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河北(新一轮调整窗口期临近)

2019年开年,上海、陕西、重庆等地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包括河北在内的多地,今年也将迎来新一轮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窗口期,河北明确,2019年将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河北(新一轮调整窗口期临近)(1)

重庆、陕西等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2月15日,上海市召开“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今年将“继续相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而在此前半月,陕西省人社厅已发布消息,从2019年5月1日起调整陕西省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工资区最低为1800元/月,二类工资区最低为1700元/月,三类工资区最低为1600元/月。

重庆则更是先行一步,已于2019年1月1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800元/月,第二档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700元/月,分别比原标准提高了300元。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周期为两至三年

最低工资保障,是我国的一项劳保制度。

此前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依据的是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发布的《最低工资规定》,其中明确,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2016年,根据当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人社部决定,在一段时间内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时间,由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改为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且调整幅度原则上不超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

河北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已施行近三年

不过,由于地区间情况不同,各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频率也有所差异。北京、上海自2015年以来,每年都在调整。

然而,也有一些省份较长时间未有调整,如青海、甘肃、湖南等,其中,河北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是于2016年7月起开始执行的政策,即将满三年。

在重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之后,河北也成为惟一一个还在执行2016年政策的地区。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河北(新一轮调整窗口期临近)(2)

新一轮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窗口期临近,河北对此也有了要在今年跟进的明确表示。

春节前,河北省人社厅印发了《2019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提及,要加强企业工资调控管理。适时发布2019年工资指导线,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发布职业(工种)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

最低工资标准制定须考虑多种因素

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经济发展效应,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民生效应。标准过高,会导致用人单位人力成本过高;标准过低,则会影响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

因此,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提到,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上海市人社局、陕西省人社厅、21世纪经济报道、河北省人社厅

■编辑/刘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