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1)

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

高理想 朱 丽

摘要:为了探究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和学优生与学困生学习策略使用的差异性,本研究采用“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对来自安徽省亳州市某高中363名不同水平的高三学生进行了定量研究。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高中生倾向使用的学习策略按照均值大小依次为:情感策略、调控策略、认知策略、资源策略和交际策略。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学优生和学困生在以上五种学习策略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以上结果,笔者认为,为了帮助学困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积极主动地思考;其次,教师要促使学困生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再次,教师要提高对学困生学习策略培养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同,决定重点教授何种英语学习策略。

关键词:学优生;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差异性

一、引言

学习策略是外语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Oxford(1990),Cohen(2000),Brown(2001)相继研究了学习策略问题,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分类,初步探析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文秋芳(1996)、王笃勤(2002)也对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合适的学习策略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学业成绩的提高都有提升作用。但是这些研究的研究对象多针对大学生,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情况关注较少(陶继萍,2015),尤其是“学困生”和“学优生”策略使用的对比。

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包括学习策略在内的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其中特别指出“高中生应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教育部,2003:19),这表明了学习策略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性。本研究旨在了解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并对“学困生”和“学优生”在策略使用方面进行对比,以帮助“学困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而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2)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 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哪些学习策略?

2. 英语学优生和学困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如何?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作为研究工具,辅之以访谈。该问卷由导语、英语学习难易程度状态自评(1题)、英语成绩自评(1题)和35个有关英语学习策略的题项组成,英语学习策略题项的分布见表2.2.1。问卷的题项采用李克特6点计分。

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3)

(三)研究过程

本次调查于2016年11月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12份,回收率为82.4%。再从中删除带有缺失值的数据和相关的奇异值数据49个,最终有效数据为363,问卷有效率为88.1%。数据经过基本的处理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因为是李克特6点计分,所以在下面的描述性统计中,得分越接近6分,那么说明该维度/该题项在被试中的认可度越高。

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4)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英语学习策略分析

本研究中学生使用的英语学习策略按照频率使用高低(表3.1.1),依次为情感策略(M=3.85,SD=1.13)、调控策略(M=3.59,SD=1.01)、认知策略(M=3.53,SD=.85)、资源策略(M=3.47,SD=1.11)和交际策略(M=2.89,SD=1.15)。也就是说,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情感策略帮助其英语学习,其次是调控策略、认知策略、资源策略和交际策略。

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5)

1. 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学习策略,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可以克服自己害羞和焦虑的心理,能以一种更加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除此之外,当学生在学习中犯了错误时,他们能更加勇敢地面对,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例如,学生A在访谈中说道:

我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还不错,每次考试都能考130多分,但也有考不好的时候。考不好的时候,我就会自己想想,是不是自己最近英语学习状态出现了问题?当然,我不能让考后失落的情绪持续太长时间,毕竟快要高考了,我必须逼着自己快速走出自己的不良情绪,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一次小考的失利是打不退我的,我只会越挫越勇。

2. 调控策略

调控策略指学生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策略(教育部,2003:19)。大多数学生都能熟练使用这种策略,表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调整学习计划和目标;他们也能及时了解并调整自己使用学习策略的效果,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当遇到学习困难时,他们也能分析原因,应对自如。例如,学生B在访谈中说道:

我的英语学得不算很好,每次考试只能在及格线(90分)徘徊。这让我苦闷了一段时间。但是,最近我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情况,我发现可能是我太注重我的数学了,每天学英语的时间太少了,并且也没有具体的学习计划,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所以,我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把学其他科的时间分给了英语一部分。我现在感觉非常好,有目标的学习让我精神饱满。

3.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教育部,2003:19)。根据调查结果,学生使用此种策略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比如参与调查的学生反映自己可以建立新旧语言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根据形式、意义或用法对新语法项目进行分类,也可以把一个读和写的技能转移到听和说之中。例如,学生C在访谈中说道:

其实我初中时英语并不是很优秀,升入高中后,我也遇到一些学习困难,我曾一度想放弃英语,但是,如果这样的话,考上大学就没有希望了。所以,在高二分过文理之后,我开始有计划地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复习高一的旧知识,我发现高二学的和高一的有一些共同的地方,而老师讲解的方法,对我自学高一的知识帮助很大。除此之外,老师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会指导我们记一些词汇和句式,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得以应用。

4. 资源策略

资源策略是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教育部,2003:19)。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可以有效地使用词典等工具书,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纸和电视等多渠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和材料。例如,学生D在访谈中说道:

我英语学得很差,每次考试只能考70分左右,但是,我确实努力学了,不知道为什么成绩就是提不上来。我也找老师谈过,老师建议我要制定学习计划,踏踏实实地读书做题。我按照他说的去做了,坚持了一段时间,英语稍有起色。我现在对英语的学习欲望很强烈,但往往会碰到一些难题,我也不太好意思一直去问老师,所以我同桌的那本牛津成了我最大的助手,它帮助我解决了很多单词、短语搭配的问题。有时,我会利用微信上的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公众号,看它们每天推送的一些信息,确实收益很大。

5. 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教育部,2003:19)。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有时会通过解释、重复、举例和证实等方式澄清或论证观点,会在有需要时使用委婉语言来表达意思和想法,会在交际中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教育部,2003:21)。例如,学生E在访谈中说道:

我的英语不行,但我渴望进步,我乐意与别人交流,希望从他们的介绍中学到一些。我也会和他们说我的想法,我觉得和他们交流对我还是非常有益的,我应该向他们学习。

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6)

(二)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笔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来研究学优生和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我们采用SPSS 17.0对学优生和学困生数据(N学优生=244人;N学困生=119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见表3.2.1),认知策略、调控策略、情感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存在城乡之间的显著差异,具体来说,相较于学困生,学优生更倾向且善于使用学习策略。

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7)

笔者认为,造成学优生和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四方面:

1. 学困生缺乏对自己学习风格的认识和了解会导致自己一味地埋头读书、读死书,从而无法选择一种简单有效的学习策略。由于学困生的水平和能力有限,他们经常不主动思考自己的学习,要么选择不学,要么选择死学,英语学习方法往往简单,实效不大,英语学习策略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遥不可及。

2. 学困生和学优生之间的学习观念不同。由于英语成绩较弱,学困生往往不主动采取措施去寻找解决方法,他们的学习很被动,学习英语时,他们不愿进行学习策略的转变;而因为学优生有学习英语方面成功的经历,他们愿意主动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发挥最大效果。

3. 部分学困生的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调整。内向、易害羞的学困生不愿或害怕与别人交流,自己一味地埋头苦干,这样往往会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地与别人交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包括资料、同学和教师等)。教师应重点关注这些学生,培养他们侧重使用情感策略、资源策略和交际策略,让他们在学习中慢慢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逐渐成为独立学习者。

4. 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的重视程度不一。有部分教师认为学困生不是他们的重点培养对象,有时会产生放弃学困生的想法,这就有可能导致学困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更无法使用学习策略。除此之外,学困生对学习策略使用的重视程度不如学优生,如在词汇学习方面,学困生更侧重于死记硬背,不会也不愿意寻找方法策略攻坚克难。

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8)

四、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通过对高中学优生和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五类影响因素:情感策略、调控策略、认知策略、资源策略和交际策略。这五类影响因素都具有显著的学生水平层次上的差异。如何缩小学困生与学优生之间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成功转化学困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学困生要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

学困生应该结合自己的学习风格,主动思考自己的学习,在了解自己特点的基础上,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这样才有可能让自己摆脱困境,初尝成功的滋味,增强信心,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更好地灵活使用多种学习策略。

(二)学困生要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

学习观念和态度决定了学生在某一学科到底能走多远,能探索多深。学困生不能一味地被动接受教师和同学塞给自己的,他们应该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能传播正能量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从被动消极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者,主动去寻找、去探索各种学习策略,尝试着去使用,努力提高自己。

(三)提高教师对学困生学习策略培养的重视程度

英语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应主动承担起训练学生使用一定学习策略的任务,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本来就缺乏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也没有这种习惯,所以英语教师要加以重视,通过让他们灵活地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让他们能够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一旦他具有了熟练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能力,他们就有可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从而能够自主地、独立地去体验英语学习的魅力。

(四)教师要根据不同水平的教学对象培养相应的学习策略

对于学优生来说,他们会积极面对并且会有很强的动机去学习英语,他们往往会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如课上认真及重难点,仔细听教师讲授内容,课后会积极地反思自己的学习;然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不经常使用学习策略。所以教师要结合他们各自的特点,强化他们已经习得的学习策略,补充他们未掌握的学习策略(唐艺嘉,2014)。

五、结语

通过本研究,发现学生经常使用的英语学习策略包括情感策略、调控策略、认知策略、资源策略和交际策略。这五种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优生和学困生中均存在明显差异,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本身的因素和教师因素,如学困生与学优生的英语学习观念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自身的性格,教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一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应促使学困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转变学习观念,除此之外,要重视学困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注:项目基金:本文为2011年度安徽省亳州市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学困生与学优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1bzjkt148)阶段性成果。

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9)

参考文献

[1]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 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 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Rowley: Newbury House, 1990.

[4]唐艺嘉. 初中学优生和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5]陶继萍. 高中英语学科优秀生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J].基础外语教育,2015(5).

[6]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between Achievers and Underachiever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Gao Lixiang Zhu Li

Abstract: To explore how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make use of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when studying, this study adopt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Questionnaire” and investigates 363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in Senior Three in Bozhou City. By do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five strategies used by students, that is, affective strategy, regulation strategy, cognitive strategy, resource strategy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By doing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learning achievers and underachievers as to these five strategies. Based on that, it is believed that underachievers should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learning styles and think actively. In addition, they should also change their learning concepts and attitudes. As to English teachers, they are suppos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underachievers’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Furthermore, teachers should choose correspondent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Key words: achiever; underachiever;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y; difference analysis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7年第5期)

学困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高中学优生与学困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