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咏雪的诗句(古人咏雪美得令人心醉)
雅事莫过于赏雪,比之更雅的当是围炉读古人咏雪诗了。
雪花有许多别名,譬如“玉尘”,出自唐代白居易《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譬如“玉龙”,出自唐代吕洞宾《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譬如“银粟”,出自宋代杨万里《雪冻未解散策郡圃》:“独来独往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譬如“六出”,出自唐代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不过,“六出”之称始于汉代《韩诗外传》:“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历代诗人咏雪不乏佳作。《诗经·小雅·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素为文人击节称赏。宋代郭茂倩在《乐府诗集》卷二十四指出:“《雨雪曲》盖取诸此。”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亦云:“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诚然,《诗经》咏雪的诗句不止《采薇》,譬如《北风》有“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譬如《小雅·信南山》有“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等句。古乐府继承了《诗经》的传统,除了《雨雪曲》之外,还有入“清商曲辞”的《子夜四时歌》,其中的《冬歌》几乎都是咏雪之作。
谈到咏雪,就绕不开谢氏叔侄联句。自从谢道韫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千古名句,后世诗人咏雪,多取比喻。一是雪如白玉,鲍照有“白珪诚自白,不如雪光妍”(《咏白雪诗》),王衡有“璧台如始构,琼树似新栽”(《玩雪诗》),任昉有“散葩似浮玉,飞英若总素”(《同谢朏花雪》)等;二是雪如白银,丘迟有“倏忽银台构,俄顷玉树生”(《望雪诗》),张说有“山知银作瓮,宫见璧成台”(《奉和圣制野次喜雪应制》)等;三是雪如白蝶,裴子野有“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咏雪诗》)等;四是雪如梨花,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五是雪如鹅毛,白居易有“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雪夜喜李郎中见访》)等。
世人多用鹅毛比喻雪大,李白曾经首创两个新颖奇巧的比喻:一是雪大如手,李白有“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二是雪大如席,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北风行》)。白居易也曾另辟蹊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他巧妙地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雪“重”。
冬夜下雪是件美事,尤其是在你酣然入梦之后,醒来时“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夜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至于“照夜不知晓”(刘东阳《春雪》)的雪光,古人爱用月光来做比喻,譬如何逊有“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和司马博士咏雪诗》),李峤有“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雪》),李白有“海树成阳春,江沙皓明月”(《淮南对雪赠孟浩然》,一作《淮海对雪赠傅霭》)。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然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尽管“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但是“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刘方平《春雪》)。对于饥寒交迫的穷人而言,“空花只解惊愁眼,湿絮宁堪补败衣”(史肃《春雪》),甚至于“拥寒愁破被,试浅得孤笻”(刘东阳《春雪》)。
下雪并非冬春两季的“专利”,有的地方秋天就下雪了。有诗为证:“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刘禹锡《终南秋雪》);“清秋爱看溪桥月,争如随喜僧庵雪”(吴本泰《菩萨蛮·秋雪》)……
谈及咏雪诗,许多人赞赏韩愈《春雪》,而他自以为《咏雪赠张籍》才是力作,尤其那句“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最为得意。平原积雪,车轮行经其间,碾出一条一条的痕迹,像白色的带子一样;马蹄踏过之处,踩下一个一个的窟窿,犹如白色的杯子一样。这种描写十分细致工巧,又真实地表现出了雪景的特色,是其所长。不过,前人也指出了它在用字上的缺点。王若虚曾在《滹南诗话》中批评道:“予谓雪者其先所有,缟带银杯因车马而见耳,随逐二字甚不安。”意思是说,雪是先有的,“缟带”“银杯”是后见的,用上“随”“逐”二字,就好像“缟带”“银杯”的出现,并不是由于车马在雪地上经过,而是车马本身所带来的一样,这样把先后次序颠倒了,在事理上也就讲不大通了。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作者方铭),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