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

蹴鞠(cù jū),很可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古代体育运动。

但恕我直言,网上关于蹴鞠的文章几乎多如牛毛,所以今天咱们来聊点儿不一样的:

击鞠。

很多朋友可能就会问了,说半天不还是“”么?

也就一字之差,又有何区别呢?

那咱们来换个说法,马球

相信大家对此肯定会有印象,比如前段时间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便相当完整的复原了马球这一古代运动。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1)

《长安十二时辰》马球片段

首先开宗明义,马球到底是个啥运动?

所谓“马球”,就是将“骑马技术”与“击球技术”相结合的竞技性运动。

展开来说就是,两方人员骑着马,挥杆打球,谁能打进球门就算得分,等比赛时间一到,哪一方得分最多,哪一方便赢得胜利。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2)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靖恭坊马球场

比赛的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分成比赛双方,总人数虽然或多或少,却并无严格限制,但务必双方对等,比如参赛人员总共二十人,那么双方就要各十人,然后通过“边骑马奔腾,边挥杖击球”的方式互相竞技,率先将球击中“画门”者,便取得一分的领先优势。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3)

马球“画门”,也称“花门”

过程中不仅考验对赛双方各自的团结与协作能力,更考验每一位参赛队员个人的体力,技术与智谋,可谓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完美体现。

当然,古代的马球运动,男女不限,并无性别之分。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4)

《唐女马球图》

在唐朝时期,男女皆可参赛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共识,这种共识同样延续至北宋时期,宋徽宗就曾热衷于举办盛大的女子马球赛,比赛规格不仅为全国最高,甚至吸引了数万人前去观赛,而徽宗的贵妃崔修仪,更是女子马球队中的灵魂人物,亲任队长上阵参赛,北宋时期大文豪王硅所作《宫词》中,就曾对崔修仪不吝称赞:

巧学男儿岂娇羞,玉鞍初跨柳腰柔。半空彩杖翻残月,一点绯球迸电流。

这首诗初读极妙,不仅赞美了崔修仪的灵活腰肢,也将她高超的球技描绘成“一点绯球迸电流”,想来在赛场上必是风驰电掣,极为飒爽,挥出的马球更如电流一般迅疾。

凭此可以想见,女子的轻柔与激烈的马球运动相结合,在尘土飞扬的赛场上扭动腰肢,挥杆自如的同时,也展现出独特的英气,必是别有一番风采。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5)

女子马球参考图:贺成·《唐人马球图》

而要想深入的了解马球这项运动的魅力,那就不得不说起马球的起源。

说到起源问题,其实目前并无直接证据,说明马球究竟是何时于何地所诞生,但至少在东汉时期,马球就已经作为一项运动而存在。

关于马球的最早记载,可见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乐府诗《名都篇》的其中一句:

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

击鞠”二字,正是马球的早期称谓。

而这首诗,则被看作是马球存在于东汉时期的有力佐证。

与此同时,在江苏睢宁,还曾出土过一批东汉时期的马球壁画,也是能够证明东汉年间兴起马球运动的关键证据。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6)

江苏睢宁出土的东汉时期马球壁画

诚然,关于马球的具体起源究竟是何时何地,至今仍未盖棺定论,相信很多了解马球的朋友,也会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但我至少能够肯定一点,马球在东汉末年逐渐开始流行,并且一直延续,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到唐朝,已经成为人人热爱的全民性运动,终于迎来了辉煌发展的鼎盛时期。

要说起马球在唐朝时有多盛行,就不得不提及一位熟悉的皇帝:

唐太宗。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7)

李世民可以说是酷爱马球这项运动,并且率先在大唐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使马球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老少皆宜。

标志性的一个事件,是在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左右,唐太宗登安福门时,看到街上的吐蕃人爱好打马球,便对身边的侍臣如此感慨:

“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

《封氏闻见记》: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曾一度观之。

这句话的重点在后半句,所谓“比亦令习”,正是“唐太宗要求唐人也学习效仿吐蕃人打马球。

于此,马球运动日渐兴盛。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8)

随着唐太宗的倡议与推广,马球运动逐渐由所谓的“贵族运动”向民间扩散,最终促使其成为社会各界,乃至整个社会广泛喜爱的体育运动。

但说起马球兴盛背后的本质原因,除了唐太宗本人的钟爱与倡导以外,我个人认为还有三个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优渥繁荣的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唐初时期,李世民所制定的基本国策中,有一项是“华夷一家”,即通过实施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消除自古而存“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偏见,使“胡汉一家”,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营造出开明包容的社会环境,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了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发展。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在此过程中,造就出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再加上繁荣的经济,这就为马球运动的兴起带来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以及合适的稳定环境。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9)

因此,马球运动在太宗治下的大唐得以兴盛,除了唐太宗本人的钟爱外,还兼备国家层面的政策原因,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

相当于,唐太宗李世民种下了一枚种子,在大唐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日复一日被包容,吸收着丰富的养分,也在日复一日的茁壮成长。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10)

第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

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育精神的体现,更是大国之间最常见的外交手段。

通过体育竞技,不仅能够展现和平时期内的一国之强弱,更能直接影响与友邦的外交态度。

而在唐朝,体育运动更与帝王的“颜面”紧密相连。

最为直接的例子,是唐中宗执政时期,吐蕃派遣使团来唐迎娶金城公主,正值唐中宗在梨园观看马球比赛,吐蕃使臣由此主动提议,想与大唐之间举行马球赛一较高下,中宗当场欣然同样。

可万万没想到,开局几场比赛,大唐方面却因球手不力而屡屡败北,这让唐中宗李显顿感颜面尽失,于是无奈之下,只好派出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与驸马杨慎交等四人,与吐蕃队的十人展开对决。

谁知上场后的李隆基不仅智勇双全,面对吐蕃十人,己方人数与之悬殊巨大的情况下,在马球场上更是左突右击,风驰电掣,打的吐蕃队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一举得胜,为大唐挽回了颜面,致使唐中宗李显龙颜大悦,之后的宴会,便在与吐蕃友好热络的交流下圆满落幕。

《封氏见闻录·打鞠》:景云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于梨园亭子赐观打球。吐蕃赞咄奏言:“臣部曲有善球者,请与汉敌。”

上令仗内试之,决数都,吐蕃皆胜。

时玄宗为临淄王,中宗又令与嗣虢王邕、驸马杨慎交、武延秀等四人敌吐蕃十人。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11)

《长安十二时辰》马球场景

由此可见,马球运动不止作为体育运动备受百姓喜爱,反而还作为两国之间的文化共通点,在外交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于此,便在这种双方互相积极的外交活动影响下,马球运动持续得到了大力推广,试想李隆基赢得比赛胜利这种壮举,自然会由宫中扩散到民间,成为广大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继而引起民间的纷纷效仿。

第三,唐朝时的“尚武之风”。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及马球运动的形式。

在参与马球比赛的过程中,通过边骑马边挥动球杆的方式触击皮球,这与古代骑兵作战过程中的骑马挥砍动作,简直如出一辙。

而这种挥击的过程,不仅锻炼球手的体力与智力,同时还能培养球手机智灵敏的反应能力,因此最初的马球,其实更多的是在军队之中兴起,并作为一种训练方法而得到大力推广,尤其是骑兵部队,马球运动简直是绝佳的训练方法。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12)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马球手冲锋场景

另由于,马球运动通常是多人共同进行,球手在赛场上需要相互配合,彼此协作方可取胜,所以经常参与马球运动,还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因而也被唐太宗运用于军事训练,并通过练习马球这一方法,提高军队,尤其是提高骑兵部队内部的团结协作能力与作战水平,而且长期的进行马球运动,还能使士兵与士兵之间的信任提升,从而在心理层面增强部队的士气。

特别是唐太宗在多年征战过后,亲眼见证了突厥骑兵的威猛,更决心打造一支独属于大唐的强大骑兵,然而和平年代下,总不能四处侵略,因此为了在日常状态下训练骑兵的作战水平,与骑兵冲杀挥砍相类似的马球运动就成为了训练首选。

唐朝大诗人阎宽,就曾在《温汤御球赋》中如此明言:

击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

这段话的大意为:

马球之戏,也是用兵之技,练兵习武,绝不可随意舍弃。

如此可见唐人对于马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在朝中重臣的眼里,马球不仅是一项兼备竞技性,娱乐性的运动,反而还具备军事训练的重要作用。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13)

《长安十二时辰》中激烈的马球比赛

这也正是我将马球称为“不见血的军事运动”的原因,如果要定义的话,我们大可理解为,当时唐朝军队内部盛行的马球训练方法,就相当于现在的“军事演习”,二者之间的相似程度很高,几乎如出一辙。

除此之外,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对于马球运动应当作为军事演习的认知。

《汉书·艺文》中有《蹙踘》二十五篇,其中唐朝著名学者颜师古为其注疏云:

踘,以革为之,实以物,蹙蹑为戏。蹙踘,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

这段话,同样也被收录于《封氏见闻录·打鞠》一文中,通过上述引用的“故附于兵法”这一句,相信大家不难理解,其实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将马球运动与兵法相结合的理论认知。

再与我上文所提及的观点所结合,我们就可得知,其实马球运动自东汉时首次兴起以来,在古代帝王,或者说兵家的认知当中,就已经充当着与兵法练兵密不可分的角色。

尤其是玄宗时期,唐玄宗还亲自下诏,将马球列为军事训练的必学科目之一。

《温汤御球赋》:天宝六载……皇帝思温汤而顺动……越三日下明诏,伊蹴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

看来在皇帝与兵家的眼里,激烈的马球并不止是一场骑马击球的运动,反而成了能够锻炼兵马体魄,提升部队战斗力的上佳方法,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军事智慧的体现,同时也让我感到,马球运动也可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军事演习形式之一。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14)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一想到球手坐骑高头大马不停挥杆击球的场景,我的脑海里就自动浮现出骑兵手持战刀,也骑在高头大马上向前冲锋,同时不停手起刀落挥砍敌人首级的画面。

细思起来,二者之间竟极其相似。

表面看似激烈非常的马球运动,其实也作为“不流血的军事运动”,而在古代得以长期发展并延续。

想到这,不禁令我深深感叹,古人的想法,还真是妙不可言~!

——————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趣闻,带您发现更大的世界~

唐朝十大战争(唐朝人人爱玩的)(15)

——————

参考文献:

《宫词》:巧学男儿岂娇羞,玉鞍初跨柳腰柔。半空彩杖翻残月,一点绯球迸电流。

《名都篇》: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

《封氏见闻录·打鞠》: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曾一度观之。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封氏见闻录·打鞠》:景云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于梨园亭子赐观打球。吐蕃赞咄奏言:“臣部曲有善球者,请与汉敌。”

上令仗内试之,决数都,吐蕃皆胜。

时玄宗为临淄王,中宗又令与嗣虢王邕、驸马杨慎交、武延秀等四人敌吐蕃十人。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

《温汤御球赋》:击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

《汉书·艺文》颜师古注疏:踘,以革为之,实以物,蹙蹑为戏。蹙踘,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

《温汤御球赋》:天宝六载……皇帝思温汤而顺动……越三日下明诏,伊蹴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