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国互派质子(古代质子外交)
战国诸侯
中国古代的“质子”,也就是人质的意思,通常是由王室的男性成员“公子”担任,抵达他国作为政治互信的象征和筹码。质子主要出现在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过程中,时不时需要质子作为结盟或停战的信物。
然而“春秋无义战”,诸侯国出尔反尔、撕毁联盟是很常见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杀掉“质子”就是一个合理“泄愤”的选择。此时,可怜的质子就像一个被抛弃的棋子。但是,质子就一定是被舍弃的“信物”吗?质子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呢?
一、质子的由来1、质子的出现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见郑庄公久不来朝,打算分权给虢公,郑庄公怨恨周平王。周平王说“没有的事。”于是周王、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留在周王室做人质。周郑二国交换人质以后,郑庄公继续留在朝廷辅政。此事被称为“周郑交质”,是质子的起源。此事是“天子衰微”“礼乐崩坏”的标志,是春秋时期的大事件,也使得郑国的地位大幅上升。
为什么这件事代表“天子衰微”呢?这是因为,周平王是天子,是中国的君主,而郑庄公只是他手下的一个诸侯。在西周的礼仪当中,诸侯为天子效力是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事情。但到了春秋时期,周平王身为天子居然需要交换人质,才能号令郑庄公——这还哪有一点“君臣之礼”?天子号令不动诸侯,显然是“天子衰微”了。
周王室
2、质子成为“信物”
整个春秋时期,只有六次交换质子的记载。而到了战国时期,交换质子的风气开始兴盛起来。交换质子作为停战协议的条件、抵押品,或者结盟的信物,是最常见的用法。质子多为诸侯国太子或王子、公子。
公主是不会作为质子来使用的,一般公主到他国都用于联姻。实际上,当时的公主结婚时嫁给他国的王子、公子是正常现象,不一定都有政治作用。质子则不同,必须选择天子或诸侯国王室的男性继承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他国进行一定程度的威胁——“你开战我就杀你儿子”,在重男轻女的社会,这话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基于这种情况,质子的处境一般是不如嫁入他国的公主的。各国也不傻,都会尽量选择敌国比较有价值的王子、公子做为质子。其中也不乏当了质子之后回国继位的公子,例如楚考烈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异人)等。尽管如此,从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保障的作用并不大——各国都不会因为一个质子而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君子曰:“信不由衷,质无益也。”没有信义,质子就没有任何用处。
二、质子的政治作用1、质子“弃子”
历史无数次证明,王室继承人的血缘关系,在各国诸侯的野心面前,是真的一文不值。质子当中不乏客死他乡、身首异处之人,史书上却鲜有记载,似乎不值得为这些失败者写书。甚至还有比杀死质子更残忍的例子:楚考烈王曾在秦国为质子,并且他娶了秦昭王的女儿为妻;后来楚考烈王叛逃回国继位,秦昭王非常生气,便残忍地杀死了楚考烈王的夫人,也就是他唯一的女儿。
为什么一国王子、公子,竟然会被当做弃子呢?这和当时各国野蛮的军阀政治是分不开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国家,中国当时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但其实已经陷入事实上的分裂。西周诸侯国及泛诸侯国共一千二百个,在春秋时期它们开始不断互相吞并、兼并,到了战国末期,只剩下七个大国和数个小国。
互相攻伐
归根结底,当时,土地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经济资源,而生产力的低下,使得各国必须要掠夺土地和人口才能维持巨大的战争消耗,而越是掠夺,需要消耗的资源就越多,所以更需要掠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尤其是战国时期,各国发动战争的首要目标并不是争夺最高权力,而是在争夺匮乏的自然资源。土地这种自然资源,是各个诸侯国能够存活下来的唯一保障。
所以,这样看就很清楚了,对于各国的诸侯来讲,一个儿子或者兄弟并不能和国家存亡相提并论。诸侯们只有手握土地才能发动战争,从而保证本国的地位和手中的权力。亡国之君过得不见得比奴隶强。这种情况下,一个质子如果不能换得土地,那要他还有何用?实际上,楚考烈王没能阻止秦国攻打楚国,异人也没能阻止秦国进攻长平,质子“止战”的效力,基本接近于零。
2、最复杂的一位质子
《战国策》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似乎暗示“交换质子可以停止战争”。当时,赵国赵惠文王去世,而新登基的赵孝成王年幼,所以赵太后“垂帘听政”。此时秦国打来,赵太后听从触龙的建议,令长安君为质子,停止了这场战争。
不过,长安君为质子,并非停止了战争。《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与史实略有不符。《战国策》毕竟是后人所做,《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创作时间,和此事发生的时间相差二百多年,如同今日之人描写乾隆年间的事件,其真实性可想而知。文中不乏美化洗白、便于政治宣传的嫌疑。实际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其含义也更为深远。
- 不符史实的“止战之术”
首先,《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事件发生在前265年,是长平之战之前,此时的赵国不仅不弱于秦国,且军力、人口、存粮都大于秦国。并且在前269年的阏与之战中,赵奢率领9万赵国军队将秦国胡伤、白起率领的数十万秦军击败,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所以,此时的赵国交换质子的行为,和“停止战争”毫无关系——倘若真打起来,此时的秦国也未必是赵国的对手。
- 无从安放的“缓兵之计”
那么,赵太后这样做是不是“缓兵之计”呢?交换质子的行为是否延缓了秦赵之间的决战呢?从赵国的角度讲,表面上好像是延缓了“长平之战”的时间,仿佛是延缓了赵国的灭亡。但是,只要结合其他史料,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史记·平原君列传》所记载,长平之战是赵国高层尤其是平原君“利令智昏”,政治误判导致的,是一场本可以避免、完全不必要、时间地点均不合适的战争。这场战争起因实际上是赵国吞并了秦国苦心攻打的上党地区,等于是赵国变相挑起了长平之战。如果不是赵国高层对上党地区的极度贪婪,赵国完全可以更有利、更有效地与秦国决战,且决战地点必然不会是长平,是赵国高层对战略、地形、战术的误判葬送了赵国。
所以,此时的赵太后以长安君为质子,根本谈不上什么“缓兵之计”。因为长平之战是赵国变相挑起的,并非秦国主动进攻赵国,而是赵国派兵远征一块即将属于秦国的土地。也就是说,交换质子这件事,和长平之战的发生时间没有任何关系。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政治上,一个质子都根本影响不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生死决战,“缓兵之计”的假说,根本无处安放。
- 政治意志测试题
如果结合秦昭王这位争议巨大的秦王一贯的政治作风来讨论,那么便能窥探出《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背后的真相。秦武王扛鼎而死之后,秦昭王在兄弟相残中成为胜者而继位,成为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王。秦昭王经历了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三个时代,也被《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记载为一个类似“反派”的角色。
赵武灵王
秦昭王和赵武灵王并存的时期,秦国是无力与赵国对抗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进行改革,使得赵国国力大幅上升。此时的秦昭王和宣太后(芈月)都不敢对赵国发动战争,也不敢对其挑衅。然而,沙丘宫变之后,赵惠文王杀父诛兄继位,内乱中赵国损失了很多精兵良将,形势逐渐改变。
秦昭王与赵惠文王之间,发生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经典故事。这一系列事件表面上都说明了赵国名臣强将上下一心,美化了赵国,将赵惠文王放在一个知人善用的“明君”的位置上。但是,如果对比赵武灵王时期,秦昭王、宣太后低头默默发展的样子,就可以知道,秦昭王此时已经不是那么害怕赵惠文王时期的赵国了。
此时的秦国实力还是略低于赵国的,但却敢不断挑衅赵国,秦昭王如此嚣张的原因并非是实力,而是政治意志。无论是索要和氏璧,还是要求赵惠文王敬酒,都是政治意志的测试题——秦昭王想知道,这个杀父继位的赵惠文王,是否超过了赵武灵王,到底有没有其父亲那样的战斗意志和改革勇气呢?显然,赵惠文王对外不敢对秦作战,而是依靠文官个人能力、带着和氏璧涉险;对内依靠臣子个人魅力化解内政矛盾,赵惠文王显然没有他老子那么可怕。
所以,如果以这样的思路来看《触龙说赵太后》,就会发现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赵孝成王的政治意志,连赵惠文王都比不上!坐拥赵奢、廉颇、蔺相如、平原君这样的名臣,手握战国当时规模最大的正规军,全都发挥不了作用,居然低声下气到了要主动交出质子“止战”的程度,并且谁都知道质子根本没有实际作用,这样真的可以说是“龙生猪,猪生鼠”了。
也就是说,在秦昭王看来,所谓的“质子”,根本不是政治筹码,也根本和军事没有任何关系。这纯粹是秦昭王给赵国高层出的一道政治意志测试题,就跟和氏璧、渑池敬酒是一个道理,不过是想看看新晋赵王的水平而已。然而,赵孝成王和赵太后在此事上的妥协态度,恐怕令秦昭王也大为震惊——本来秦昭王也许期望着一个零分答卷,结果赵国交出了负分答卷——站在秦昭王的角度,真是要笑掉大牙了。
3、王储历练
在诸国的质子当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也就是太子派去他国历练,为之后回国继位做准备。这里说的并不是叛逃回国的楚考烈王或者是“奇货可居”的秦庄襄王(异人),而是类似于秦国悼太子这样的质子。
在前273年华阳之战中,魏国被秦国打得一败涂地,此后魏国政治上也彻底倒向秦国,摆出了一副“为虎作伥”的政治态度。秦国魏国结盟之后,为了表现出信任,秦昭王将秦国太子派往魏国作为“质子”。这位太子是秦昭王长子,也是秦昭王最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悼太子。这期间,秦国还曾攻打魏国,夺得两座城。但魏王对悼太子非常优待,奉为上宾,并且令魏国信陵君全权负责悼太子的饮食起居,对其好生伺候。悼太子在魏国,比一些魏国王公贵族的地位都高、待遇更好。
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信陵君这样一代名臣,要对一个敌国太子低声下气呢?这是因为魏国对秦国近乎谄媚的国策,而悼太子是秦国王位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出意外就是未来的秦王。魏国此时应该早已看出秦国必然是将来的战国霸主,因此要拉近和秦国的关系,拍悼太子的马屁,就是拍秦昭王的马屁,是能够让魏国搭上秦国变强的顺风车,从秦国的劫掠战争当中分一杯羹的。所以,魏国高层做出厚待悼太子的举动,也就不足为奇。
讽刺的是,悼太子在信陵君的精心照顾下,却在某次活动中意外受伤,最终伤重不治而死。秦昭王伤心不已,并且对魏王大失所望。魏王见自己的国家战略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因此得罪了秦国,便对信陵君疏远猜忌,使得信陵君在“窃符救赵”之后,再也没能返回魏国。
奇妙的是,如果没有信陵君的失误,悼太子就会取代安国君成为秦王。那样的话,异人就不可能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王,嬴政就成不了秦始皇,也不可能建立大一统的中国。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信陵君对一个质子的拍马屁行为,彻底改变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
始皇帝
三、总结质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既是政治联盟的抵押品“信物”,又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弃子”,又是一种政治考验的手段,还可能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王室继承人。如此复杂的身份,如此深远的影响,并不是质子本身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而是质子恰好被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成为了各种势力之间的交点。所以,质子命运是一场悲剧还是一个传奇,并不取决于他本人,这不过是纷繁复杂、风云变幻的天下大势,所掀起的一个小小浪花。
参考资料:
1、《战国策》
2、《史记》
3、《论赵国君主继承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