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民间故事中的不可思议(一首流传千年的民间词)

诗歌之美,美在意,美在境。在史书上,它以极简、极雅的姿态出现,世人于是也用一个极美的词来形容——阳春白雪。而在民间,它以灵动、有趣的形式流传,后世也用了一个再恰当不过的词来描述——下里巴人。

西湖民间故事中的不可思议(一首流传千年的民间词)(1)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一首下里巴人的词作,词名《浣溪沙》,出自敦煌曲子词,作者为唐代无名氏。敦煌曲子词是在敦煌石室里发现的民间诗词总集,内含唐至五代时的161首诗词作品,大多都不知道作者。而这首《浣溪沙》就是其中颇具禅意的一首,全词仅4句句句下里巴人,无一生僻字,却写出了两个有趣的自然现象,流传了千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浣溪沙》

唐.无名氏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 ,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西湖民间故事中的不可思议(一首流传千年的民间词)(2)

全词为我们描述的是一段行船的过程,上片写行桨起航,下片写江岸之景,通篇写景叙事,不抒情,但渔人的怡然自得的心境早在字里行间。

词的上片开篇“五两竿头风欲平”中的“两”通“量”,表示竹竿的长度。这是一位颇有经验的渔人,待到风平浪静时他才拔锚启航。有过行船经验的人都知道,顺风扬帆是最好的,再加上船是顺流而下,此时的船不用划自然会前进。诗人用“船轻”来形容此时坐在船上的感受,而“停却棹”则说明他已无需再划船,最后以“船行”落笔,潇洒飘逸一气呵成。这上片其实讲的就是物理学中的借水势顺流的道理,词人通过自己的动作和感觉的描写,写出万事该顺势而为,才能得到一份怡然自在的道理,极其禅意。

西湖民间故事中的不可思议(一首流传千年的民间词)(3)

词的下片是渔人在船上看到的江岸风景。闪烁的波光映入词人眼中,令人陶醉,而远处的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正是因为前一句波光耀眼,才容易让人产生群山相迎的错觉。诗人用“走来迎”来形容此时的情形,化无情的山为有情,其内心的雀跃可见一斑。

西湖民间故事中的不可思议(一首流传千年的民间词)(4)

其实这又是物理学中的另一个知识,动的并不是山而是船,这是相对运动中产生的错觉,但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来别有一番美感。最后诗人也一语道出了这一点,““仔细看山山不动”其实颇有点儿慧能禅师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之意。长年在江上行驶的渔人怎么会不知道是船动而不是山动,只不过他陶醉于江风徐徐,波光云影中,为美景“心动了”而已。最后词人再用“船行”结尾,与上片结尾遥相呼应,十分高明。

西湖民间故事中的不可思议(一首流传千年的民间词)(5)

纵观全词,描写行船中两个有趣的现象,按我们如今的理解其实就是写出了两个物理现象,虽然语言通熟易懂,但却充着禅意,耐人寻味,这也是这首词能流传下来的原因,读完只能说:高手在民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