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里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写文章用错这些成语)

语文课文里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写文章用错这些成语)(1)

中国人写文章爱用成语,但有人说:“语文,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难倒了努力学习的小伙伴。尤其是博大精深的成语,更是成为各种考试的失分重灾区。”成语用好了,可给文章增彩;成语用错了,则可能让文章想表达的意思南辕北辙。对于中国成语,我们不仅要能写对,更重要的是要能用对地方。

成语使用中必须注意的六点事项:

一、弄清成语来源,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切忌望文生义

成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所以要弄清成语的来源,不能望文生义。例如“文不加点”如果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就错了,它的意思是文章写成不用涂改,形容写文章写得很快。

二、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作为一种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注意其感情色彩,以便正确运用。如“明目张胆”,古代形容不畏权势,敢作敢为,有胆略,有气概,含褒义,到现代,指人公开干坏事,成了贬义词。

三、注意成语运用对象的范围

在成语中有一些成语有运用的对象,如“炙手可热”只能用于权势,“美轮美奂”只形容建筑,“罄竹难书”只形容罪恶,“不瘟不火”只形容戏剧表演,“匪夷所思”只形容言谈举止,运用时要十分注意,否则就会出错。

四、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

如“我们学校有许多莘莘学子。”“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如“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中的“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与“隐”重复。

五、注意区分同义成语

有些成语意思大致相同,但在程度轻重、意义侧重方面有所不同。如“惨无人道”与“惨绝人寰”都指极残酷、极狠毒,但后者指世上没有过的惨事,手段之残酷、情形之凄惨到了极点,程度比前者重。

六、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一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如“不容置疑”只用于肯定句,例,“这个观点不容置疑”,而“同日而语”也只用于否定句,例,“你和他不可同日而语”。

下面这些是我们常用错的60个成语,请仔细对照学习!

语文课文里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写文章用错这些成语)(2)

语文课文里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写文章用错这些成语)(3)

语文课文里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写文章用错这些成语)(4)

语文课文里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写文章用错这些成语)(5)

语文课文里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写文章用错这些成语)(6)

语文课文里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写文章用错这些成语)(7)

语文课文里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写文章用错这些成语)(8)

语文课文里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写文章用错这些成语)(9)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法人微博)

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转载请添加微信丨xwyxzxzs

投稿请email至丨xwyxztg@126.com

订阅纸质刊物请致电丨010-85201321

商务与广告合作联系微信号丨010-852013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