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

编者:七十年,龙江大地发展波澜壮阔,犹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而摄影,用光影定格了无数难忘的瞬间。它们是时光之河中泛起的一朵朵浪花,也许微小,或很平凡,却真实纪录了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为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各条战线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风貌,从本期起,东北网与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联合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影像《瞬间|我镜头里的七十年》。

----------------------------------------------------------

如果有人问,什么地方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真实状态?回答是,莫过于市场。

的确,狭义的市场,即人们进行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场所,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忠实的“晴雨表”。

好雨知时节。七十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大大小小的市场,就如初春雨后的嫩草,悄然萌发于城市街巷间,自由地生长,不知不觉就聚满了人,充溢着烟火,鼓荡着喧哗;从它们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与所处的时代命运紧系在了一起。不论是发展壮大,还是消亡、转型,市场的变迁,是岁月的变迁,是时代发展进步的一个个生动注脚,更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挥之不去的成长记忆。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2)

1957年的齐齐哈尔第一百货商店。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3)

2014年的“齐一百”。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4)

1988年2月, 哈尔滨第一条地下商业街——哈尔滨人防奋斗路地下商业街工程(现为金街)。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5)

上世纪80年代的商场,顾客正排队付款。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6)

1988年5月,全省第一个自产自销市场。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7)

1992年6月6日哈尔滨地下“国际贸易城”。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8)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哈尔滨道里区透笼家具市场。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9)

手工自产,个休户,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的主基调。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0)

上世纪90年代初,市民在透笼家具市场订做手工沙发。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1)

“换不换?”上世纪90年代初黑河市民贸市场。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2)

上纪纪90年代初的哈尔滨道里区透笼街农贸市场(“八杂市”)。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3)

上纪纪90年代初的哈尔滨道里区透笼街农贸市场(“八杂市”)。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4)

上纪纪90年代初的哈尔滨道里区透笼街农贸市场(“八杂市”) 。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5)

上纪纪90年代初的哈尔滨道里区透笼街农贸市场(“八杂市”) 。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6)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哈尔滨道里蔬菜批发市场。

(万继耀、宋文勇等摄)

欢迎广大摄影爱好者和新闻摄影专业创作人士积极参与,踊跃赐稿。照片以单幅为主,附简洁 说明及作者个人简介和联系方式,每人不超过七张。所有入选稿件将陆续在东北网首页发布,稿酬从优,并在“振兴风采、辉煌历程——黑龙江省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摄影作品展”上集中展出。

投稿邮箱:东北网80442417@qq.com联系人:陈先生(电话:13703615521);省摄协photohlj@126.com联系人:施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