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复习提前准备才能考的更好)

小学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复习提前准备才能考的更好)(1)

期中考试快到了,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4单元知识点复习,为考试做准备!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与整理

1. 收集数据的方法:

(1) 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2) 实地调查:如现场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3) 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网络等。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1.是要简便易行;2.要真实全面。

2. 全面调查:

(1) 全面调查;考察全面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 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做划计法。

(3) 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数的比。

注意:调查方式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3.抽样调查: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数据的结果来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4.总体: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样本:被抽取的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组成称为个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5.抽样调查的要求和特点:

(1)特点:优点:花费少,时间短,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破坏性小。

缺点:结果性往往不如全面调查的结果准确,且样本选取不当,会增大估计总体的误差。

(2)要求: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的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也就是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

6.数据处理的过程:

(1)数据处理的过程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

(2)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对未知的事情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7.常见的统计图及其特点:

(1)折线统计图: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2)条形统计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的数据。

(3)扇形统计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8.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反映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出现的频数,从而反映了在数据组中各数据的分布情况。要全面地掌握一组数据,必须分析这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

9.频率分布直方图; 为了直观地表示一组 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以频数分布表为基础,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条系形统计图的一种。

(2)直方图的结构: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

10.作直方图的步骤

(1)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轴:横轴和纵轴。

(2) 在横轴上画一些相互连接的线段,每条线段表示一组,在线段的左端点标明这组的下限,在最后一组的线段的线段的右段标明其上限。

(3) 在纵轴上划分刻度,并用自然数标记。

(4) 以横轴上的每条线段为底各作一个矩形立于横轴之上,使矩形的高等于相应的频数

11. 列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 决定组距与组数。

(3) 划记

(4) 列频数分布表。

记住的知识点:

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总体: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样本和总体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选取样本的目的是了解总体。

★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抽样调查对样本最基本的要求是,样本在总体中要合适或具有典型性。

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统计图表是指统计图形和统计表格,它们是表示信息的两种不同形式。

利用统计结果作出判断或决策

小学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复习提前准备才能考的更好)(2)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复习提前准备才能考的更好)(3)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小学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复习提前准备才能考的更好)(4)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复习提前准备才能考的更好)(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