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为什么死后要21口棺材(野史包拯出殡21口棺材同时从城门抬出)
北宋名臣包拯,以清廉公正而闻名于世,被世人称作是“包青天”,他那大公无私的青天形象早已融入在百姓心中。
包拯一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广为流传,人们称赞包拯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在百姓的心中,包拯的地位很高,他为官清廉,又勤政爱民,还敢于直谏,为国家和百姓尽心尽力,后世人将其看作是清官的代名词,“包青天”的美名也因此流芳百世。
后世的百姓都将包拯认作是他是文曲星转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由于民间传闻包拯的黑面形象,因此包拯还被称为“包黑炭”。
公元1062年,包拯得病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据史料记载,包拯出殡当天,21口棺材同时从城门抬出,前来为包拯送葬的百姓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来,站满了街头小巷。
这21口棺材里面其实也是有一定防盗作用的,据说盗墓贼从此以后还立下了一项规矩。
“包青天”包拯
包拯,字希仁,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庐州合肥人士。
包拯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竭忠死义”之志,但实际上,包拯的仕途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就是包拯的科举之路,宋仁宗天圣五年包拯才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职位,出任知县,而那时候的包拯已经28岁的“高龄”了。
后来为了侍奉年迈的双亲,包拯又辞官回乡,直到父母双双离世、守孝期满之后,包拯才再次赴任,成为了一方知县。
包拯为官廉洁,从不贪污受贿,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也十分简朴。
知县的任期满之后,包拯的名声也渐渐传了开来。
在此之后,包拯的官职才开始越做越大,先是从开始的小八品芝麻官,慢慢地升迁到了枢密副使。
枢密院在宋朝相当于全国军机的最高机关,是属于正二品的官阶,包拯的职权功能就等同于宰相之职,还可以管理军政大权,在当时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高官”了。
据史书记载,包拯一生担任过许多官职,其中人们最熟知的“包青天”便是“开封府尹”这个职位。
这是北宋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宋太宗、宋真宗等几位皇帝在即位前也曾担当此任,这个职务需要统揽当地所有的民生及司法事务,拥有很大的实权。
古往今来,朝廷为官者多如牛毛,像包拯这般两袖清风之人也不在少数,然而像他这样能真正流芳百世的却实在少之又少。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包拯是一方百姓真正的父母官,他始终将关怀人民视为己任。
包拯在位期间,所到之处都善于体察民情,运用权利明辨是非,惩奸除恶,还老百姓一片清明世界,可谓是所有百姓的福星。
包拯处理政事非常勤奋、不辞劳苦。
宋仁宗庆历三年,陈州地区大雪纷飞,当地的许多桑枣树木被冻死,直接导致第二年的春蚕和小麦数量大幅度减产。
当地的知州便向宋仁宗上书请求免除“支移、折变”。
“支移”和“折变”是当时北宋农民向朝廷纳税的一种形式,然而实际上,这些方式也极大地增加了百姓纳税的成本,再遇上这种极端恶劣的自然灾害,于百姓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话说时任监察御史的包拯在听闻此事之后便亲自到陈州察访,了解到当地的情况,之后便立即上疏,请求皇帝特降诏书,最终使当地的百姓在大灾之年不再受“折变”之苦。
《包公下陈州》、《包待制陈州粜米》、以及《包公放粮》等故事,都是从包拯请求免除陈州“折变”一事演化而来。
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的性格特点,在历史上也是很突出的。
在《包拯集》中,便记载了不少包拯弹劾官吏甚至是皇亲贵族的史料。
一是包拯七弹贪官王逵。
此人与宰相陈执中等一脉大臣交好,且本人还深受宋仁宗喜爱,因此行贪污腐败之事时也毫不手软。
这个王逵做荆湖南路转运使,曾非法搜刮过不少钱财钱物。
当地的黎民百姓聚众反抗,王逵做的丑事被揭露之后,被降为池州知州。
庆历五年,王逵升任为江南西路转运使,却仍死性不改,欺压百姓。
包拯时任监察御史,便上疏弹劾王逵。
庆历六年,包拯再次连续两次弹劾王逵,王逵先是被改任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后又改任为徐州知州。
皇祐二年十一月,王逵升任为淮南转运使。
眼看王逵鱼肉百姓,但皇帝却始终没给王逵做出实质性的处罚,时任知谏院的包拯继续上疏弹劾王逵,但这次却没有得到皇帝的回复。
在这之后,包拯仍不死心,接连三次上疏弹劾,并向皇帝直言道,任命王逵这样的贪官担任转运使,对百姓来说是一场莫大的灾难。
包拯这番义正辞严的话语震动了整个朝廷上下,最后朝廷才罢免了王逵的转运使职务。
二是六弹国丈张尧佐。
这个张尧佐是宋仁宗宠爱的张贵妃的伯父,一直倚仗着张贵妃的权势,对外自称为“国丈”。
庆历年间,张尧佐由知县跳级升为权知开封府,后又在皇祐元年骤升为三司使,相当于当时的副宰相职位。
张尧佐官职虽高,然而本质上却是个碌碌平庸之辈,每日只顾着人情世故和花天酒地,对当地的民生百姓之事毫无建树。
于是,从皇祐二年开始,知谏院包拯便开始上疏弹劾张尧佐。
最开始的时候,宋仁宗的态度是置之不理。
包拯不死心,又接连上了两封弹劾的奏章,反复论列当地的民生百姓与张尧佐的不为之举,恳请皇帝另选人才担任三司使职位。
在包拯的再三弹劾下,宋仁宗才不情愿地罢免了张尧佐的三司使职位,但却转眼授予他更高的“四使之职”,位同宰相。
任命一出,朝廷上下一片哗然。
包拯自知宋仁宗此举意味着先前是恼怒自己了,但他却毫不畏惧,立即上疏皇帝,不但斥责张尧佐不知羞耻,窃据权位,并指出宋仁宗有“私昵后宫”之过。
宋仁宗对包拯的弹劾继续视而不见,包拯并不气馁,再次上疏,请求宋仁宗罢免张尧佐职位。
皇祐二年十一月,在百官退朝之后,包拯仍旧在宋仁宗面前就张尧佐的问题争辩不已,言辞激烈,甚至还在不经意间将唾沫溅了宋仁宗一脸。
宋仁宗知道包拯一片忠心,因此并未责备于他,最后还是听从包拯的意见,罢免了张尧佐两个职务。
包拯一生所任官职,除了三司使、转运使这样的管理财物的职位以外,还主要担任如监察御史、知谏院这种专管监察言事的台谏官。
在任谏官期间,包拯也是个披肝沥胆,敢言直谏的人物,当时朝廷上的士大夫们称都将包拯成为“包拯真中丞”。
一直以来,包拯对宋仁宗都是敢于犯颜直谏。
不论是平时商议国事,还是遇到灾变情况,包拯上疏宋仁宗,一方面对治国安邦的大计提出建议,一方面还敢于对宋仁宗本身的过失提出批评。
包拯还特意上疏过《进魏郑公三疏札子》,将魏徵的三篇奏疏誊抄给宋仁宗,希望宋仁宗能做到像唐太宗那样的“英明好谏之主”。
南宋名臣韩元吉还曾评价包拯,称其“切切论谏,有古诤臣之风”。
包拯出殡,21口棺材同时从城门抬出
包拯一生一共娶过两位妻子,原配李氏未生育而早逝,史书上关于这位夫人的记载也只有只言片语。
李氏身亡后,包拯续娶了董氏,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董氏也先后为包拯生下了一男二女。
初为人父,包拯内心十分高兴,为长子取名为包繶。
等到包繶长大的时候,包拯已是身居高位,宋仁宗爱屋及乌,包拯唯一的儿子也被封为太常寺太祝,且在他十九岁那年娶了淮阳崔氏为妻,夫妻恩爱。
然而就是这样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包繶,却在一年之后溘然长逝。
幸运的是,包繶当时已为人父,总算还是留下了后代。
包拯当年已经五十五岁的年纪了,突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可想而知,但好在还有个小孙子在身边聊以慰藉。
但命运似乎就是这么爱捉弄人,包拯的小孙子在五岁那年又不幸夭折,这对包拯来说,无疑才是最大的痛苦。
包拯没有想到,自己晚年竟然如此凄凉,先是失去了儿子,接着又失去了孙子,如今自己竟然就这样无后了。
偌大的包府,如今除了包拯之外,就只剩下他的夫人董氏、儿媳崔氏以及董氏的陪嫁丫鬟滕妾孙氏。
接二连三的巨大打击,也让包拯肉眼可见地衰老了许多,身体状况也一日不如一日。
史书记载,包拯最后是得了疾病去世的。
宋仁宗嘉祐七年五月十三日,包拯正在枢密院处理公务时突然发病,回家之后,包拯就开始一病不起,宋仁宗曾派了许多御医大臣前去看病也无济于事。
当月二十五日,包拯不幸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包拯去世时,他的第二个儿子包綖才五岁的年纪。
包綖为滕妾孙氏生于自己家中,后被包拯的儿媳崔氏迎回包府,后官至朝奉郎、通判潭州之位。
包拯去世之后,宋仁宗悲痛欲绝,还亲自到他家中吊唁,并停止朝会一天,以失哀悼。
为了处理好丧事以及护送包拯的灵柩回乡,宋仁宗下令将包拯的女婿文效升为保信军节度推官,负责处理包拯葬事的相关事宜。
京师的百姓在得知包拯去世的消息之后无不感伤,街头巷尾到处可听见百姓的哀叹声、哭泣声。
那段时间以来,宋朝上下的百姓吏民都在哀悼包拯。
为此朝廷还特地将包拯的灵堂设在了大相国寺的旁边,为的就是让天下百姓都得以面见“包青天”的最后一面。
前来灵堂祭拜包拯的百姓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
此外,宋仁宗一句包拯清正廉洁、孝顺父母、刚正不阿等品行,加封包拯为东海郡开国候,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孝肃”,因此后世也将包拯称为“包孝肃”。
护送包拯灵柩的是包拯的女婿文效。
包拯出殡当天,当地的老百姓纷纷前来相送,文效为了掩人耳目,便一共安排了二十一口棺材同时从七个城门中抬出。
其实在这二十一口棺材里面,只有一口棺材才是真的。
之所以有如此布置,是为了防止包拯的仇家盗墓或者破坏包拯的尸体。
包拯一生刚正不阿,在办案的过程中也得罪过很多权贵,不知有多少贪赃枉法之徒因此恨透了他,更是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弄这么多的棺材其实就是和曹操的疑冢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防止被人偷坟掘墓。
包拯在下葬以后,其家人还在特地散布了一些关于虚假墓地和机关的谣言,就是为了防止包拯的墓地遭到破坏。
包拯一生爱民如子,在其身死之后,就连盗墓贼之间也不约而同地立下了一条项规矩,不准去破坏或者惦记包拯的墓地。
在包拯死后六十多年,金军南下,北宋覆灭,安徽地界被肆意践踏,包拯的墓地最终遭到了人为的破坏。
包拯作为宋朝的高级官员,其墓地更是遭到了金军报复性的破坏,包拯及其夫人的墓地都被金军挖掘出来,但是在包拯的墓地当中,除了尸骨以外就只有一方普通的砚台,足以可见其是何等廉洁。
在包拯整个的家族墓中,最有价值的文物就是那几块墓志铭以及上面的文字记载。
这些文字背后,都是包拯的临终遗训、清廉之风。
包拯的生活勤俭节约,极为朴素,即使他后来官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位,他的俸银已经足够他过上更优越的生活,吃穿用度也一律不缺,但他生活起居所吃所用之物却依然和刚做知县时那般俭朴。
包拯对贪官污吏十分憎恶,曾有史料记载,包拯曾在为官一年的时间里,揪出了多达180多位的贪官。
包拯是一个不朽的形象,虽然包拯去世了,但百姓们却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位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好官。
因为包拯曾经任过开封府,后来百姓们便在府衙旁边建起“包公祠”来纪念这位忠臣。
后世关于包拯的安葬地在哪里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在包拯家族的墓地没有被真正发掘前,关于“包公墓”到底在哪里的问题,安徽和河南两地也时常争得面红耳赤。
一说是在安徽合肥市东郊大兴集,一说是在河南巩县。
直到1973 年4月,合钢二厂扩建,当时下令在该厂扩建范围内的所有坟墓都需要迁走,省博物馆才对包拯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
经过前后四个月的发现,当地一共发现了包拯的家族墓12座,其中包括4座砖室墓和8座土坑墓,陪葬品都是一些瓷器、银器等物。
整个包拯家族墓葬,没有贵重的金银珠宝,有的只是墓志铭、铜镜、砚台等寻常之物。
据考察,这些墓座便包括了包拯及其夫人董氏、大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儿媳文氏以及长孙包永年等在内。
在包公的墓志上,除了记录了包拯的生平事迹以外,其死亡时间及灵柩运回合肥的经过都有着详尽叙述。
专家们对墓葬中的尸骨进行检测之后,认定了这就是包拯的原葬墓。
包拯的小儿子包绶,从二十五岁起开始入朝为官,先后做过国子监丞、汝州通判之位。
包绶为官二十几载,死后却在连迁回家乡安葬的钱财都拿不出来,因此迟迟没有葬回祖坟。
在包绶整整死后十六年,等到包绶的儿子们都成年了,最后才凑足的钱财,将包绶迁回合肥安葬。
国内动荡时期,包拯的遗骨无处安葬,四处颠沛流离,包氏后人包义旭等人便秘密将包拯的遗骨葬于包拯的老家。
当地的某位记者得知此事后,写了一篇《包公遗骨偷葬记》于1984年9月在《合肥晚报》发表,这片文章引起了省委书记的重视,当即要求合肥市政府重新筹备包拯墓葬的相关事宜,将包拯的遗骨葬在包公祠里。
包拯生前最后的官衔是二品礼部尚书,因此他的墓穴也是按照宋代二品官的规格来规划和设计的。
后来包拯墓重建完成,其亲属的墓座散落在包拯墓四周。
就这样,包拯的魂魄又重新得到了安息。
参考资料:
来自 许高彬著. 包拯传[M]. 2018
来自 陈勇著. 中国古代监察人物传略[M]. 2019:包拯
来自 周毅之著. 读书与领导力[M]. 2020:包拯《包拯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