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上调社区工作者薪酬)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大连市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上调社区工作者薪酬)(1)

7月5日,“‘振兴新突破奋进新征程’——沈阳这十年”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专场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部长、市“两邻”委执行副主任闻然就沈阳市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1 2”制度体系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沈阳样板”行动纲领

闻然表示,今年,市委聚焦“百姓的事有人管,管得有条有理管到位;百姓的苦有人问,问寒问暖问到家”,强化党组织向一线覆盖、干部向一线下沉、资源向一线集聚、政策向一线倾斜,制定了以《沈阳市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为主方案,以《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中国共产党沈阳市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简称《工作规则》)为配套的“1 2”制度体系,近日已经印发实施。闻然指出:“‘1 2’制度体系,是沈阳市在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时代坐标下,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沈阳样板’的行动纲领。”

其中,《实施方案》共6个部分、35项工作任务,《行动方案》共3个部分、32项工作任务,《工作规则》共3个部分、34条内容。同时,进行了任务分解,确定了156项工作任务,明确了51家市直单位、13个区县(市)的工作责任,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

党组织向基层治理一线全覆盖

预计建设党群服务站1850余个

闻然总结了“1 2”制度体系的十大亮点。第一条就是推动党的组织向基层治理一线全覆盖,推动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100%覆盖,使党组织触角延伸拓展至居民身边,并全面推开红色物业,让物业企业有效融入基层治理。其次是在全市广大党员中叫响“党派我来的”,扎实推进“共产党员亮身份”,兑现“党派我来的”庄严承诺,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1 2”制度体系明确全面推开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按照一般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方式,建设集“党建+养老+医疗+教育+就业+治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站。全市预计建设党群服务站1850余个,每个党群服务站平均覆盖3至4个小区,目前在建服务站649个。

“1 2”制度体系明确深化党建聚邻、服务暖邻、科技安邻、社会助邻、和谐睦邻、文化亲邻“六邻工程”,坚持“人民至上”,仅《实施方案》中就60次提到“服务”,特别是围绕居民最关心、最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提出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等民生品牌进社区、进小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直接、更便利的服务。

编制向基层治理一线倾斜

每个社区预核2至3个事业编

“1 2”制度体系强调编制向基层治理一线倾斜,明确全市从上向下跨层级补充调剂6000名人员编制,确保每个乡镇(街道)人员编制不低于50名,并为每个社区预核2至3个事业编制,进一步打通社区工作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年内启动相关工作。

同时,加大激励关爱社区工作者力度。围绕社区工作者最关心关注的薪酬水平、职业通道、政治待遇等内容推出一系列实招硬招。比如,6月15日前,按照人均500元/月的标准,普遍上调了社区工作者薪酬,调整后达到5950元/月(含“五险一金”个人缴存部分),达到东北首位、全国上游水平;向全市955个社区全覆盖派驻第一书记、副书记,结合去年派出的996名驻村第一书记、“三长五员”工作专班的1.1万名下沉干部,全市向社区(村)派驻的党员干部达到1.3万名;今年上半年沈阳新招录4000名社区工作者,全市总数达到15300余人,从而实现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20人,超过全国18人的平均水平。

强化小区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累计点长6500余名

“1 2”制度体系特别提出强化小区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对散体楼标准化围合、推动1471个无物业小区落实管理主体,实现沈阳6588个小区全部“有人管”的基础上,正在按照300户左右标准加快推进网格优化工作,预计7月底前全部完成,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在小区全面实行“三长五员”实名制专班治理模式,在全市小区实现一个小区、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目前,全市已有6500余名社区工作者担任小区点长,1.1万余名市区下沉干部(市级4898名、区级6390名)担任应急点长,会同老党员、老劳模等荣誉点长及专班其他成员服务居民。

此外,“1 2”制度体系还突出数字赋能,建立了简洁明晰、易操作的小区治理模板,如小区治理工作导则、“12345 N 1”工作运行体系以及“同网共治”工作机制等8个实施细则和小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等。

每个社区3000至4000户

社区规模优化调整预计年底前基本完成

为破解超大社区治理难题,沈阳坚持方便管理、区域与人口规模均衡划分、相对稳定的原则,以每个社区3000至4000户标准调整社区规模,确保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精力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预计年底前全市基本完成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工作。依托住宅小区、楼院、居民小组,综合考虑面积、人口等因素,按约300户左右标准划分网格,覆盖户数适当调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将治理单元落到小区,围绕小区组织建设、居民自治、困难帮扶、矛盾调解、资源整合、应急响应、政策宣传、其他事项等八类重点工作,制定《小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细化28项具体事项。

建立健全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通过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程序,优化登记服务,计划年底前80%的城市社区拥有10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70%的农村社区拥有3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全面铺开街道(乡镇)社工站建设,年底前建成街道(乡镇)社工站103个,实现城市街道全覆盖,全市街道(乡镇)整体覆盖率超过70%;安排福彩公益金300万元,实施社区服务、儿童服务等5个类别公益创投项目50个,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有效凝聚“五社联动”协同共治力量。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王彩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摄影记者 李浩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