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字讲解(说文解字秋)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名为《秋词》。诗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作者一反古代文人,悲秋伤秋的传统,转而以秋来逗引诗情,自有一番潇洒和气魄。到后来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唱出“万类霜天竞自由”,那是伟人的豪迈和激情。这篇小文就来说说这秋字,秋为什么和愁绪有关呢?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黄叶纷飞,白露为霜,自有肃杀之气。你看这秋字,加了心字底,可不就成了愁?如果加在左旁,写作愀(qiǎo),那是容色严肃的样子。
秋,在的文字字形演变轨迹如下:
经过我的一番考证,结合几位著名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目前关于秋的本义,有一下几种说法。
一、认为此字甲骨文(1)象蟋蟀之形,甲骨文(2)象火烧蟋蟀之形。我们知道蟋蟀会在秋收时,在田间出现。在著名的《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段文字专门记录了蟋蟀的活动轨迹,即由室外进入室内。我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曾见到,在都市的高层住宅上发现蟋蟀,可证古人的观察不虚。火烧是为了杀死这些害虫,同时秋的发音,与蟋蟀的鸣叫声也非常相似,蟋蟀之所以叫蛐蛐,促织都与其叫声有关。后来,此字在金文中讹变为乌龟的形状,于是本义隐晦而不得显。
2.秋,一般大家会认为此字左边是禾,右边是火,整个字会意焚烧秸秆。大家知道,秋收过后,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往往会被农民烧掉。不过这只对了一半,据古文字学者研究,左边的火,其实是谷穗的变形,整个字并不是与火有关,而是暗示硕果累累,谷物籽粒饱满,弯腰下垂的样子。
我在浏览网页时,发现一本解说汉字的书中对秋的解释是这样的:
上图所举书中触角中部向下发叉的甲骨字形,可以认为是字形摹写错误。在字形解说中,特别指出火上焚烧的动物是蟋蟀,图示却明明画得是一只蚂蚱,文图不一。
下面,我们举出蟋蟀和蚂蚱的实物对比图:
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明显区别:
蚂蚱长腹,无尾丝,触须直而短,头扁。
蟋蟀短腹,尾部有一对长尾丝,触须长而卷,头较圆。据甲骨文字形,应为蟋蟀无疑。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殷商时代,只有春秋两季,并无四时的划分。所以春秋就成为时间的代称,比如中国历史上就有一本名为《春秋》的史书,相传就是孔子编订的。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写一位青年男子对姑娘的殷切思念之情。放在全诗来看,“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一个季节三个月,三秋就是九个月。后来演化为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再简化为“一日三秋”,成语中的“三秋”一般理解为三年。
秋还可以引申为某一时期,某一时刻。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里的秋即意为时刻,意思是说实在是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在《鸿门宴》中,刘邦攻破咸阳,驻军霸上。他接受楚左尹项伯的建议,向项羽请罪。在和项伯结为亲家后,他对项伯解释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这里出现的“秋毫”,指秋天动物身上的毫毛,原来秋天时动物要脱去旧毛,换上新的纤细的绒毛,便于保暖。这里“秋毫”是比喻细微事物。
秋毫,又简称为毫。同样在鸿门宴上,危急关头,樊哙闯入军帐,指责项羽欲诛杀有功之臣的卑劣行径。樊哙说道: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又比如在《赤壁赋》中苏轼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还有个词“秋娘”,指才高貌美的歌舞伎,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妆成每被秋娘妒”的句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这里“商女”是“秋娘”的另一种说法,商是五音中的一种,按方位属于西方,季节对应秋,所以“秋娘”就成了“商女”。
有个成语叫明察秋毫,比喻人的眼力能看到极细小的事物,形容人能洞察一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