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11期(小学语文每日一题010)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11期(小学语文每日一题010)(1)

命题:杨茜 审校:风的姿态

编辑:张正阳 注明:转载请联系小编

一年级

要好好学字

1939年春天,毛主席在延安遇到了两个小八路。他们一个叫安定宝,15岁,个子高一点;一个叫刘长贵,才14岁,个子矮一点。

毛主席高兴地问他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他俩马上回答:“知道,您是毛主席。”毛主席说:“我是毛泽东。”说着就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对他们说:“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啊!”

两个小八路听了连连点头。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 ) 快乐——( )

2. 选一选。(填序号)

高个子的小八路叫( )。矮个子的小八路叫( )。

毛主席的名字是( )。A.刘长贵B.安定宝C.毛泽东

3.毛主席“弯下腰”的原因是( )。

A.想写字给小八路看

B.想拍拍小八路的肩膀

C.想摸一摸小八路

二年级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他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牵牛花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

有一天,他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1. 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 )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

2. 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温暖--( ) 难过--( )

3.听了蜗牛的话后,小花苗靠自己的( ),爬到墙顶上,最终开出( )。孩子们夸小花苗( )。

三年级

大母鸡

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刁横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

我对它说:“就你贪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找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吃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

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子“刷、刷”地在地上扒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鸡下得多。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它的羽毛竖了起来,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

我走近一看,鸡窝里已经有一个蛋了,一拿起来,热乎乎的,我把蛋取走后,赶紧抓一把米喂它。大母鸡一边吃一边“咯咯”地叫,好象在说:“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

酷爱: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共有___个自然段,第二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我”对大母鸡的_____之情。

四年级

乡下孩子

我是乡下孩子。在小镇长大。乡下可好玩哩!

乡村的夏夜,吃过晚饭,洗过澡,就躺在门板或竹榻上,仰望灿烂的星空。听妈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辨认哪是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

猜着一个个谜语,向爸爸妈妈提出一个个古怪问题。乡下蚊子多,光摇扇子还不够.要点起蒿草烧的火把,那气息很浓郁很好闻。

傍晚,常在天井和晒谷场上,和小伙伴一起玩“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的游戏。还有捉迷藏,那更有趣啦!屋里屋外,上梁钻洞,到处乱躲。竹林中、草堆里、谷仓、大橱,甚至爬到阁楼、横梁上,满身灰尘、蜘蛛网也毫不在乎,还一个劲地喊:"快来找我——快来找……”

乡村天地广阔,到处是孩子们的天地。春天,去山野挖野蒜、野菜和竹笋,炒年糕可香哩!还去采桑叶,用火柴匣养蚕宝宝,看到蚂蚁般的细蚕从卵中孵出,那欢乐劲儿实在难以形容。

夏天,到溪中去游泳,抓鱼捉虾,打水仗,用石子在水面打水漂,比谁打得多。

秋天,除了到山上去采山楂、毛栗等野果,更有趣的是到溪滩去抓蟋蟀。我们家乡的蟋蟀个儿很大,颈上有条黄带子,叫起来声音很洪亮,斗胜后就像大将军那样威风。冬天,除了捉迷藏,就盼下雪,盼过年。

下雪了,可用米筛做罩子捉麻雀。过年,就可放爆竹,滚铜板,做彩灯。到了元宵节晚上,一边拖着兔子灯大街小巷满地跑,汇入了灯的河流,一边观看龙灯和狮舞,那欢乐情景真如同人间天上。

1.理解短文内容错误的是( )

A.我在小镇长大。是乡下孩子。

B.春天我们去采桑叶,用火柴匣养蚕宝宝。

C.夏夜,常在天井和晒谷场上,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

D. 元宵节晚上村里有龙灯和狮舞。

2.第三自然段围绕着乡村天地广阔,到处是孩子们的天地,按照 顺序,描述了四季以及冬天 时候孩子们的乐趣。

3.用“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从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年级

故乡红叶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

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

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依如山里的人们。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

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

2.故乡的人们不赏红叶是因为 。

3.第二年作者内心惆怅迟疑,可为什么还是回去了?

六年级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 彻:

闻: 闲:

2.诗中表现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心理的词语是 。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参考答案

一年级参考答案

1.马上高兴

2. BAC

3.A

二年级参考答案

1、4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

2、寒冷 高兴

3、力量 金黄色的花朵 真勇敢

三年级参考答案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酷爱:非常喜爱、爱好。

2、4个自然段;主要内容是:大母鸡吃食习惯刁横又霸道

3、表达了“我”对大母鸡的(喜爱)之情。

四年级参考答案

1.C

2. 时间 下雪 过年 元宵节

3. 我是乡下孩子。在小镇长大。乡下可好玩哩!感受到作者快乐轻松的心情,和对有趣的乡下生活的怀念和热爱。

五年级参考答案

1.将香山红叶与故乡红叶作比较,突出了故乡红叶更为壮观,更有气魄,为下文写故乡红叶被人漠视的命运作铺垫。

2.忙于劳作

3.父亲一天天老去,怕辜负父亲。

六年级参考答案

1.不要; 整,通; 看 ;悠闲

2. 且莫催

3. 元宵夜,没有哪一家人看见月亮还能在家闲坐,没有哪一处地方没有赏灯的人群;到处是灯火闪烁,到处是赏灯的人流。

【每日一练】相约八点半,每天一道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