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

文 | 蓓蓓

编辑 | 嘈坊

上世纪90年代,国内演艺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视作品,其中1996年的一部《英雄无悔》被观众们奉为经典,剧中濮存昕饰演的公安局长“高天”更是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偶像。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3)

16年过去了,这部电视剧的主演们仿佛全体“消失”了。女主角李婷患癌去世,女二号袁立无戏可拍状态,就连男主角濮存昕也消失在荧幕中许久了。

这些年濮存昕去哪了?

在濮存昕最新的访谈中,他谈现在娱乐市场的现状,说了一句让人伤感的话:

“娱乐市场真的没我的活儿,我演的东西没人看。”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4)

为此不免一惊,为何连濮存昕都说自己没戏演了?

今天我们走进老戏骨濮存昕的艺术人生,一探究竟。

01

1953年濮存昕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他有一位鼎鼎大名的父亲苏民,是中国话剧届的元老,是北京人艺的导演,曾获得话剧界最高奖项“金狮终身成就奖”。

观众喜爱的演员如宋丹丹、江珊、徐帆、陈小艺、梁冠华等都是苏民导演一手培养出来的,当然还有儿子濮存昕。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5)

母亲是一名银行职员,家里有个姐姐,后来是首都经贸大学的教授,还有个弟弟。一家人幸福温馨。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6)

就在他一岁那年,厄运降临了,因为没有服用防疫药丸的原因,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一条腿完全无法动弹,靠着手扶板凳来挪动身体。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7)

这下可把全家人急坏了。

小学三年级以前,濮存昕在学校里是同学们眼里的“残疾孩子”,没人喜欢跟他玩儿,有人喊他是“小瘸子”。

同学们的排挤和歧视给濮存昕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伤害。放学回家他总是闷闷不乐,这些都被父亲看在眼里。

为了给儿子治病,父亲苏民四处找人托关系求名医,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积水潭医院的荣国威教授,给濮存昕做了手术。

手术后父亲始终坚信只要努力锻炼,儿子的腿是可以完全康复的。

在父亲的陪伴和鼓励下,濮存昕积极地投入锻炼中,慢慢地他可以走路了,然后学会了跑步。这段难忘的复健之路,让他年纪小小就学着坚强和坚持。为了不让别人看出自己残疾的腿,他努力练习走路姿势。

特殊时期,学校停课,年仅13岁的濮存昕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了。他满腔热情干着保家卫国的“大事业”。甚至可以连续几天不回家,跟在后面执行公务。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8)

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争端,16岁的濮存昕听到消息后,爱国之情高涨,他一冲动跟着大部队签下决心书,把北京户口给注销了。加入到这场声势浩荡的队伍中,成为黑龙江建设兵团下乡知青中的一员。

一路上濮存昕幻想了下乡生活会遇到什么新鲜事,到了黑龙江农场才发现跟自己想的天差地别。这里环境恶劣,每天的劳作不是种树种地,就是牧马割草。

开始的日子,他举目无亲,离家千里,和战友们关系疏离,他常常感到孤单失落,还曾偷偷抹眼泪。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9)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濮存昕学会了苦中作乐,他喜欢牧马的时候吹口琴,一吹口琴就思乡,想念家人。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得走下去。

在跟父亲的通信中,父亲教导他逆境时不要刻意讨好任何人,要把自己做到最好。

受到父亲的鼓励,他在劳动之余将时间花在钻研技艺上,无人问津的日子,他学习画画,埋头钻研木工、电工等技术活,还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身边战友们帮助。渐渐地他的人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朋友多了起来。

知青下乡的日子,磨炼出他的坚强意志。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0)

02

1973年,知青的返乡大潮开始了,那时濮存昕20岁,他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已经待了4年。眼看着身边的知青朋友们纷纷离去,有的进城,有的回了老家。濮存昕开始盼望着早日回到北京。

那个年代北京不是随随便便能回去的,必须有正规的路子。放在濮存昕眼前唯一的路,就是追随父亲的步伐:从艺。

迈出第一步,考入了部队文工团。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1)

直到1977年濮存昕才回到北京,那一年他24岁,阔别家乡北京8年后,得以归家。

这段艰苦的人生经历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正能量意义,也为他日后成为演员能塑造出众多优秀的角色奠定了基础。

刚回到北京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好的就业机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西城区一个街道工厂里糊纸盒。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2)

濮存昕说,是艺术拯救了我。

不久,他选择参军,考上了空政话剧团。人生迎来了第一次转折,没有上过大学的濮存昕将演艺视为人生的目标。

进入空政话剧团,他是一个行业新人,想当主角可没那么容易。他没有表演基础,一切要从头开始学。从演小配角开始,他一有机会就不停学习、排练、看老演员们的戏,向长辈虚心求教。他一步一个脚印学艺,跑龙套生涯长达5年。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3)

1983年,濮存昕在话剧《周郎拜师》里首次出演主角。也正是这部话剧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同时爱情也向他靠近。

一次演出中,濮存昕与剧团里的女演员宛萍相识了,两人相见如故有聊不完的话题,渐渐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4)

1985年两人结婚,并在一年后生下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但生活依旧过得并不富裕,当时濮存昕一家还跟父母住一起,虽然苏民导演已经是北京人艺的副院长了,但是仍然居住在一间50平米的单位房里。几口人住在小房子里,生活自然不方便。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5)

婚姻上得意,事业上也慢慢有了转机。濮存昕在团里的表现有目共睹,得到了领导们的赏识。直到空政剧团给濮存昕分了房,一家三口才搬了出来。

1988年,濮存昕的表演得到了蓝天野导演的赏识,蓝天野力排众议向北京人艺提出请求,再加上父亲苏民一旁协助,濮存昕总算是从工作了9年的空政剧团调到了北京人艺。

濮存昕的人生有两次转折,第一次是“知青下乡”,第二次则是进入人艺。

03

在北京人艺,濮存昕和父亲一起工作,他对工作的激情与日俱增,受父亲的影响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

但是刚进入高手如云的北京人艺时,濮存昕的演技遭到了众人的质疑。

在大戏《秦王父子》里,濮存昕饰演公子扶苏,并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准,演技上还不够好。大家给他取了“蹩脚演员”的外号。他自尊心受损。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6)

当时就连宋丹丹都说:小濮,不会演戏。

终于有人肯当着面跟他说实话了,濮存昕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斗志满满,他一定要努力磨炼出演技,让大家刮目相看。

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沉浸在学习中,看其他演员演戏的习惯,从中一点点积累经验,一遍遍排练。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大家看到了他的成长和进步。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7)

1991年苏民导演编排话剧《李白》,父子俩第一次合作。工作中他们也会发生意见不合的时候,有一次濮存昕坚持自己的意见,与父亲相持不下,干脆不回家住了,苏民只有上班才看得见儿子。这也给了苏民启示,儿子长大了,也该放手让他成长,应该尊重他的建议。

最后父子俩齐心协力编排好了《李白》,上映后得到了观众们的极高评价。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8)

同年,濮存昕被谢晋导演相中,参演了电影《清凉寺的钟声》饰演一位法师。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19)

1994年,在史诗剧《三国演义》中,濮存昕饰演孙策。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0)

进入演艺圈后,濮存昕的事业迎来了小高潮,真正让他被观众熟知的作品要数1996年的警匪剧《英雄无悔》。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1)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2)

荧幕里濮存昕与他饰演过的角色一样,是顶天立地的男儿。生活中他也是全家人依靠的顶梁柱。

当年濮存昕还在事业冲刺期,一场意外降临到了濮家。濮存昕弟弟濮存岩因病去世时,年龄还不满30岁。白发人送黑发人,苏民夫妇的悲痛之情可想而知。

一时间濮存昕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望着年迈的父母,他扛住了所有压力。当时苏民身心受到了打击,生病住进了医院,母亲则整日以泪洗面。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3)

濮存昕当时前途一片大好,不仅在演艺圈里展露头角,影视剧资源向他袭来,还被任命为北京人艺的副院长。

为了照顾父母,以及弟妹一家,濮存昕辞去了职务,专心挑起了家庭重任。对于一个事业如日中天的演员而言,为了家庭减少工作机会,无异于一步险棋。

然而濮存昕头也不回地选择了家庭。父亲生病期间,濮存昕背着父亲上下楼梯,他曾跟父亲商量买个带电梯的大房子给二老住。遭到了父亲的拒绝,叮嘱他不要浪费钱。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4)

父亲一生崇尚节俭朴素的生活。这也深深影响着濮存昕,他曾说:“钱是奴才,一定要把他仆人。”

04

从艺生涯中,濮存昕不仅以身作则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大孝子。作为名人,他是德艺双馨,承担着社会责任。

其中不得不提到他的公益之路。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5)

2000年,濮存昕被卫生部任命为“艾滋病防治大使”。当时很多媒体争相报道此事,提出不少刁钻的问题。有人问他:“明星做防治艾滋病大使,是为了博宣传吗?”

濮存昕坦言:“做人要老老实实,这是国家的召唤,不能推卸的责任。”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6)

虽然起初是国家委任,后来在与艾滋病人接触过程中,濮存昕深切意识到投身公益的重要意义。他说:“对待弱势群体,应该少一份悲悯,多一份关爱。”

他一直践行,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原则。在担任“防治艾滋病大使”期间,他曾多次参与调研,提出防艾的有效提案。真真切切为这个特殊群体发声。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7)

他还设立了“濮存昕爱心公益基金”用来帮助那些艾滋病贫困家庭孩子的教育。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8)

那一年起,濮存昕的公益之路全面开启,他陆续担任了“中国禁毒宣传大使”、“义务献血大使”还有“残疾人福利基金理事会”等社会公益事业。

整整7年,在做“无偿献血大使”期间,他每年会参与其中,呼吁社会各界对献血事业的关注,起到积极带头作用。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29)

2002年,濮存昕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多年来,他用心经营家庭,与妻子宛萍恩爱有加是圈内公认的模范夫妻。

事业上他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等职务。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2016年8月28日,父亲苏民因病离世,享年90岁。濮存昕永远记得父亲临终前说:“爸爸一生很知足,有你这么优秀的儿子,爸爸很骄傲。”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30)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31)

父亲走后,濮存昕的演艺事业逐渐放缓,鲜少在大众视野里出现了,他继承了父亲的话剧事业,专心投身话剧之中,他不仅主演大戏,而去还做起了导演,带领着剧团排练演出。

最近,68岁的濮存昕3次出现在都跟演艺事业有关。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32)

8月底濮存昕应邀接受央视主持人鲁健的采访,谈当下娱乐圈明星“人设崩塌”问题时,他一语道破归根到底:还是教育问题。

令观众产生了共鸣,久未露面的濮存昕还因此登上了热搜。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33)

接下来一次就是最近话剧《林则徐》将首次实现话剧线上播出。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34)

还有就是10月底,即将开展的乌镇戏剧节,濮存昕导演的剧目《哈姆雷特》将再度登上舞台。

如果足够细心,会发现濮存昕从未“消失”,他退到幕后,换了一种方式与观众交流。

年近70的他,还在为戏剧事业添砖加瓦,照片中的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风华正茂,多了岁月历练的沧桑。唯一不变的是,他眼里对艺术追求的热情从未褪去。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35)

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老,而赋予人的生命的思想却可以青春永驻,与日月同存。

老戏骨们或许会因为年龄增长遭到娱乐圈的淘汰,然而真正的好演员是不畏惧淘汰的,希望娱乐圈整改后,真正的好演员们能迎来春天!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36)

濮存昕的个人简历(悉心照顾病母和弟弟的遗孀)(37)

最后濮存昕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自己有话剧舞台就够了,不想被骚扰捉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