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大学期间的工作经历(大学生将简历制成使用说明书)

今后的世界,并不是以武力统治,而是创意支配。——松下幸之助。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创意,往往比埋头苦干更重要。就好像毕业论文的开题与接下来洋洋洒洒的思辨过程,几千上万码字的过程固然重要,但却始终绕不开给论文定性的创意主题。

又是一年春招时,好的简历,是求职过程中的第一步。那有创意的简历,会起到正向效果吗?

今天,一个00后大学生在参加学院简历比赛中,将自己的简历制作成使用说明书的新闻冲上热搜榜单,“说明书”中介绍了应聘者的脑部、嘴部、心脏、手部等“个性功能”,而想要启动“这个产品”,就需要支付6000元的月薪。

个人简历大学期间的工作经历(大学生将简历制成使用说明书)(1)

这是一个鼓励创意的年代,无论是写作还是拍摄短视频,领导提出的要求无非是结合主题、内容新颖并且有创意,这个创意不限于在文章体裁又或是剪辑手法等等。因为有创意,让人眼前一亮,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

这位大学生也是如此。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简历大多是套用模板,一张A4纸,上面是固定的几个模块,求职者所需要做的就是往里填充自己的信息即可。而这位大学生除了在简历形式上进行创新,将简历制成产品使用手册,同时,将自己形容为一个“新款人形语文教师机器人”,并将自己各个身体部位的优势标注出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个人简历大学期间的工作经历(大学生将简历制成使用说明书)(2)

创意是有了,但其呈现的方式却受到了不少争议。

将拥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人比作是机器人,实为物化自己。最近,企业无端压榨员工剩余价值的事情屡见不鲜,站在员工的角度,企业购买的是员工每天7个小时的使用时间,而用下班时间来迎合公司的加班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是在把员工当作是赚钱的机器了。

该大学生制作这样的简历,创意确实是有了,却也引发了学生、打工人的不满。更何况这样的使用手册是否为原创,也尚存争议。

个人简历大学期间的工作经历(大学生将简历制成使用说明书)(3)

创意十足却不具备实际落地意义

好的创意应该要具备能够落地的特点。世界上的很多发明,正是因为有好的创意,并且有让它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终为人类社会提供便利,而没有实际落地意义的创意,也只能是仅供大家观赏而已。

对于“新款人形语文教师使用说明书”,尽管创意十足,但真的用于求职,可能并不会受到HR的青睐,在第一轮的简历筛选过程中就会被淘汰。

个人简历大学期间的工作经历(大学生将简历制成使用说明书)(4)

HR在筛选求职者简历时,往往更偏向于能一眼看到重点的简历,也许在你觉得很有创意的简历,对于HR来说,无法第一时间找到有效信息,增加了思考的时间,也就是增加了工作量,反而会被第一时间剔除,起到相反的效果,尤其是在每天会收到数百份简历的大企业。

那么HR更偏爱哪种类型的简历呢

一份合格的简历,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基本信息,更需要与应聘岗位相对应的经验履历,HR只对你相关的履历感兴趣。一份合格的简历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重要的信息放在A4纸上半部分的1/3,例如个人信息,个人技能、教育背景等。这是一份简历的黄金位置,也是让HR有欲望继续往下读的关键。

2、尽量过往的将工作内容量化,数据更具有说服力。过多的文字描述不如数据来得更可靠、真实和直接,也许HR在筛选简历过程中会忽略你的描述重点,但却一眼能看到展现出来的数据。

3、关于个人性格爱好、是否有责任心等等与工作关联不大的内容,可以不用写。个人的个性特点可以留到面试的时候交流,一张普通的A4纸也就那么大,多用来描述与工作相关的即可。

4、简历排版清爽、美观,重点突出,符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一份排版得体的简历能够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会吸引HR继续往下了解你。

又是一年求职季,一份优秀的简历能够帮助大家通过第一关,但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面试,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我价值,从容应对面试以及接下来的一切,才能扎稳脚跟,不被时代所淘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