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太极拳的不传之秘(太极拳的那些细节)
图文/积善成德
白鹤亮翅
最近和拳友切磋,他在三九严冬仍坚持上山打拳,令人佩服。我提醒他注意心脑血管的安全。接着讨论传统太极拳慢打的问题,我们的共识是,一套杨氏传统85式太极拳大约在30分钟为宜。慢工出细活,太极拳如何打慢?把细节打出来,每个动作做到位,自然就慢下来了。比如提手上势到白鹤亮翅就有五次转腰,有的转得很微小,甚至在外形上不易看出来,把这些做出来,自然快不起来。太极拳打的就是细节,打出细节,动作才能到位。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于细节。细节规范了,大的框架也不会错。接着我们又聊“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休”,太极拳的许多细节,必须有明师指点。
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处处讲究细节。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就是说,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眼里有太极,生活就处处是太极。用太极思维看世界,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细节体现素质,太极拳的细节必须刻刻留心。下面是太极拳部分细节扫描:
太极拳细节一:定式动作
定式
比如左倒撵猴,左腿重心,成右虚步,腰左转45度,左手经腹前弧形移至左胯旁,掌心朝上,五指上扬,指尖与前脚尖对齐,高不过鼻尖,眼神关及右掌前推。当前手推,后手拉的瞬间,就是定式。定式不是静止的,动作不能停。一个定式转换到另一个定式,直到所有动作盘架完毕,在行拳走架中,始终保持连贯圆活。如野马分鬃,弓步到位的同时,一掌下采于胯旁前,肘微曲掌微坐,掌心朝下,指尖斜朝前,另一掌挒出。左右掌一采一挒和弓步一起到位,就是定式。云手中的大马步、小马步,都有定式动作。手挥琵琶、提手上势、起势,收势,每个动作都有定式。
太极拳细节二:无过不及
无过不及
杨氏传统85式太极拳,预备势中,即有多处动作及其要领涉猎“微”字和“轻”字,如,舌尖轻抵上腭,唇微闭,齿轻合,胯根微收,五指微屈,膝关节微屈,下颌微收,共有七处,频率之高,可见一斑。对“微”一类的字的理解就应该引起重视了。我的理解,微闭,就是似闭非闭的样子;微屈,就是似屈非屈的样子;轻合,就是似合非合的样子。讲到预备势的两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微屈,腋下一拳空隙。我为了让学生听懂,就做了个比喻。腋下夹了一个刚出锅的馒头,夹得太紧,烫了;夹得太松,掉了。就得不紧不松的样子,才对。这就是太极拳“无过不及”的境界。
太极拳细节三:中规中矩
中规中矩
对于初学者来说,先要做到,动作外形中规中矩,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不要忽略。比如打拳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三拳,一般学员不好理解。扎西大师拿着教鞭,起初我以为她老人家是用来惩戒学生的,原来大师教拳的教鞭是个尺子,用来量步子长短宽窄的。膝盖垂直于脚面,用教鞭一比量,动作到位不到位,不说自明。不要忽略细节动作,姿势正确了,到位了,一举动周身无不轻灵,一举手无不合乎法度,一投足无不合乎规矩,拳从外往里打,功往身上练。太极拳追求完美,就必须从细节入手。扎西大师在教学中把身形,形象地比喻作“形如坐凳”,练拳时,两腿屈蹲有度,自然而然地像端坐在凳子上一样,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尾闾正中,无论定式,还是动势,都中规中矩。这是想成为太极拳高手的基本功。
引人入胜
太极拳如一部长篇巨著,内容想要引人入胜,它的“细节描写”是不可或缺的。太极拳细节贯穿始终,它“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前去之中,必有后撑;欲前先后,欲左先右;左顾右盼,开合虚实;一动俱动,一到俱到;意不断,劲不断;柔中寓刚,静中寓动;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行云流水一般同,恰似杨柳摆春风。”细节是科学,不是细枝末节。比如关于打太极拳,对我来说,表面上是一种体育锻炼,健身而已,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责任,一种生活必需,再深入点说,是一种精神追求。这也是对太极拳细节认识的延伸。
妙趣横生
太极拳细节比比皆是。尽快掌握和熟练太极拳的细节吧,它是你走进太极殿堂的阶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