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土办法 用尽洪荒之力治不好的多年腹泻
曾经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还记得吗?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作者:二丫
一、我遇到的稀奇事
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向我求助:她公公“拉肚子”很多年了,一直治不好。细问才知道这位老人已经八十出头,长期居住在老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他为自己开出了各种中医方子及食疗方子,效果时好时坏,慢性迁延不愈。
出于消化科医生的惯有思维,我说要不检查一下大便和肠镜吧。朋友摇摇头说公公年纪大了,且不在本地,也不愿意做肠镜。一个无法当面就诊的病人,该叫我怎么看呢!
正在此时朋友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说公公经常烦心此时,很不开心。会不会是情绪障碍?焦虑症?带着试试看的心情,我建议朋友让他公公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 “黛力新片”,每日清晨一片。奇迹发生了,老人的腹泻在三天以后就明显改善了,更令人欣喜的是老人的心情也有好转的迹象。我建议继续服用2-3个月,难治的腹泻竟然治愈了。
二、慢性腹泻中的隐匿病因:焦虑症
老人的慢性腹泻奇迹般治愈,让我关注起情绪因素在疾病中的影响。发现古代医生就对情绪致病有了总结,在疾病的发病因素中经常提及“情志损伤”。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为主,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为特征,且其紧张恐惧的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相称。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多数发病年龄在20~40岁之间。
焦虑症在躯体上的表现主要为:口干、胸闷、心动过速、尿频、尿急、上腹部不适、肠鸣、恶心、腹泻、发抖出汗、心悸、呼吸困难。临床上如果以躯体症状为主,则可纳入心身障碍的范畴。
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1)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放松训练及催眠治疗。
(2)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
三、心身障碍是什么病?
有一种或多种主观躯体不适体验;但体检时缺乏相应的体征;现代技术手段检查无相应的阳性发现。这类缺乏明确器质性基础的功能性躯体症状,称之为心身障碍,也称为医学上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这种疾病会有全身不适的表现,但确实是查无据实的病痛。
1.心身障碍的临床特征:
(1)描述模糊;
(2)常随着情绪波动;
(3)主观色彩、情绪色彩浓厚;
(4)反复求医的倾向;
(5)具有暗示与自我暗示性;
(6)病前有心理社会刺激。
2.心身障碍基本特征:
(1)心理社会因素是心身障碍的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条件;
(2)性格缺陷等易患生物素质是疾病的内在条件和基础;
(3)变形的内心冲突,心身交互造成恶性循环;
(4)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多种临床表现;
(5)明确的心理病理基础和心理生理机制;
(6)具有表现多样、慢性反复、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主诉。
3. 心身障碍发病前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有以下:
(1)医源性或非医源性的不良暗示而产生对疾病恐惧;
(2)亲朋好友、熟人死于心脏疾病或恶性肿瘤;
(3)重大生活事件打击;
(4)人际关系紧张;
(5)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巨大压力;
(6)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
(7)社会适应不良;
(8)情感方面的挫折。
4. 心身障碍的临床特征 -认知与心理特征表现为:
(1)疾病信念的异常;
(2)对疾病及其发展的过度关注 ;
(3)对各种身体变化和生理现象过分警觉和错误解读。容易将疾病夸大、错误推论、一般化、灾难化;
(4)希望但又难于接受医生的保证;
(5)对疾病有自己的观点或推理, 无依据但并不荒谬;
(6)恐惧、害怕:害怕已经患某病,或者害怕将来会患某病。
5. 心身障碍的临床特征-行为反应特征表现为:
(1)反复自我检查身体,特别是某一关心部位;
(2)反复在各个大医院,专家医生处求医;
(3)反复要求医学检查或化验;
(4)喜欢查找医学知识和信息,对号入座,模拟患病;
(5)回避或逃避相关刺激。
四、消化科是心身障碍的重灾区
胃肠道是一个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器官,消化内科的专家们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所以 “胃肠神经官能症”这个诊断在以前被广泛的使用。在所有的心身疾病中,胃肠疾病是排名第一位的。社会心理因素在难治性功能性胃病发生发展中的致病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与心身障碍的共病率高达42 ~ 61%。(数据来源,参考文献2)
研究发现情绪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抑制性情绪和激惹性情绪。
(1)抑制性情绪相关的躯体化表现多以胃肠器官功能下降为主:食欲减退、早饱、嗳气、饱胀、便秘。
(2)激惹性情绪相关的躯体化表现多以胃肠功能的不适当亢奋及痛苦体验为明显:反酸、烧心、烧灼感、腹痛、腹鸣、气胀、腹泻。
从这些胃肠道症状中我们可以窥见潜藏在我们身体里的不良情绪,如果针对这些不良情绪进行“对症下药”,相信所谓的“疑难杂症”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陈胜良 消化心身疾病常见临床表现的分类及处置对策。《中华消化杂志》2015年第35卷第9期 579-582页。
2.圆桌会议:心身疾病的诊治,医学与哲学2012年1月第33卷第1B期总第445期。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 科室 姓名
小编choudan11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