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几个吃西餐的地方吗(30年来上海怪奇西餐)

你还记得几个吃西餐的地方吗(30年来上海怪奇西餐)(1)

本文作者/顾筝

在讲究洋派的上海,西餐一直是普通人心中的白月光。

有别于前辈那种把上海味道揉进去的海派西餐,又不同于后来者真真正正源于异国本土的味道,1990年代中后期到2010年前兴起的西餐店是上海西餐史上一支特别怪奇的分叉。

很多上海小囡第一口佩斯卡拉风味蒜香蜗牛的价格,并不贵。

16元六只。配上两块佛卡夏,18元。

在此之前,在上海吃西餐,还有如陈丹燕小说《慢船去中国》中所描写的那般隆重。

“1989年十二月底的傍晚,有一家人,八个,相跟着走向红房子西餐馆……爷爷再三问,是不是吃得到正宗的红房子菜,像烙蛤蜊和牛尾汤,但大家都知道爷爷心里想的,实际上是价钱。”

“这一大家人到红房子去吃一顿正餐,加上酒和汽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小说里的主人公范妮要去美国留学,家族准备来一场告别聚餐,才来的红房子。

你还记得几个吃西餐的地方吗(30年来上海怪奇西餐)(2)

不少上海人的第一口蜗牛是在萨莉亚吃的/来自萨莉亚公众号

萨莉亚进驻中国的1号店开在上海天钥桥路上,王懿辉在它还没有开张前就知道这家店不贵。

“那时我家住在附近,经过时会看到店面在装修,也看到贴出的广告海报,上面披萨的价格远远低于必胜客。”

是的,在此之前,对大部分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小孩来说,西餐的启蒙老师是必胜客。

那些海派西餐在时间上离他们太遥远,而城中兴起的一些让赶时髦的新贵阶层青睐的高级西餐厅,在价格上又让他们高攀不起。

即使是必胜客,也不是想吃就吃的。

1983年出生的毛小琳(化名)记得自己考完高考最后一门,和好朋友们在考场旁边的必胜客好好吃了一顿。

“在我们高中到大学时代,去必胜客还挺有仪式感的。”她说。

菜单上的菜早已烂熟于心,每次去,她们都派最拿手的人去叠色拉,再点一个披萨、一盘意大利肉酱面,再加烤翅、薯格这样的小食。

两三个人聚餐,花费两百元左右。不便宜,但也是学生党“跳一跳”够得上的消费。

你还记得几个吃西餐的地方吗(30年来上海怪奇西餐)(3)

1996年上海报纸上的必胜客广告

王懿辉记得高中时拿到了稿费才会约同学一起去必胜客,不过等到萨莉亚开张之后,就变成了想去就去。

高中生下午4点放学,相比“打工人”有着天然的优势,不用排队就能进店点餐吃饭。

由于萨莉亚价格便宜,店开张不久就生意兴隆。除了年轻人外,连爷叔阿姨也都来了。为了让人有序排队,店门口还放上了一大排凳子。

“十几年前,要排队等位的饭店可是不多的。”王懿辉说。

让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位同学要去日本留学,约朋友们在萨莉亚吃饭。“我们疯狂吃鸡翅,吃了好几盘,一点负担也没有。”

少年不言愁,离别之情就在烤鸡翅中被消解掉了。

那个时期,报纸上开始流行发布一些美食专栏文章,查找资料发现,萨莉亚被写了好几次。

和年轻的食客一样,年轻的美食作家也还没有见过太多世面:

“精彩的前菜通常能引导一个人食欲,一款佩斯卡拉风味蒜香蜗牛配面包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著名的意大利电影《面包与郁金香》,一个关于佩斯卡拉家庭妇女在威尼斯的故事。”

“普通的面包可以平淡,但在热气腾腾的蒜香蜗牛引诱下,这不是一块普通的面包了……”

怪奇的是,一直被大家认为是正宗意大利餐厅的萨莉亚其实是日本餐饮连锁企业,前段时间又火出了圈。

有自媒体作者揭秘了它能打造成“意大利沙县”的秘诀。

你还记得几个吃西餐的地方吗(30年来上海怪奇西餐)(4)

这么多年来,萨莉亚一直神奇般地保持相对恒定的价格。/来自萨莉亚官网

随着不断扩张,现在萨莉亚在上海有100多家店,但王懿辉已经很久没有去吃了。“有正常收入之后就不会去吃了。”

这一点,和毛小琳相似。工作之后,必胜客突然失去了它的魅力。在吃到了意式薄底披萨之后,她开始怀疑:我以前是不是吃了个假披萨啊?

后来去意大利旅行,她发现那里的披萨确实也有厚底的,但人的口味喜好会有变化,她对必胜客或棒约翰之类的披萨不再感兴趣。

偶尔吃披萨,只吃薄底的。

天钥桥路的饭店开了一家又一家,有时经过萨莉亚,王懿辉看到门口排队的队伍肉眼可见地缩短,后来那里的店关了。

一直没再去过萨莉亚的他以为,萨莉亚经营得不好:“店里的食物就那么些花样,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吧。”

但他有所不知,萨莉亚其实生意依然红火。

周五晚上,正大乐城地下一层的店门口和当年的天钥桥路店一样,也会排起长队,或许是90后、00后们接上了班。

如果王懿辉现在再去一次萨莉亚,他或许会感叹:17年过去了,怎么萨莉亚还是人均30元?

让人发出类似感叹的还有豪享来。

去年4月,徐林(化名)回母校华东理工大学找在那里任教的同学谈事。疫情期间,学校不能进去,两人就约在学校对面的“豪享来”。

“大学时觉得还挺贵的,20年过去了,还是几十元一大块牛排。”徐林说。

五六十元的牛排套餐量大管饱,一块铁板上有牛排、意大利面,还有一个单面荷包蛋。

其实,徐林弄错了,他去的店叫“豪梦享”。

这一模式的牛排套餐店中,有一个名气挺大的连锁品牌“豪享来”,1996年入驻上海。

1999年新店开张的时候还特地在《新民晚报》上做了广告,着重点出“正宗牛排”。

你还记得几个吃西餐的地方吗(30年来上海怪奇西餐)(5)

1999年豪享来刊登在报纸上的新店开业广告

世纪之交的上海流行吃这种牛排套餐,各种各样的店开了不少,有的名字就会往“豪享来”上靠,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汪澄蓉不会记岔。她高中时常和同学去打牙祭的店就是豪享来。

1998年,她在虹口中学读书,有一天一个同学得意地告诉她们:周末,爸妈带她到东江湾路上的西餐店吃了牛排。

一天下课后,她们就找了个名目骑自行车去了那家豪享来。

年轻的女高中生们开了眼界:

一份套餐有餐前面包,有饮料,还有用铁板盛着的牛排、意面和荷包蛋,中西搭配。连店名都很奇特,叫“中西餐厅”。

“那时胃口真是好,那么多东西,可以全部夯光。”

汪澄蓉记得一份套餐是27元,对那时一月零花钱只有50元的她和小伙伴来说,并不是一直能负担得起的。

但她们总是努力存钱,有机会就要去豪享来“搓”一顿。

你还记得几个吃西餐的地方吗(30年来上海怪奇西餐)(6)

1999年豪享来新店开业酬宾的广告

那一时期,这样的“西式简餐”在上海正火。

同一年,刚考上大学的郑宇(化名)邀请有好感的女生在学校附近类似豪享来的西餐店内吃牛排。

拿着刀叉吃饭的方式让他感觉抛开了中学时期的青涩,开始向成人世界迈进。

不只是在学生中收获了一大群拥趸,这样的牛排套餐在白领群体中也大受欢迎。

2004年,《解放日报》上有一篇文章《“西式简餐”热申城》指出,短短几年中,上海的商务区、商业圈,乃至生活居住小区,都出现了“西式简餐”的身影。

作者还点了一份28元的商务套餐感受了一下。

“意大利面、蔬菜色拉、田园蔬菜汤,外加一杯咖啡,兼有西餐和快餐的特点,但价格上确实比星级酒店实惠。”

价格实惠,那味道怎么样呢?

“以前又不懂什么是好牛排。”汪澄蓉其实是有机会比较的,大学时曾有追她的男生带她去那些贵的西餐厅如Hardrock、Friday吃饭。

不过“去那种餐厅是去见世面的,好吃难吃谁搞得清楚。”

等到工作之后,她的活动范围框定在市中心,豪享来是再也不去了。“如果是吃简餐的话,我们更多会去Wagas之类,是更正宗的外国氛围的店。”

确实,给予很多上海人牛排启蒙的西餐店并不是真正来自国外,而是台湾人的口味引领。

有网友在知乎上回答:这是1980中期台湾市场开发出来的一种物美价廉的台式西餐。

特色是用嫩肉粉与调味处理了价格相对较低、肉质原本并不适合做牛扒的材料,配上一些意粉,蔬菜,再加个半熟荷包蛋,热滋滋的铁板,让一般群众也能用平价享受一餐美味的“牛排”。

你还记得几个吃西餐的地方吗(30年来上海怪奇西餐)(7)

2004年《解放日报》上关于城中流行西式简餐的报道

等到人们有机会品尝了更为正宗的牛排,以及现在购买进口牛肉的渠道越来越多之后,豪享来之类的西式简餐店似乎就被之前很喜欢它的年轻人们淡忘了。

不过在大众点评上,有很多条评论是:店里大多数是家长带着小朋友;小朋友很喜欢……

汪澄蓉最后一次去东江湾路的豪享来是2017年,那时她奶奶病重住在411医院。

一天晚上陪护奶奶后,她和家里的亲属走出医院,说一起吃点东西吧,就走进了马路对面的豪享来。

她只感觉到,菜单上的品种比高中时多了。但那次大家都心事重重,菜都没有动上几口。

要说起这一历史阶段的上海西餐,其实还有很多。

有类似萨莉亚的巴贝拉、玛格萝妮等;有比豪享来高阶一点的斗牛士、西堤牛排等,它们都让当时的80后、90后们开了眼界。

当时这些店的消费对年轻的他们来说并不算便宜,这笔钱可以让他们在一般的家常小饭店点上好几个菜了。

但年轻人哪能愿意像爷叔阿姨一样在中式小餐馆里吃饭咪小老酒啊?

“我们想吃点洋气的西餐。”毛小琳回忆那时的心情。

男生的想法不谋而合,王懿辉说:“我们想洋气点,有点腔调。”

你还记得几个吃西餐的地方吗(30年来上海怪奇西餐)(8)

王品、西堤等那些年上海人耳熟能详的西餐品牌来自台湾/来自王品官网

然后,猝不及防地,这些曾在他们青春阶段出现频率较高的西餐店像一下子从他们的生活中抽离了一般,许久不再和他们有交集。

究其原因,汪澄蓉的话很能代表一大群人的想法:“在我心目中,西餐是洋气的,贵的,它不在我平常的餐饮范畴中。”

所以当那些西餐店依然保持着原来的价格,原有的品质,能让现在的他们实现“吃它自由”时,他们就不想进去了。

他们依然想去那些要“跳一跳”才能够得上的西餐店。

更何况,经过了十几二十年,上海的西餐业早已进入了另一个历史阶段,而这些年轻人们,也已见过了世面,品尝过了好物。

你还记得几个吃西餐的地方吗(30年来上海怪奇西餐)(9)

- END -

写稿子:顾 筝/ 编稿子:韩小妮/

画图画:二 黑/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