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阴险狡诈还是运筹帷幄 处心积虑言不由衷

郑庄公阴险狡诈还是运筹帷幄 处心积虑言不由衷(1)

成语贯春秋 读史增智慧(六)

成语“处心积虑”:出自《谷梁传.隐公元年》,意思是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费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成语“言不由衷”:出自《左传.隐公三年》,意思是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以上两个成语也是与上一个系列主角——郑庄公有莫大关系的。并且我们一直在探讨郑庄公到底是“礼孝兼备”的君子还是“大奸似忠”的枭雄。那么这一讲我们通过“处心积虑”和“言不由衷”两个成语来对庄公的本来面目一探究竟。

郑庄公阴险狡诈还是运筹帷幄 处心积虑言不由衷(2)

春秋三传

为什么我们先要介绍春秋三传,因为在我们成语贯春秋、读史增智慧系列中,很多成语和史料来自于春秋三传,当然也有来自《史记》《战国策》等。但从史料年代和可信度包括其作者代表的身份来看,春秋尤其是《左氏春秋》即《左传》是相当权威的,而其余两传侧重在大义的点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春秋》成书的时间最早,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注意!!孔子绝对不是《春秋》的作者,有人可能马上反驳,太史公曰:“仲尼厄尔做春秋”又作何解呢?关于孔子是否做春秋,推荐大家参看《光明日报》—《春秋》与殷墟卜辞均源于殷人史官家族。简单地说《春秋》的“微言大义”极其简洁的写作手法,包括关键字、词的用法,以及天象、物候的新的文字几乎都延续了殷商时代史官记载在甲骨文和金文的手法。而这样的的记事叙史的传统延续,只能是世守其职的史官家族。从这一点判断,孔子不可能是《春秋》的作者,这部史书作者只能是鲁国历代的史官,孔子因处在礼乐崩坏的时代,他又极力推崇周的制度,所以再次修编、整理了《春秋》,并作为教授弟子的教材。)《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又是再怎么回事呢?因为《春秋》经文简义,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那么注释《春秋》的的书就是“春秋传(zhuàn)”。《左氏春秋转》简称《左传》为孔子同时代史学家族左丘明著作,他主要通过记述春秋具体史实说明《春秋》的纲目。《公羊传》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公羊高的著作,他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他的传解释历史事实很简单,主要侧重于阐释《春秋》大义。《谷梁传》也是子夏的学生谷梁赤经子夏口述,记录下来,以语录体形势来注释《春秋》。通过三传对比。左氏传事不传义,公谷传义不传事。

郑庄公阴险狡诈还是运筹帷幄 处心积虑言不由衷(3)

郑庄公“处心积虑”

我们看《谷梁传.隐公元年》是如何记载和评论“郑伯克段于鄢”的(如何评价郑庄公平定胞弟大叔段)。“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翻译过来:在夏天五月,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叔段,为什么叫“克”,克是能的意思,能干什么,能杀死段。为什么不用“杀”,因为段有了徒众和粉丝(见下图《诗经.叔于田》)。段叔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杀太子。一般都是同母弟想夺取君位。段是弟弟,为什么不称他为弟弟;段是公子,为什么不称他为公子,这是贬斥他,因为他失了“弟恭”之道,轻视段是郑庄公做的太过分了。郑庄公为啥过分?是他处心积虑处置弟弟于死地。这段评论,谷梁赤应该说是对郑庄公和叔段各打五十大板,但庄公作为哥哥其责任应该是很大的。

结论:纵容弟之骄,纵容弟之狂,纵容弟之狂,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名正言顺地除去弟弟。“三纵”真不可谓“处心积虑”也。

郑庄公阴险狡诈还是运筹帷幄 处心积虑言不由衷(4)

郑庄公“言不由衷”

《左传》,记载了周郑交质到周郑交恶的整个过程。应该说周王室作为“天下共主”,所有诸侯在他的面前都属于臣子与君主的关系,按照孔子的说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这是绝对不能被打破的“宗法制”社会关系,这也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但是“烽火戏诸侯”后西周灭亡,周平王在秦襄公、郑武公、晋文候等的护送支持下迁都洛邑,郑武公出任周平王的卿士,郑庄公继承郑国国君后,也承袭了父亲在周朝廷的卿士职位,后来周平王宠信虢公忌父,有意擢升虢公、分享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派遣郑卿祭足率领郑军在四月收割了东周王畿内温地的麦,又于当年秋天再率领郑军收割了东周王畿内成周的禾,周郑关系因此进一步恶化。周郑互相怀恨,关系急遽恶化。日渐衰微的周王室为了防止郑庄公独揽朝政,就想分政给另一个姬姓国国君虢公,以保持政权的平衡。然而,郑庄公不买周平王的账,对周平王准备采取的这一举措怨恨不已。为了达成妥协,作为天子的周平王和作为诸侯国国君的郑庄公,居然采用了进入春秋时代以后各诸侯国间普遍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段,即交换质子。而这一手段并没有奏效,参看《周郑交质》。《左传》罕见在这件事后做了一段评语: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意思是“讲信用不是发自内心,即使有人质也是没有用的”(言不由衷的出处)。 后续:周平王死后,做了多年人质的太子准备回国即位,但没想到也死了,因此平王孙子周桓王即位,他决定不再让郑庄公辅政,开始完全让虢公掌政,于是郑国公然挑衅周王室,周桓王决定亲自伐郑,结果桓王被射伤,险些被俘,这一战称之为“长葛之战”,从此周天子微信一落千丈。这也就开启了各大诸侯国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相互开展争霸的序幕。这一切都与庄公所作所为是分不开的。

郑庄公阴险狡诈还是运筹帷幄 处心积虑言不由衷(5)

最后,小伙伴们有兴趣可以参考《史记》与《左传》等关于郑庄公的记载,看看司马迁是如何为这一春秋第一奸雄洗白的。

郑庄公阴险狡诈还是运筹帷幄 处心积虑言不由衷(6)

下一讲继续探讨郑庄公这位大牛第一宠臣,春秋第一美男——公孙子都,及其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敬请关注!

11月5日深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