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建设大湾区(非凡十年广东答卷)

中山建设大湾区(非凡十年广东答卷)(1)

潮涌大湾区,风劲好扬帆。今年6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浪潮,中山正迎来改革开放以来“二次腾飞”的历史性机遇。

过去十年是中山奋进发展的十年。作为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部门,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见证和参与了中山发展历程。在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新征程中,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也将担起新使命。

中山市委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尹明表示,市发展改革局将切实扛起自身职责,项目化、清单式落实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施工图”,推动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从岐江河融入大湾区

伶仃洋上,横跨珠江口东西岸的超级交通工程不断传来新进展:今年8月底,深中通道海底沉管安装工作进入最后500米冲刺阶段;10月9日,深江铁路正式动工建设。随着跨岸交通网络织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距离不断被拉近,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中山建设大湾区(非凡十年广东答卷)(2)

建设中的深中通道。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近年来,抓住深中通道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历史机遇,中山加快向东发展,环湾布局,城市中心版图从岐江河范围加速向伶仃洋方向拓展,城市发展能级持续跃升——

2018年,广东省委赋予中山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三个定位”;

2022年,中山获批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成为全省第六个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全省第一个以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改革创新实验区。

作为推动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部门,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从完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构建规划实施体系、实施重点任务等方面着手,明确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路线图”。该局牵头制定了中山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等,形成了中山长期、中期、近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和框架。

相关工作正接连取得关键突破——

今年2月,中山、佛山两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山与广州、佛山、珠海、江门等市发改部门共同商定了2022年第一批共66项融合发展重点工作。

当前,结合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任务,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正重点推动“东承”战略实施,牵头推动与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城市融合发展。目前,该局正联动深圳谋划产业链专业协作基地(深中合作创新区)、深中港高端制造合作基地、深中澳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珠江西岸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基地等合作项目,与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编制形成了深圳中山战略协作第一批重点事项(项目)清单表。深中联动的“施工图”越描越清晰,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步伐越迈越坚实。

攻坚克难稳经济稳增长稳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发展改革局自觉扛起稳增长促发展的主责主业,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先后制定了“新春暖企九条”“扩大有效投资十八条”“促进服务业发展38条”“稳经济138条”等系列政策措施,牵头建立省重点企业、服务业重点企业走访服务工作机制,从行业、企业、项目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助力全市经济稳定增长。

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市发展改革局统筹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监测分析、协调推进、滚动实施等管理制度,推动投资稳定增长,全面加强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牵头实施前期管理、亮灯预警、半月调度等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不断提速,今年1-9月,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5.3亿元,完成进度83.6%,超序时进度8.6个百分点,为经济发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造深中无差别营商环境

“以往需要一两个月才能走完的流程,现在拿地当天就可完成。这样的速度,以前不敢想!”今年8月,中山民众街道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通过预受理机制实现“拿地即动工”,项目中标单位业务代表叶冠庭对高效审批速度赞赏有加。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中山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改革的“头号工程”,致力打造大湾区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其中对产业用地审批流程全面优化再造是重点。今年,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牵头成立了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审批服务工作专班,研究出台区域综合评估、标准地、建设用地带设计方案出让等改革措施,加速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宗重点项目通过上述改革机制实现“拿地即开工”。

“拿地即开工”是中山优化营商环境成效的缩影。围绕提升营商环境目标,2022年1月,中山市印发《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部署五大领域160项改革目标任务。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行动方案,对标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和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做法,形成中山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提出了涵盖23个领域的年度改革任务182项。

尹明表示,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将主要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头号工程”,全面对标学习深圳,在提升审批效能、服务企业上集中发力,推动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以深中两市企业家、市民、群众满意度为准则,打造深中无差别体验营商环境。

目前,该局正推动《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和《中山市“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三年行动”重点事项(项目)清单(第一批)》稳步有序落地实施,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改革举措,促进深中两地营商环境同城化。

经过近年来的系列改革,中山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群众和企业办事快起来。除了“拿地即动工”,如今,在中山开办企业全流程平均时间已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各类事项100%实现“网上办”“指尖办”,128件高频事项“一份表单、一套材料”即可申办。

【征程再启】

聚焦服务“小切口”

发力湾区融合发展软联通

代办医保卡、公交卡、协助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如今,在中山居住的港澳同胞在社区内就可以就近享受到各类的民生服务。自2021年起,中山市创新推广内地港澳同胞服务中心建设,设专人专窗,就近为辖区港澳同胞提供政策类咨询、便利化服务,成为港澳同胞享受便利服务的重要平台。

设立内地港澳同胞服务中心是中山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民生举措。近年来,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在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港澳拓展产业空间和港澳居民就业空间拓展以及政务服务深中“跨城通办”等方面发力,以民生服务“小切口”,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软联通”。

除了参与推进内地港澳同胞服务中心建设,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全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职能,会同各专项小组牵头部门落实港澳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政策,推出港澳居民办事“一站通”;推动“港澳药械通”政策在中山陈星海医院落地,临床急需的港澳上市药械在中山市投入使用;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公证”全市统一平台,平台通过人脸识别、远程视频、语音同步存储、电子签名认证、发证等在线办理方式,为港澳企业、居民提供便利公证服务等。

中山建设大湾区(非凡十年广东答卷)(3)

深中通办窗口。

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城市也是中山联动的重点。在政务服务领域,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正参与推动深中政务服务同城化,拓展政务服务事项“深中通办”,推行深圳、中山两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同时,拓展粤省事、粤商通“美丽中山”专区与“i深圳”“深i企”对接联动,目前正推动公积金办理、人才认定、不动产登记等首批事项进驻“i深圳“和中山专区,实现移动端通办。未来,该局还将会同中山相关部门,探索构建深中涉企政务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数据信息共享、大数据分析筛查,为两地企业精准画像,对符合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提供精准直达、免申即享。

【数读】

十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306.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3566.2亿元,年均增速为5.3%

2021年全市人均GDP为80157元,比2012年增加13297元,年均增长2.4%

全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额从2012年的22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6亿元,年均增长约18.8%

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7424元增加到2021年的57901元,增长111.1%,年均增长8.7%

全市企业开办全流程平均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各类事项100%实现“网上办”“指尖办”

建设中山智能审批辅助平台,实现人社、住建、公积金等72项高频服务“智能秒批”,创新推行“一件事”主题服务,323件“一件事”主题式集成办理,128件高频事项“一份表单、一套材料”即可申办

推进政务服务“湾区通办”,上线公安、人社、税务等部门共达100个“湾区通办”服务事项,实现中山市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在港澳“跨境通办”

投资项目审批再提速,已有40多宗重点项目通过预受理机制实现“拿地即开工”,致力打造大湾区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持续推进“1+1+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全市50家创业孵化基地向港澳青年全面开放,服务港澳青年1.5万余人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作者】 雷海泉;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