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必去十大景观(不能错过的黄河边世界级美景)
这里的景致太美,美到有黄河与长城第一次相遇,便一眼万年的老牛湾;这里的故事太浪漫,浪漫到有天下有情人纷纷踏足的普救寺;这里的故事太经典,郭襄一见杨过误终生的风陵渡就在这里,这里是你不知道的山西,黄河之魂在这里。
黄河老牛湾
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便是老牛湾。它位于山西忻州市偏关县,是中国最美峡谷之一,被称为中国的科罗拉多。
泛舟漂移,两岸鬼斧神工,断臂悬崖,黄河曲折多变,弯转迤逦,黄河在此回头,转折了一个近乎360°的圆湾,将其围成一个半岛,形似科罗拉多。
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同时也有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
老牛湾古堡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坐落在紧靠黄河大峡谷的悬崖峭壁上,是明长城防御系统的屯兵城堡。是明代建筑风格的精品,也是老牛湾景区的标志之一,老牛湾古村落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所有建筑就地取材,全部用当地的石头、石片堆砌而成。
老牛湾景区的杨家川小峡谷沿线贯穿着一条以长城、古堡、古村、古庙、栈道、码头等组成的风格独特的风景线。
碛口古镇
山西临县碛口镇黄河岸边,有一处中国少见的古村落,沉静、古朴又原汁原味的隐秘小村庄,它就是去碛口李家山。
村中的房屋以窑洞式建筑为主,依山势而建,从山底一直建到山顶,一气呵成,形成了立体村落。李氏的祖先李端于明代成化年间到此,后来李氏家族在李家山村世代繁衍。
村中保留有包括豪华清代民居和普通窑洞在内的多种不同的民居形态,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是研究我国古代民俗的宝贵材料。
整个村落背靠艮山、两翼相护,四周黄土山体环绕,藏风纳气、对外封闭,成为护佑李氏家族的避世桃源。
永和乾坤湾
山西有一处美景,不能不去,这便是永和乾坤湾。位于永和县打石腰乡的乾坤湾,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
位于S型的黄河古道边畔上的河怀村和伏义河村,犹如黄河巨龙怀抱其间的“阴阳鱼”,这段黄河古道就是乾坤湾。
山上住着人家 ,炊烟袅袅。岸边的草滩上, 一群黄牛正在河边饮水。乾坤湾不仅壮美 ,还是一幅黄土高原的生活图画 。
相传远古时,太昊伏羲氏在这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临汾市吉县的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水流有着梦幻般的变化,形成了奇绝壮观的八大景观:“烟从水底升,船在旱地行,未霁彩虹舞,晴空雨濛濛,旱天鸣惊雷,危岩挂冰峰,海立千山飞,十里走蛟龙。
走进瀑布,在阵阵轰鸣中,近距离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滔滔黄河水,挟雷霆万钧之势,直下百丈悬崖,掀起腾空黄浪,排山倒海,震天撼地。
壶口瀑布,以其深广的哲理内涵,吸引着炎黄子孙,人们视其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奋发的精神象征,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七彩盐湖
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境内的七彩盐湖,色彩斑斓、姹紫嫣红。它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新生纪初期,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同著称于世的以色列死海一样,同属内陆咸水湖。
它除了拥有死海的神奇之外,还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它地处运城盆地最低处,为一典型的闭流内陆湖泊,犹如一块玉?运城盐湖阡陌纵横,银岛万千,碧波浩淼,湖光闪闪,自古就有“银湖”之美称。
对运城盐湖水的重金属含量检测表明,运城盐湖含有丰富的盐分,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死海,钠、钙、镁等元素高于死海,所产生的浮力比淡水高出三成。入水后可自然漂起,水不没腹。
运城盐湖多彩的原因,据有关专家介绍,盐湖湖水中这20多种元素,就是造成多彩的原因,同时随着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色彩也在变化。
关帝庙
运城关帝庙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位于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的运城关帝庙始建于隋代,宋代进行过扩建,明代毁于地震,清代乾隆年间重修,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建筑技艺最精湛的关帝庙。
明人吕子固在《谒解庙》诗中,曾无限感慨地吟咏道:“正气充盈穷宇宙,英灵烜赫几春秋。巍然庙貌环天下,不独乡关祀典修。”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关公的崇拜和敬仰,以及关帝庙遍布天下的盛况。
关帝庙最令人惊叹的是崇宁殿和春秋楼。崇宁殿作为关帝庙的主体建筑,正前方悬挂着清乾隆皇帝亲笔题书的巨幅匾额“神勇”,殿内还悬有清康熙皇帝御笔“义炳乾坤”牌匾。
四周有数十根石雕盘龙柱,龙体姿态各异,活灵活现;院内翠竹新篁,立有《汉夫子风雨竹》碑刻,以竹隐诗,传说是关羽手笔。
春秋楼为两层三檐歇山顶,高30余米,全部用木料制造。该楼建筑结构奇巧别致,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勾栏相连,设计大胆,做工精细,如此结构设计在世界建筑艺术中已成孤例。
风陵渡
风陵渡,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也是郭襄和杨过一见误终生的渡口。它位于山西运城市芮城县西南30公里处的风陵渡。
唐圣历元年(689),于风陵堆南置关,叫风陵津。长期以来,风陵渡既是河运码头,承担沟通秦晋豫三省交通的功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人类始祖女娲的坟墓就建于此地。女娲为风姓,所以有“风陵”之称。 明清时在此设巡检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运输事宜。这处“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历史上一直以摆船渡河,来连接陕豫二省。
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志焕的《登鹳雀楼》,让永济鹳雀楼人尽皆知。它位于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以西黄河东岸,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著名建筑。
古城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云栖楼"又称"鹳雀楼"。
这座建筑建于北周(公元557-),元朝初年被毁,重建。鹳雀楼外观有四层,内部分为六层,内部文化陈设表现有着黄河文化的历史。
第一层以永恒的杰作和大唐蒲州为主题,第二层具有悠久的历史(华夏祖先文化),三层古代文明,四层黄土神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全景,充分展现了盛唐和华夏文明的盛唐气氛。
登上顶层,远望四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辽阔之情不觉涌上心头。
黄河大铁牛
黄河大铁牛位于山西运城著名渡口-蒲津渡,距离永济市15公里处。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它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是中国第一次发掘出土的大型渡口遗址,珍贵的四尊黄河大铁牛就在这里。
黄河大铁牛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每尊重45吨--75吨)、历史最早、工艺水平最高、造型最优美的铸铁铁牛文物,在国内外都极为罕见。
据文献记载,铁牛系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年间(公元724左右)下旨冶铸,工八尊,用以作为维系和坚固长安与河东的交通枢纽、山峡要津——蒲宏伟的蒲津渡浮桥。蒲津桥,是津桥的索缆和桥墩。牛下有36根铁柱连腹,入地丈余。牛旁各有一铁人,并有两座铁山,与牛、人、柱相连。
铁牛尾后有大轴,结铁锁链8条,链下连鉴千艘、横百丈,构成当时规模我国黄河上创建最早而又延时最长的一座浮桥,也是唐代黄河三大桥梁之一。
普救寺
天下寺庙不谈情,唯有永济普救寺。永济普救寺是个神奇的地方。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称蒲州)蒲州镇西厢村的峨嵋塬头上,东依中条山,西临黄河,是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
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从塬下到塬上,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寺内舍利塔(即莺莺塔)是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楼台山色里,白柳水声中” ,这美的就是普救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普救寺毁坏殆尽。嘉靖四十一年(1562)蒲州知州张佳胤重修。民国9年(1920)遭受火灾,建筑物多毁,仅存寺塔和三眼菩萨洞。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让这座寺庙,成为一个浪漫的地方。因而,每年七夕节,在爱情圣地普救寺都会举行爱情文化节。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
在山西有一种诗和远方便是飞驰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沿路感受壮阔的黄河风情。
黄河一号公路北起忻州偏关,南至运城垣曲,主线全长1225km。在临汾市永和县阁底乡,设有黄河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
乾坤湾、石楼黄河第一湾、李家山、碛口古镇、老牛湾……行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从南到北一路体味蜿蜒黄河水的雄壮,听黄河岸边的故事,感受黄河人家的乡野生活,这何尝不是期盼的另一种生活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奔腾壮观的壶口瀑布、蜿蜒曲折美到醉人的老牛湾、国内罕见的黄河大铁牛……没错!黄河之魂在山西,山西就是这么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