽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西汉是一个强盛的统一大帝国,但是东汉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长驻了三十多年,先后击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诸国,不但令西域诸国一一归顺汉朝,并开拓了东西文化的交流。期间他还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国,虽未有成功,但足迹已达今日波斯湾诸国。
另外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
军事上,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则依附汉朝。公元216年,南匈奴最后一个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终告一段落。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佛教也在这段期间传入中国。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派人去西域,迎来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雒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佛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